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注意事项与建议分析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电力事业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变电检修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统检修模式发展成状态检修模式,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技术上的革命和创新。状态检修不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项管理工作,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将对变电检修中的传统检修模式同状态检修模式进行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
目前,计算机技术及传感技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实现,而在线监测系统也逐步形成了多状态、多功能的良好特性。随着智能监测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常规数据的处理已经不再成为让人们困扰的问题,同时状态监测系统与各系统之间的联网也会得到一定的研究和发展。对于设备的维护管理而言,高度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而发挥重大作用的远程设备诊断的信息中心则能够对整体设备的运行和故障问题进行监测,从而依据最优化的状态检修方法对系统设备的运行进行维护,对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变电检修技术的方法分类
我国变电检修技术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事故检修、定期计划检修以及状态检修三种形式,而事故检修和定期计划检修二者属于传统检修模式。
(一)事故检修
所谓事故检修,是指电力设备在已经发生故障之后,检修人员针对故障本身进行检修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这种检修模式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对电力设备进行事故检修都是在设备已经发生故障之后,这一方面会加大检修的难度,另一方面还会造成损失程度的提高。
(二)定期计划检修
定期计划检修,是指根据电力设备自身的特点和性能,以及投入运行的时间和运行的整体状态,制定对设备进行检修的时间和周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这种检修技术比较全面,但是若检修的周期制定不科学合理,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设备的运行,因为有些设备还没有到检修的年限,对其检修会增加设备的磨损,减少设备的使用年限,而很多设备已经到了检修的年限却没有进行检修,会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在状态监测的基础之上,根据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和未来的
运行趋势进行检修和预测,这种检修模式是比较完善的,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事故检修和定期计划检修的缺陷和不足,具有很强的预防性和目的性,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中更多的采用的检修模式。
二、传统变电检修模式的缺陷和不足
(一)事故检修损失大
事故检修是针对已经损坏,或是影响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设备进行检修的一种模式。每个电力设备都具有自身的使用寿命,正常在临近设备的使用寿命时,就应该进行设备的变电检修,若没有进行及时的检查,就会出现设备的损坏而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行,这就需要进行事故检修。这些设备的损坏,需要进行设备的换新,会给供电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且如果造成了重大的安全事故,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对企业形象产生不好的影响,并且还需要一定的检修时间,会降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给用电用户带来不便。
(二)定期计划检修不合理
定期计划检修能够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检修范围包含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但是这种检修模式是极其复杂的,尤其是对检修周期的设定,因为每个设备虽然都有正常的使用寿命,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是无法被掌控的,并且每种设备的性能、运行特点和环境要求都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每种设备的不同要求,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检修周期,以免出现对设备检修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应该检修的设备没有进行检修,造成设备的损坏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或是对很多没有到检修年限的设备进行检修,造成这些设备的磨损,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检修资源的浪费。
(三)检修后的总结评估不到位
在结束事故检修和定期计划检修工作后,检修人员和供电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全面的、深刻的反省和总结评估,缺乏对检修工作的全面分析和评价,还是维持原来的状态和水平,设备坏了就修,检修期限到了就进行检修。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变电检修工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并且极大的限制了检修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对检修工作没有进行彻底全面的检查和反思,会影响到综合运维保障率,无法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状态检修模式
(一)状态检修技术的分类
状态检修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检修技术,它主要包括在线监测、离线监测和定期解体监测三个方面。
1.所谓在线监测,即监测变电设备的使用情况,监测它们是否正常运行。
2.离线监测是指对变电设备进行的定期或是不定期的检查,并且利用油液分析仪等提取变电设备的参数。
3.定期解体监测,是在变电设备的检修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设备进行解体检查的方法。
(二)状态检修技术的原理
状态检修技术是通过多种实时状态监测的方法,并且结合继电保护装置,发现供电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同时能够预测出故障的环节和供电配件的损坏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和所预测的信息来确定设备的检修时间和检修周期。这种状态监测的方法,将传统的事故检修和定期计划检修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以及补充和完善,能够对供电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找到变电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故障分析和预测,最终制定出适当的检修技术,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维修时间。除此之外,由于状态监测技术的实时性,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会给供电企业节省很多检修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为供电企业节省经济投入。
(三)状态检修的客观评价
状态检修模式能够有效的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及时发现系统中状态不佳的设备,并且对这些设备的未来运行状态进行科学的预测,这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检修工作的成本投入,更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种有效的变电检修技术。但是,虽然状态监检修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仍旧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基础数据管理不当、设备运行记录和检修记录不完善、检修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长期受到传统检修模式的影响等等,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或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变电检修工作的水平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如果只注重变电检修的工作内容和目标,而忽略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就不会认识到检修工作的复杂性、逻辑性和长期性,这对变电检修工作的实施非常不利。为此,变电检修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依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对检修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内容进行掌握,从而深刻了解变电检修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在检修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技术,才能更好的促使整个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完成。此外,也要加强技术的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对设备的运行、检修等重要资料进行提供,以供检修人员学习和参考。各级专业人员对自己所应负责的事项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有效处理,在经验和规律的积累过程中,对设备的检修经济周期进行分析,确保对电网的发展和维护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力企业若想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就要进行有效的变电检修,加强检修工作的力度,使用正确的检修技术,不断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必要的电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志华,李果,焦文涛.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和分析[J].科技传播,2013(02).
[2] 朱忠诚,龚勇江.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及趋势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10).
[3] 陈涌,马卫东.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比较及趋势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01).
[4] 杜伟伟.当前我国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5] 苏庆林,赵荣.状态检修管理方法在输电线路运行管理中的应用[D].2007年全国电气设备安全与信息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与信息专委会学术年会,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