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闯关全练
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凸现(tū) 点缀(zhuì) 短暂(zàn) ....B.天涯(yá) 旋律(xuán) 隐没(méi) 耗尽(hào) ....C.闷热(mèn) 寂寞(jì) 蔚蓝(wèi) 吟唱(yín) ....D.铁镍(niè) 拍摄(shè) 狭窄(zhǎi) 仿佛(fú) ....2.(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耀眼 凝固 嫩绿 迟钝 睡眼蒙胧 B.脆弱 瞬间 闲瑕 懒腰 精神沙漠 C.地核 屏幕 壁画 淡忘 高频信息 D.笼罩 停泊 覆盖 鸣叫 难以想象
3.(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有误的一( ) A.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物体失去原有的重量) ..B.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不定期到来) ....C.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指彼此心意相通) ....
D.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4.(独家原创试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
B.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C.刘慈欣,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
D.这篇小说科学纪实,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能力提升全练
1.(独家原创试题)对下列各组短语的类型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她的眼睛 科幻小说 紧急转向 微微震动(偏正短语)
B.热得难受 漂亮极了 延续下去 放松下来(补充短语) C.海市蜃楼 天涯海角 孤独寂寞 保护环境(并列短语) D.睡眼蒙眬 兴趣盎然 草原沉睡 感情丰富(主谓短语) 2.(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还没说,你就知道了我的意思,真是心有灵犀啊! ....B.应我的邀请,姑姑一家不期而至,这让爸爸高兴得合不拢嘴。 ....C.喜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激动不已。 ....D.就算罪犯逃到天涯海角,警方也会把他抓获。 ....三年模拟全练
1.(2019广东汕头潮南6月月考)看拼音写词语。(4分)
(1)估计在我之前áo yóu( )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2)广阔的草原上到处diǎn zhuì( )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3)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nài rén xún wèi( )。
(4)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bù qī ér zhì( )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
2.(2019黑龙江佳木斯期末)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 B.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C.这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D.我们在写作文时,切忌不要堆砌词语。
3.(2019安徽合肥八一学校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C.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2019山东德州临邑一中6月月考,4,★☆☆)下列短语类型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相互融合,引领数字经济(A),价值空间迅速扩大(B)。作为新一代基础设施(C),5G网络将与应用结合更紧密,助力产业转型(D)升级。
5.(2019四川广安岳池期末,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B.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
C.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D.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五年中考全练
(2019浙江温州中考,6-9)文学作品阅读。(20分)
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
[美]黄士芬
一切都在于分门别类。
世界终结后的第76年,最后一个机器人和最后一个人类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相遇了。
在这之前,最后一个机器人一直待在自己的仓库里,按照设定的程序执行任务——监测地球,直到有一天,日渐衰弱的传感器突然感应到一个能量高峰。运输系统瘫痪了,最后一个机器人花了432天时间才来到能量高峰出现的地方,发现了开封的冷冻管。
那时,冷冻管里所有的人类都已经死去了——除了一人以外。
但最后一个机器人还是执行起了她的任务。她必须展开统计调查,尽自己所能维持这唯一一个数据点的秩序。
她在高原上找到了最后一个人类,一个为了抵抗狂风而将布层层包裹在身上的
人形,正在耀眼的阳光下,将食用菌放在架子上晾晒。
“你好。”最后一个机器人开口道,“我是R47-821,开罗仓库的指定管理人。我的任务是延续人类物种。”
“是吗?”最后一个人类说,“进展如何?”
最后一个机器人的记忆库里有“讽刺”这个词的定义,但她并没有听出最后一个人类语气中的讽刺意味。“不理想。”她回答,“你是我准备登记的唯一一个活着的人类。根据预测,人类物种消亡的时间上限是一百年。”
最后一个人类的表情黯淡了下来,带着希望终成泡影的悲伤,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当时我正在监测,”最后一个机器人说,“433天前的预测表明人类物种已经灭亡,不过一些冷冻舱保持完好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是很小。我监测了下去。”
“我很高兴,”最后一个人类说,“我一直都很孤独,没有人和我说话。我曾经希望……算了,没什么。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我必须给你分类。”最后一个机器人说。 “给我分类?”
