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August 2011 第16期总第242期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 No.16 Total No.242 寺庙园林规划与旅游发展关系探究 董小云 ,李景奇 ,刘 婷。 (1.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3.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天津300221) 摘 要:文章从历史时期寺庙园林旅游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寺庙园林作为旅游吸引物其服务 人群和寺庙园林功能的演变,得出历史时期寺庙园林旅游发展对现代寺庙园林旅游开发的启示,并结合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寺庙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规划的内容和方 法,以对现存问题进行规避,满足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寺庙园林规划;旅游发展;寺庙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1)16一OO56—02 随着宗教旅游的兴起,我国三大古典园林之一 发展与延续;②如何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已成为现 的寺庙园林被纳入旅游文化资源,成为公众旅游的 代寺庙园林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③完善寺庙园 活动场所。但由于目前旅游资源的超载开发,寺庙园 林的旅游功能是促进寺庙园林及其文化旅游发展的 林旅游表现出宗教属性与娱乐属性之间的对峙和矛 重要途径。 盾,影响了佛教在广大信徒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2 当前寺庙园林及其规划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 以及佛教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正面作用的发挥。 题 因此寺庙园林的规划,如何在满足公众社会需求与 2.1 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不当 保持宗教独立性之间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以适用现 寺庙园林的文化景观资源包括了寺庙园林的布 代旅游的发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局以及周边环境,内部各种建筑的样式、格局以及装 1寺庙园林与旅游发展简况 饰小品,寺庙保留和珍藏的佛教艺术品及珍贵文物, 由寺庙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可知,我国魏晋南北 寺庙之中的雕塑与壁画以及悬挂于大殿之上的匾额 朝时期佛教兴盛,寺庙园林数量陡增。而这个时期的 和楹联等。目前,大多数寺庙园林景区对于这类文化 寺庙园林大都由皇亲贵戚“舍宅为寺”而来,因此寺 景观资源的保护往往采用简单化处理,开发力度、措 庙园林的整体风格是雄伟壮观、豪华威风的,其服务 施不当,主要表现在:①寺庙建筑保护方法简单;② 对象自然也是朝廷和皇亲贵戚,寺庙园林的功能则 不尊重原有寺庙园林格局,破坏了寺庙园林的整体 多体现的是宗教功能,是统治阶级祭祀,举行各种法 性和协调性;③没有注意到对寺庙园林周围环境的 事、斋会活动的宗教活动场所。 控制,如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④商业化严重, 唐代禅宗兴起,寺庙园林向自然风景区转移,云 宗教文化教育功能不足。 潜参学和朝山之风盛行,寺庙园林吸引了大量文人 2.2 园林空间规划不完善 客前来参禅悟道、饮宴品茗、游山玩水,这种漫游 ①视觉景观的层次性欠缺:随着人口的增多和 动成为古代寺庙园林旅游的主要形式。为了迎合 外来商业的冲击,寺庙附近或周边的生活区规模不 (人墨客的旅游活动,寺庙园林的旅游接待服务逐 断扩大,建筑形式和选址未经过详细的规划和控制, 新形成。例如,寺庙园林专为游人提供食宿、宴请宾 与原有的寺庙文物建筑产生冲突。②游览线路缺少 客的场所,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娱 、 多样选择性:一条道路通到景区中心,使得主要路线 “购”等各方面需求。并且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 上人数拥挤,主要景点受到的环境压力变大,次要景 玩,寺庙园林开始出现了早期的旅游开发活动。如与 观则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不能更好烘托和丰富游 位于风景优美的自然风景区相比,城镇的寺庙就显 览的主题。③对旅游意境的认识不足:很多景区设置 得先天不足了。为了改变这种“不足”,历代僧众付出 快速的索道交通将人们直接送往最佳观景点,丧失 了更为艰辛的努力,或开池叠山,或种花莳竹,曲尽 了原有文化美学中所讲究的“名山访古”的韵味,当 种种,以成佳趣,因此寺庙园林成了城镇中重要的文 然也就不能体会到那种曲径通幽处的乐趣。④宗教.、 化旅游活动场所。自此寺庙园林除了宗教功能之外, 旅游活动场所缺乏:由于游客量的增多,一些商业服 其旅游功能也逐渐凸显出来。 