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会构成严重的影响。为此,应在早期实行相应的措施处理,以此保障我国人口的综合质量。
畸形胎儿出生预防时,产检超声检查为最常用的方法,不会对母婴机体构成创伤,且可重复检查。产前超声检查的实施,可及早明确胎儿畸形情况,然而结合具体状况进行处理,尽可能防止胎儿畸形情况出现[4]。超声检查中,主要采用二维超声、四维超声诊断。二维超声的操作非常简便,能直视下观察具体位置的断面状况,但是不能确保显示影像的清晰性,在胎儿畸形筛查过程中的漏误诊率非常高[5]。四维超声诊断,可清楚、直观地观察到图像,掌握胎儿身体各个位置的情况。与此同时,四维超声为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4D,可在三维空间之上,联合时间参数,从而构成动态三维图像,因此能清晰的观察到胎儿结构特征、所有结构间的关系[6]。四维超声技术的应用,还能规避二维超声空间显像的问题,可在较短的时间储存、处理容积图像数据,通过动态的方式获得三维立体图像、胎儿冠状面图像、矢状面图像、横断面图像[7]。这时,能准确了解胎儿眼睛、鼻子、下颌、手足等结构情况,不会受到二维超声检查所限制,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图像。此外,利于实时观察、记录胎儿在产妇机体子宫内生理活动、面部等状况,对胎儿的生命健康予以客观评判。需要注意的是,超声诊断胎儿畸形时同样存在一定的限制,胎儿发育异常,即为胎儿形态结构异常、胎儿身体功能异常,超声诊断的核心为胎儿形态学改变。形态改变较大,产前的诊断检出率就会更高。反之,产前诊断检出率则会较低,还会受到产妇体质量、胎儿过大、羊水过少等因素影响。因此,临床方面还需深入研究、分析四维超声的方法,进而不断优化该检查方法,从而确保母婴的健康,提高胎儿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胎儿畸形诊断、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示,二维超声应用于胎儿畸形诊断中,虽然能获得一定的
[8]
效果,但是容易产生漏误诊情况,胎儿畸形检出率较低。所以,建议采用四维超声诊断,以此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及早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防止发生胎儿畸形现象,影响到我国人口的整体质量。
总而言之,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应用,能准确评判胎儿是否存在畸形情况,以及畸形的类型,然后结合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发生胎儿畸形情况,确保母婴的身体健康,提高胎儿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永东,刘冰霜.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应用于产前胎儿畸136鄄137.
形诊断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刘敏.二维、四维超声结合检查用于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临床诊断效率分析[J].系统医学,2017,2(4):104鄄106.
谷小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在诊断产前胎儿心脏畸形中李发有.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
[2][3][4][5][6]
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5):614鄄616.价值[J].医疗装备,2017,30(18):42.
孟影.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效果探讨(电子版),2017,4(14):37鄄38.[J/CD].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李文凯.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835鄄836.
性、特异性、准确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3):卢洪涛,李清,王建伟,等.二维两切面滑动扫查联合三维/(9):80鄄84.2017,14
[7]
四维超声诊断胎儿手足畸形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8]任艳,刘晓辉.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1334(9):1381鄄1383.
(收稿日期:2018鄄11鄄22)
应用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
王改红
【摘
要】目的
探析在盆腔肿瘤的诊断上,磁共振成像(MRI)、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7年2
月至2018年7月通过有关病理检查被确认为盆腔肿瘤的患者63例应用MRI、对3组得到CT及2种方式联合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CT的总检出率对比,2种方式联合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MRI、CT的总检出率,将可有效提升诊断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精准性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CT;磁共振成像诊断;盆腔肿瘤;临床价值盆腔腹膜外的部分和盆腔腹膜包绕部分组成盆部,而盆部原发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特点,其按照胚胎和肿瘤组织的
作者单位:451100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CT、MRI室DOI:10.19522/j.cnki.1671鄄5098.2019.05.011
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照病理检查结果,MRI、CT、2种方式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84%、79%、95%。MRI、
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肿瘤的诊断上,若可将2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MRI、CT均可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出现,可分为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尿生殖源性肿瘤、间叶组织源性肿瘤这4种基本类型,同时,还有10%左右的肿瘤无法分类。通常,最为多见的为处于盆腹膜外的肿瘤,以间叶源性肿瘤较为常见。盆腔肿瘤通常表现为实性软组