“是的。为了筛选出实现物种生存的最佳决策树[注]。”
“在总人口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有效的决策树还存在吗?”最后一个人类问道。
最后一个机器人的处理器迅速查阅了可能的人口恢复模型,“不存在,但我可以根据其他冷冻单位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可能性如何?”
“现在接近于零,虽然有误差,但误差范围是有穷尽的。”
最后一个人类的表情扭曲了一下,哭笑不得,“对你来说,这就是希望吧。” “我不抱希望,”最后一个机器人说,“我只会计算概率。我的工作是帮助人类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物种生存的概率路径。为此,我需要数据。”
“好吧,R47-821,”最后一个人类说,凑上前在机器人的机壳上友好地拍了拍,“我怎么能妨碍你的工作呢?给我分类吧。”
“你叫什么名字?”最后一个机器人开始提问。
“瓦尔,”最后一个人类回答,“瓦尔·马茨米尔。” “你的职业是?”
“应用气候学家,”瓦尔回答,“至少曾经是,这个职业现在要么完全无关紧要,要么是全世界最重要的。”
“你的年龄是?”
“冷冻时48岁,所以我现在至少49岁了,主观上来说。” “你是男性还是女性?” “都不是。”
最后一个机器人停顿了一下,“这不是一个选项。每个人都必须属于一个类别。”
“我是最后一个人类,”最后一个人类说,“我就是人口的100%。你是想告诉我我不存在吗?”
“你必须属于一个类别。”最后一个机器人重复道。她的程序只关心物种繁衍。 “不,”最后一个人类说,“我是最后一个人类了,该死的。我完全没有需要这个类别的理由。”
“每个人都必须属于一个类别。”
“不,”最后一个人类突然笑了起来,“你就没有类别,我也没有类别。我们会一起待在这里,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存在。直到末日来临,我们也没有类别。”
“我有类别,我是女性。”最后一个机器人纠正道,指了指她的金属面庞上已经淡去的痕迹。某个人曾经给她画过眼睫毛。
瓦尔呛住了,开始笑出声来。
最后一个机器人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但在阳光下,最后一个人类在风中一直笑啊、笑啊,笑得坐在了地上还在继续笑着,直到泪水从脸上流下。
(选自《科幻世界》2017年第7期,有删改)
[注]决策树:属统计学名词,是一种树形结构的预测模型,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1.关于“性别分类”,最后一个机器人与最后一个人类产生怎样的分歧?请简要回答。(3分)
2.品读小说最后一段画线句,揣摩最后盟一个人类的心理,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3.人类和机器人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小说为何以“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为标题?联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意图。(8分)
[链接材料]
自然本身并不关心我们对严格分类的执着坚持。 我或许应该这么说:自然其本身并不关心我们的坚持。
——选自黄士芬《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创作谈答:
4.读完本文后,有同学对科幻小说“把人物置于极端环境中”这种写法的作用不太理解。请结合本文和《带上她的眼睛》,向他简要说明。(5分)
[以下是《带上她的眼睛》的片段,供参考]
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核心素养全练
(独家原创试题)班级开展“漫话探险”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从古到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自然界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秘密。请你举出一位著名的探险家,并简要说说他的贡献。
(2)学校准备在今年暑期举办生存夏令营活动,现招聘志愿者前往挑战。挑战的地方有荒岛、荒山、荒漠、荒原等。到时候只许带极少量的食品和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请你作为招聘小组的成员,就应聘成员选择的挑战地方设计两个面试的问题。(挑战地点自选)
(3)小明同学读书喜欢写读书摘记,下面是他没有完成的读书摘记卡,请你帮他完成。
答案解析: 基础闯关全练 1.D
解析:A.炽chì。B.没mò。C.闷mēn。 2.B
解析:瑕→暇。 3.B
解析:不期而至:没有约定而意外地到来。 4.D
解析:“科学纪实”的说法有误,应为“想象奇特”。 能力提升全练 1.C
解析:“保护环境”是动宾短语。 2.B
解析:不期而至:没有约定而意外地到来。用在此句中,与其前面的“应我的邀请”矛盾。
三年模拟全练
1.答案:(1)遨游(2)点缀(3)耐人寻味(4)不期而至 解析:“遨”不要误写为“翱”,“缀”不要误写为“辍”。 2.D
解析:不合逻辑,“切忌”和“不要”删其一即可。 3.C
解析:A.搭配不当,应将“水平”改为“能力”。B.成分残缺,可删去“使”。D.不合逻辑,“切忌”“不要”删其一即可。
4.D
解析:D项是主谓短语,其他三项都是偏正短语。 5.C
解析:句中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五年中考全练