务性建筑对寺庙园林空间的侵占,使寺庙园林里的 宋代以来,由于佛教进一步的世俗化,寺庙园林 活动场所显得很局促。尤其是高峰期人流量已经突 进一步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开放。此时庙会经济的形 破了寺庙接待能力的上限,内外交通几近瘫痪,消防 成,使寺庙园林不仅仅成为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同 形势严峻,以至于寺庙很少开展大型宗教交流活动; 时也成为居民公众交往和游憩的场所。至此,民间常 并且作为旅游目的地,寺庙园林内缺乏足够的室外 见的庙会、游春、进香等宗教外出活动成为寺庙园林 小型广场、绿化休闲用地和休闲设施。⑤景观小品与 旅游的主要活动,寺庙园林的功能则演变成为承载 设施不协调:寺内的小品及设施进行设计、安置时, 公共活动的城市公园。此外,佛教讲究以善为本,讲 往往出现分布不均,其造型、颜色、材料缺乏历史文 究与人方便,普度众生。在此宗旨的指导下,随着寺 脉的延续,与寺庙园林环境气氛不协调。 庙园林的开放,寺庙园林除了是入寺降香、观光游览 2.3旅游项目单一、文化含量不足 以及行旅之人憩息饮食的场所,还成为慈善、救济之 寺庙园林游景区普遍仍停留在对宗教观光最基 所。 础、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缺少对高层次的宗教文化 综观古代寺庙园林旅游发展历程和寺庙园林功 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相当多的景区只满足于建庙 能的转换,为现代寺庙园林旅游开发提供了有益的 塑像,设置香炉和功德箱,而没有将厚重、神秘的佛 启示:①现代寺庙园林旅游是古代寺庙园林旅游的 教文化氛围融入旅游活动之中,游客在游览时无法 收稿日期:2011—07—06 作者简介:董小云,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李景奇,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婷,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助理工程师。 ・56・ 董小云,等・寺庙园林规划与旅游发展关系探究 2011年第16期 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同时,各地游览形式单 植物的功能分类,对植物进行分区布置。如寺庙园林 调,项目重复,大同小异,降低了寺庙园林景区对不 的参拜区域,该区主要是供奉各位神佛,所以应配置 同层次游客的吸引力,因此“回头游”志趣受阻。 一些与佛教相关的植物和常绿、长寿的植物,如龙 3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柏、侧柏、日本香柏、银杏、广玉兰、玉兰、睡莲和竹类 3.1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规划指导思想 等。 在旅游发展和寺庙园林文化、环境保护的基础 3.2.6道路系统规划与组织。①对外交通:与周边 上,针对现状的不足,寺庙园林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 区域交通网络相结合,疏通寺庙园林对外交通联系, 是:“承接佛教文化,展示至深佛学,延续历史发展, 提高寺庙园林的可达性。②内部交通:考虑车行和人 体现人文风貌,美化城市环境,实现两种效益。” 行的不同需要,结合寺庙园林景点项目的开发,内部 3.2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规划内容与方法 交通一般分为游览干线、游览支线和游步道3个级 3.2.1人文景观保护规划。在对寺庙园林景区的规 别;根据寺庙园林道路系统的特殊性,游览步道还可 划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游憩价 以分为游客和僧人步行道。③停车场规划:景区内部 值、使用价值对景区内的资源进行分级分类,并做出 一般不设置大型停车场,减少人车混杂对寺庙园林 尽量客观的价值评估,力图通过资源的多级控制,使 环境的影响。社会停车和公共交通停车集中到景区 保护产生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为资源的多级 的入口或者分散设置。④游赏线路规划:一般根据景 开发提供依据。 区分布状况、游憩平均时间及交通方式的不同,对游 3.2.2寺庙园林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旅游客源市场 览线路进行科学的安排,尽量避免游客走回头路,可 调查与分析是在对规划区的旅游者数量和结构、地 分为游客游赏线路和参拜路线。 理和季节性分布、旅游方式、旅游目的、旅游偏好、停 3.2.7景观小品设施规划。寺庙园林里的景观小品 留时间、消费水平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 与设施主要包括宗教器物和休闲服务、形象识别、市 并提出景区旅游客源市场未来的总量、结构和水平, 政环卫等公共设施。规划时应以方便游客为目的,根 制定适宜的市场定位,有利于景区旅游形象的塑造。 据设施的服务半径进行设置,整体把握小品与设施 寺庙园林旅游市场的资料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直接 的造型、色彩、材料与环境相协调。 从管理部门获取。市场调查法中的主要方法如表1 3.2.8旅游项目策划。旅游项目策划内容包括观赏 所示: 型和参与型项目策划两大类。