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优化指导】2015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优化指导】2015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三单元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本节考点中华文化历程

汉字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独特性中华文化地域性中华文化民族性中华文化包容性

对应题号

12、3、456、7、978、9、10、1311、12

错题统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

1.(2014·南京模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

D.明清时代,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

解析:选D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确立至尊地位出现在汉代,而不是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是隋唐,早于宋元明,A、B、C三项是不正确的。

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首播后,在全社

会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回答2~3题。

2.(2014·潍坊模拟)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③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④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②表述错误;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错误;①③正确表述了汉字的重要性。

3.(2014·潍坊模拟)“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紧密相连,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组合都极富美感,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具有包容性 D.具有地域性

解析:选B “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突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从这两幅艺术化的中国汉字成语,我们能够领略到汉字的独特魅力。通过图片可以看出(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解析:选C A和B均不准确,因为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与题意不符。

5.关于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史书典籍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只有史书典籍是有说服力的 ④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因此,①错误。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③不正确。

6.由于各地语言的差别等,我国诞生了昆、京、川、豫、晋、湘、沪、扬、淮、越等剧种以及山东快书、天津三句半、河南坠子、苏

州评弹、扬州评话、东北二人转以及南京白局、南京评话等曲种。这主要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解析:选C 题干表明了我国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故只有C符合题意。

7.齐长城西起黄河,东至黄海,建筑在泰沂山脉分水岭之上,成为山东大地的脊梁、齐鲁文化的代表。今天的齐长城已成为融黄河、泰山、大海为一体的风景线,是齐鲁大地继一山、一水、一圣人之后的第四大游览胜地。这体现了文化具有(  )

①历史继承性 ②鲜明的时代性 ③独特的地域性 ④丰富的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

8.(2014·天津联考)2013年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演了深圳编创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曲《人文颂》专场音乐会,五个华彩乐章分别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用音乐向世界娓娓诉说儒家思想的要义,反响十分强烈。材料主要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 ①④

解析:选D 题干意思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世界的认可,因而①④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②表述错误;③与题意无关。

9.春节是我国几十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

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同坐在火炉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 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一方面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时说明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①③正确;②④观点与题旨不符。

10.(2014·淮安模拟)2013年9月11日,历时5年研制的“江苏语言与文化资源库”开通并正式向社会开放,内容涵盖了地方戏曲、民歌童谣等资源。下列关于开通、开放江苏语言与文化资源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有利于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借鉴C.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D.不利于文化资源的保密、保护

解析:选D 本题是逆向式选择题,要求选出说法不正确的。资源库向社会开放,结合题干内容,A、B、C都是其意义;文化资源要加强交流传播,无需保密,D入选。

11.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  )。

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解析:选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故C符合题意。

12.舞蹈是我国古代“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把以前的乐舞聚在一起分为雅俗两部,又收集了波斯、中亚诸民族和东亚邻邦的乐舞,共为七部。后来又增加为九部。这一历史事实表明(  )

A.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比汉族发展得早B.中华民族的乐舞带有很强的包容性

C.乐舞是从隋朝开始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D.乐舞是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推动了文化发展,故选B。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24分)材料一 某校安排政治组老师开设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专题讲座。同学们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发扬光大和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材料二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认识到,增进民族团结需要各民族人民包括我们青年学生的共同努力。民族团结无小事,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24分)

解析:从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来思考。

答案:(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性。(8分)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8分)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8分)

14.(28分)材料一 “中国蓝、蓝动天下”这已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浙江卫视打响传媒品牌的雄心,蓝色代表着“蓝海”,象征着浙江卫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江南文化品质的本色;地球上最大面积是蓝色的,海阔天空,蓝象征着生生不息、波澜壮阔和放眼天下。

材料二 自确立“中国蓝”品牌战略以来,浙江卫视传统的人文主义重装上阵,以一种崭新的概念诠释“中国蓝”中那一笔“春来江水绿如蓝”。如推出的《浙江文化地理》等节目融合了天文、历史、地理等元素,综合了新闻、纪录片、电视散文等电视语言于一体,全景式展现浙江悠久人文历史和多样自然面貌,呈现给观众非同一般的视觉观感和精神享受。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浙江卫视“中国蓝”文化的特点。(28分)

解析:回答本题应透过材料把握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知识,可以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一特征的表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以及文化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坚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体现了“中国蓝”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7分)

(2)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江南文化品质的本色,体现了“中国蓝”具有区域性特点。(7分)

(3)浙江卫视传统的人文主义重装上阵,以一种崭新的概念诠释“中

国蓝”,推出的《浙江文化地理》等节目,呈现给观众非同一般的视觉观感和精神享受,体现了中国蓝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文化。(7分)

(4)“海阔天空、生生不息、波澜壮阔和放眼天下”说明了“中国蓝”是一种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文化。(7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