1.答案:最后一个机器人执行设定的程序,坚持要给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最后一个人类认为世界上只剩下自己,进行性别分类毫无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读全文,圈定答题范围,从中找出他们对于“性别分类”这一问题的分歧点,即各自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机器人认为瓦尔“必须属于一个类别”,且她的话“每个人都必须属于一个类别”重复说了两次,由此可知机器人坚持要为瓦尔(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瓦尔则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人类,“完全没有需要这个类别的理由”。
2.答案:地球上只剩最后一个人类,机器人依然坚持进行性别分类,这种荒谬行为让最后一个人类感到可笑,同时也为自己成了最后一个人类却依然要被分门别类而感到悲哀。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心理的分析能力。阅读画线句,结合上文内容,理解瓦尔“笑”中蕴含的意味。瓦尔的“笑”是认为机器人依然坚持为自己进行性别分类而荒谬可笑,“直到泪水从脸上流下”表明瓦尔为自己已成为最后一个人类但依然要被分类而感到悲哀。
3.答案:(示例)最后一个机器人无视性别分类已毫无意义的事实,不顾最后一个人类的反对,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坚持给最后一个人类进行性别分类。作者借机器人不问意义坚持分类的行为,来反思现实生活中坚持给一切进行分门别类的现象,从而引发读者叩问自己的生活,理性思考“生活中的坚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以“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为题,更突显了这样的意图。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标题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文中最后一个机器人的坚持分类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不论正确与否,是否有意义,一味坚持己见的反思。以“世界上最后一个机器人”为标题更能突显作者的这一意图。链接材料中“并不关心我们对严格分类的执着坚持”等也表明生活中的坚持应是做出正确的选择后的坚持,而不应是固守定式的坚持。
4.答案:(示例)本文设置了世界终结后的第76年,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类与最后一个机器人的情境。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最后一个机
器人依然执行毫无意义的“性别分类”,可以触发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坚持”的思考。《带上她的眼睛》中的“她”因飞船故障,无法返回地表,身处地心深处。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她仍然继续坚持研究,更能突显人性的光辉与魅力。科幻小说的这种写法,引发读者对自己的生活和所处的世界进行思考,从而能更深刻地叩问人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科幻小说的写法的分析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本文中人物所处的极端环境是“世界终结后的第76年”,“在一片狂风侵袭的高原上”。将人物与情节置于这样的环境中,更突显出性别分类的无意义,突显出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而课文《带上她的眼睛》中设定的极端环境是由于故障而停在地心不能返回地球表面的地航飞船内。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小姑娘仍不放弃,坚持科学研究,突显了小姑娘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
核心素养全练
答案:(1)(示例)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因介人岛上的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船队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圆说是正确的,为人们地理知识范围的扩大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示例1)①你在沙漠中如何辨别方向?②在沙漠中你如何获得水? (示例2)①你在荒岛上如何寻找淡水?②在荒岛中你如何获得食物? (3)伟大的悲剧 海底两万里 尼摩(尼摩船长) 遭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被章鱼袭击,等等)
解析:(1)可从哥伦布、麦哲伦、南森、阿蒙森、斯科特、郑和等众多人物中任选一个,简述他们的主要事迹即可。
(2)根据选定的挑战地点,设计的问题合乎要求即可。
(3)阅读有关探险的名著,积累文学常识,了解主要人物及相关的故事情节,从中感悟到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