观赏型项目策划是指 表1 游客研究中的主要的调查法 对寺庙园林静态旅游资源的策划。如寺庙建筑考察 方法 最适用的场合 游、文化展览游、自然风光游等。参与型项目策划属 过去旅游经历中的旅行态势 于对寺庙园林动态旅游资源的策划。如组织有兴趣 问卷法 建立旅游者特征 的游客参禅礼佛、浴佛、食斋、放生、活佛摸顶赐福和 灌顶加持、感受祈祷大法会、学习佛教礼仪、研习佛 首尾调查法 快速访谈以得到基本游客数据,常与其后的日 教养生、参与做法事等佛事活动和提供系列物化精 记调查法结合使用 神产品等。 日记调查法 评估旅游行为,尤其是采用时问预算研究技术 4结束语 非参与者方法:采用人工或仪器记录方式获得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寺庙园林规划与旅游发 行为观察法 游客行为的现场记录 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寺庙园林规划应充分考虑 参与者方法:运用人类学方法详细评价旅游者 旅游发展的需要,在强调资源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 行为 基础上,运用旅游规划中关于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 认知地图法 详细评价旅游者的空间知识 旅游容量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对寺庙园林规划、旅游 (资料来源:据Shaw,Williams and Greenwood,1990) 开发实践进行指导,使寺庙园林规划方法更具体,内 3.2.3旅游容量计算。寺庙园林中大量旅游者的涌 容更全面,以求对寺庙园林旅游发展现存问题进行 入,给僧人的经济生活、寺庙园林的社会价值系统、 规避,使寺庙园林真正起到宗教传承的载体作用,发 文化传统都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承载力是寺庙园 挥寺庙园林的现代功能,促进宗教文化旅游的可持 林旅游开发与规划的重要方面。一般决定旅游地容 续发展。 量的是旅游资源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参考文献] O日=::A/B×T1/T2 式中G日为日环境容量(人次);A为可供旅游 E13 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 的面积(M。)或游线总长度(M);B为每个游人平均 出版社,1994. 占用的最小面积(M )或游线长度(M);T 为旅游区 [2] 赵光辉.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M].北京:北 每天开放的游览时间(H);T 为游人平均需要的游 京旅游出版社,1987. 览时间(H),即日周转率。 [3] 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 3.2.4寺庙园林空间规划。寺庙园林的总体分为 公司,1994. 五大功能组团,分别为宗教活动区、佛学研究区、寺 E43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 庙生活区、配套设施区和园林景观区。布局特征首先 出版社,1990. 是院落式布局;其次是沿中轴线递进的对称式格局。 [5] 阳国亮,黄伟林.多维视角中旅游文化与发展 布局形式由外到内基本为香道一影壁或牌楼一山门 战略[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一前殿一后殿一大雄宝殿一藏经阁等。这种轴线布 [6] 王元海,黎美洋,陶华举.旅游宗教文化[M3. 局形式多按照风水方位布置,意在体现社会伦理秩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序,这样不仅满足了寺庙功能的要求,而且使佛教仪 [7] 刘媛.浅谈中国寺庙园林[J].井冈山学院学 式、活动更加的肃静、威严,烘托了宗教氛围。而这条 报(自然科学),2006,27(12). 轴线成为寺庙布局中最重要的精髓所在。 [8] 袁银枝.略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中 2.5植物配置规划。寺庙园林植物与佛教关系非 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4,(1). 常的密切,是寺庙园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元素。为 [9]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等.古代佛教旅游发 了体现佛祖精神的至高无上及其生命力量的存在, 展及其启示口].人文地理,2006,(4). 同时也是为了给寺庙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氛 [103李萌.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口].北京第二外 围,因此树种的选择是尤为重要的。常见的寺庙园林 国语学院学报,2003,(4). 植物主要有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等。另外,为了方 [11] 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便管理和营造各功能区的不同气氛,结合寺庙园林 口].园林历史与艺术,2004,(12).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