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本特征刍议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2008年第5期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9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本特征刍议

刘彦文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 100011)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专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因此,实践能力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导航器。这要求必须重视对实践教学体系诸因素的研究,而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综合性、创新性、教育性、开放性、技术性等是其主要特征。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8)05-0029-02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急剧变革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新趋势,即向着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方向发展。而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指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突出的表现是,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而且实践能力(实际应用能力)成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职业教育正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专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因此,实践能力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导航器。这要求必须重视对实践教学体系诸因素的研究,而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综合性、创新性、教育性、开放性、技术性等是其主要特征,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综合性

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针对岗位需求状况,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但这并非意味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能力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的,并不是单纯的给学生以某个岗位的具体能力,而是重视给学生以某些岗位群的综合能力,让其有很强的适应性。人才的综合化趋势是必然的,高职必须沿着综合化的道路前进。随着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最为突出的是:一是知识型人才倍受欢迎,二是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倍受欢迎。人才培养类型的发展趋势是综合化。因为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岗位的单一性降低,而且,岗位变迁和人才的流动性增强,个人本身也需要具备综合技能、技术及素养,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因此,高职应从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职业教育要避免过于专业化、专门化。学校所设专业不能单一,不能片面强调专业对口。应采取厚基础、宽专业、多口径的办法;实行一专多能和多证书制。课程设置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尤其要重视多证书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际技能。所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从最初的侧重于短期的、岗位适用型人才的培养向人的全面发展回归。

因此,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训,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熟练技能。并以任务驱动理论为指导,开发许多设计性、综合性实训,以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其中,关键是要大力加强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处理好实践与理论关系,必须把繁琐的理论合并、删减,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同时,还应注意把传统的相关理论课程进行适当整合,建立起新的课程,使理论知识

[1]

*收稿日期:2008-08-10

作者简介:刘彦文(1972—),男,山东沂水人,硕士学位,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

理论、高等职业教育。

30

刘彦文: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本特征刍议               第5期

联系更加紧密和精略得当,为综合实训及实践能力培养腾出学时。

二、创新性

在当前,高尚道德是人才的灵魂所在,而丰富的实践能力和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则是人才的两翼。因此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高职而言,也必须注重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企业、行业的不断创新是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的特征,这要求职业技术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这也是职业教育应该关注的,因此,职教要树立筹安排,克服习惯、惰性,体现“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时间开放、内容开放的实习场所。对外则要交流,既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服务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满足学生熟悉工作世界,掌握“实战”经验的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是国际职业教育模式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不仅在学校中进行,完全依赖学校师资队伍,还应聘请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为学生开阔视野、增创新教育观,培养人们的创业及创新能力、素质。此外,不容忽视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需求,或者说它能接纳的工作人员容量是有限的,必须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创造新的岗位(群)。这就要求职业所培养的人才具备预见本领、开拓勇气、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重任。

实践教学如何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呢?我们认为,必须改变传统教学,适当压缩验证性实验,代之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即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路径,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所学知识,合理选用实验材料,完成实验任务或解决实验问题。

三、教育性

实践教学并非为了单纯的实践而实践,而是强调通过实践训练,大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因此,实践教学不应单纯强调实践、生产,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规律和性质,立足于学校教育的特色,要强调一切教学、训练活动都应体现教育性,做到育人为本。

实训教学要体现教育特点,凭借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生完成实际训练。实训基地应具备重复学习和训练的功能,允许学生经历反复和失败。人们对一项技能或能力的掌握,需要时间,总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次反复的训练,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熟练程度,乃至实现从一般技能到技巧的转化,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高职院校的

实训基地一定要有重复训练的功能。[2]

尤其对于那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职业和岗位,在学校里接受熟练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反复训练呢?我们认为,必须凭借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实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能实现的反复训练和观摩功能。

四、开放性

高职实践教学对内则要搞活,减少对实验时间、内容、人员等方面限制,尽可能做到灵活安排,满足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需要。在这方面,需要学校统

加感性认识创造条件,同时,还应积极走进社会实践、社区、企业等等,使学生感受实际生产、生活,获得直接的经验。这种开放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职业知识、获得职业技能,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中职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教学的开放性体现的比较明显,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在师资方面从企业和相关行业聘任大批兼职教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很难开展社会化教学,这是必须引起各方面关注的。政府及企业单位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长远出发,加强对学校的支持及合作,为学校实践教学创造条件,提供人员、技术及场所的便利。

五、技术性

虽然高职所培养的人才属于技术型,而不属于学科型、工程型,无须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又不能停留在技能层次上,而应把握住高教性质和职教性质的契合点,即应突出技术性,以便达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从教育的层次上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它不同于中职教育之处就在于不突出技能教育,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足够的理论含量,强调技术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所指的技术主要是理论技术,及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的结合。它应该是一种以产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教育,使学生获得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教育类别上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明显区别也在于后者更强调理论知识的作用,而前者则要突出应用知识及应用技术。所以,高职进行技术教育,是高职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康富.论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改革[J].新职教,1999

(1):24.

[2]杨金土.技术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及其环境条件———

兼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J].职教论坛,2002(15):23.

【本栏责编 李 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