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锅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锅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前,必须穿戴好本岗位所领用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化纤衣服、赤膊、赤脚、穿拖鞋上岗操作。

2、司炉工须经上级单位安全技术培训和考试,合格后、市劳动局发给“蒸汽锅炉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培训无证司炉工,不准独立操作。

3、班前班上不准饮酒和有醉意上岗操作。

4、司炉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严禁睡岗、卧岗躺坐,不准擅自离岗、串岗,严格执行司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5、锅炉生火前,查明炉内、烟道内无人后,方可关闭人孔和检查孔。检查安全附件及各个主要另部件必须完好。点火时必须打开烟道门,通风5到10分钟,方可点火。

6、温炉引火以木柴为宜,不准用油类等易燃物品。逐渐加媒,炉温应该逐渐升高,火力通风不宜过猛,冷炉温炉需二至三天,停炉一二天也需温炉二小时。

7、燃油炉点火时,必须先点明火,再开油阀,开启时应由小到大,点火人员必须偏离点火口,防止炉膛向外喷火烧伤。

8、燃油炉点火应一次完成,如一次点不着,必须立即关闭油阀,继续开引风机,抽尽炉膛内燃油气体,查明原因后,方可按程序点火。

9、燃油炉运行中,发生熄火,应立即关闭油阀,然后用蒸汽冲洗干净后,方可拆换油枪。

10、向炉内进水时必须打开空气排放阀,锅内水位应控制在最高、最低水位线之间。水位表阀门旋转灵活,无漏水现象,照明良好,明显的水位安全线,安装符合要求。

11、进水时必须缓慢,夏冬季按工艺要求。同时检查人孔、手孔盖、阀门等是否有漏水现象,如有漏水时应拧紧螺栓,如仍漏水应停止进水,并将水放到适当位置进行修复后,方可进水。

12、当进水到水位表最低水位时,停止进水,试开排污阀少许放水,以检查是否堵塞情况。当停止进水合排污后,锅炉水应保持不变。如水位逐渐升高或降低时,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确认完好,方可将水进到最低水位线以上。压力上升到0.5~1表压时,冲洗水位表确认正常。

13、开启排污阀时,应缓慢开动,如排污阀开启太紧,不准任意加长手柄或两人合开,不准用物件敲击,防止发生危险。操作两台炉时,不准同时排污,排污时要严密监视锅炉水位情况,人站立阀门侧面,防止蒸汽冲出伤人。

14、锅炉正常运行中,突然发现异常情况,司炉人员应镇定判断,并严格按照各类事故的排除措施处理。如发生严重缺水,严禁向锅炉给水和拉启安全阀,防止锅炉受突然的温度或压力变化,而使事故扩大。

15、当汽压升到工作压力时,要检验安全阀是否灵敏,准确,检验后加上铅封,并再次冲洗水位表。

16、供汽时,打开管道上疏水阀,将管内的冷凝水排净,在正式

供汽时再关闭疏水阀,操作时脸部不准对向汽阀。

17、开总汽阀时应缓慢开启进行暖管,等管道充分预热后再逐渐开大汽阀至全开,全开后应回关半圈。

18、运行中要保持正常水位,给水要均匀,水位表每班应冲洗一次。万一水位表看不到水位时,应立即冲洗水位表,进行叫水查明水位情况。在未肯定锅炉实际水位前,不准向锅炉进水。经过“叫水”之后,如水位表中看到水位,方可间断进水,但一次不准进得太多,同时要减弱燃烧,待水位进到最低水位线时,方可正常运行。

19、严禁超负荷运行,压力表指针不准超红线标记。

20、停炉后炉内尚有压力,不准擅自离开岗位。炉内温度没有完全降下来,不准将炉内水放净。

21、机械传动运煤或吊煤异常,应切断电源停机处理。 22、输送煤时,要注意排除煤中爆炸等危险物,吊运时应有专人指挥,煤斗下面严禁站立。

23、锅炉房内不准烘烤衣服和食物、橡胶等可燃物。

24、锅炉水得软水处理,每天至少分析二次,不达到标准时,立即再作处理。

25、清除烟尘,每周至少排尘二次,并穿戴好防护用品,注意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

26、在做锅炉维护保养或检查等工作时,必须遵守登高作业、检查维修等有关安全规程。进入炉内和烟道工作需用的照明,必须使用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12伏行灯。

27、如锅炉部件突然损坏或故障,如属紧急停炉范围,必须按紧急停炉的规定执行,并立即向车间领导汇报,严禁带压检修,防止发生事故,并认真做好交换班记录。

28、每逢工休假日如需检修,由检修负责人办理好领取钥匙手续,检修完毕锅炉房内应保持整洁,交还钥匙。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锅炉房。必须进入者,一律办理登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