窑562窑
实用医技杂志2019年5月第26卷第5期JournalofPracticalMedicalTechniques,May2019,Vol.26,No.5织肿物,盆腔肿块,但也可出现钙化、囊变、变性坏死等情况。对于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尽快使病情得到确诊,对于疾
2]病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在盆腔肿
描,并依照患者具体状况,开展冠状面扫描。于后期处理工作站对扫描得到的影像资料实施研究,由专科医师对肿瘤的病变部位、临床征象、位置和形态以及肿瘤和其他组织结构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分析,以此实施诊断。检查仪器为飞CT检查:利浦iCT256,设置参数:3mm层距、3mm扫描层厚。在开展检查之前1h,指导患者口服500皂蕴3%水溶性泛影葡胺,以促进盆腔肠道的充盈。而后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位,扫差范围为耻骨位置至病变位置上方,对患者肿瘤位置、大小和形态参照病理检查结果,对63例患者的MRI、1.3观察指标:CT、2种方式联合的检查效果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字圆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参照病理检查结果,2.13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MRI、CT、2种方式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84%、79%、95%。MRI、CT的总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式联合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MRI、CT的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
果
等状况予以明确,同时,依照得到的影像资料实施诊断。
瘤的诊断上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CT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例盆腔肿瘤作为研究目标,入选标准: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阴道于均通过有关病理检查被证实;盂患者均存在包块、
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631.1临床资料:
不规则出血、月经异常、腹部坠胀等现象。剔除标准:淤不愿参与研究;于具有其他肿瘤;盂重大器官功能衰竭;榆处于哺岁;未婚26例和已婚37例;子宫肉瘤3例、子宫颈癌76)
乳和妊娠期间的女性。平均(42依63例患者年龄26.5耀59.5岁,
例、子宫肌瘤35例、卵巢癌3例、子宫内膜癌4例、卵巢良性1.2
肿瘤11例。
检查方法:对63例患者应用MRI、CT、2种方式联合检
查。MRI检查:检查仪器为飞利浦1.5T磁共振(Achieva
,采取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设置参数:1.5T)20ms回波时
间(TE)、(TR)、对患者进行矢3000ms重复时间5mm层厚,状面(T2加权成像)、横断面(T2加权成像和T1加权成像)扫
表1
检查方式MRICT
MRI与CT联合例数636363子宫肉瘤
333子宫颈癌
6673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子宫肌瘤
302833卵巢癌333子宫内膜癌334卵巢良性肿瘤
8107
例数535060总检出
%841)791)951)与MRI与CT联合组对比P<0.05。盆腔肿瘤MRI影像学表现:在T2加权2.2分析影像学表现:
系,能够对疾病和器官间的关系实施半定量和定性明确,以此达到良好的诊断效果。而CT检查可对多个连续层面利用横断面扫描予以连接,以此使完整器官的影像学信息得到表现,并且,其还可对病变和器官之间的关系从多角度(如冠状面、矢状面等)予以了解。MRI和CT诊断均能够正确判断盆腔肿瘤的累及范围、良恶性、出现部位等,对于大多数肿瘤而言,其均能对肿瘤组织学类型予以提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刘贤权等[6]对100例疑似妇科盆腔炎患者实施CT、分别取得79.MRI、CT与MRI联合这3种检查方式,而本次研究中,参照病理检0%、84.0%、94.0%的诊断符合率,查结果,CT、MRI、2种方式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79%、与其数据接近。并且,本研究中,84%、95%,MRI、CT的总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I、CT均能够较好地诊断盆腔肿瘤。同时,MRI、CT联合检查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T的总检出率,2种方式联合应用于盆腔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更为突出的诊断效果。由于阴道和子宫颈均为双层解剖结构,在盆腔肿瘤的诊断中,其中间和周围信号表现不一致的意义重大。对于女性良好盆腔软组织状况,CT检查可通过多序列、多方位实施扫差,以此得到影像学表现,可使阴道和盆腔状况得到清晰表
像中,能够观察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处存在低信号,并且表现有消失或中断。CT影像学表现:能够观察盆腔中具有肿块阴影,体积较大,其囊实质部分存在软组织阴影,表现为多发性,压迫膀胱,使其变形,CT扫描显著强化。3讨
论
盆腔肿瘤具有多种类型,需通过病理切片来确定肿瘤为恶性还是良性,以此确定病情程度和治疗方案。如单纯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盆腔良性肿瘤具有较慢的生长速度,通常仅会导致局部压迫,不会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此类大多数患者无需进行手术,只需采取对症治疗,在治疗后,通常均可得到痊愈。而恶性肿瘤较易发生转移、扩散,彻底治愈较为困难,应得到尽快诊断,确认是否转移,若还未转移,则尽快予以手术治疗,同时,还需配合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对于盆腔肿瘤为恶性者,使疾病得到尽快诊断,对于患
4]者治疗的指导意义重大[3,。
在盆腔肿瘤的诊断上,MRI和CT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其中,可借助不同切面图将患MRI检查的空间分辨率高,者全身系统转化为影像学表现,使得组织被病理改变的全貌得到清晰表现,并且,还可以有效判断病理和周围组织的关
实用医技杂志2019年5月第26卷第5期JournalofPracticalMedicalTechniques,May2019,Vol.26,No.5窑563窑
现,虽然其能够较好地反映盆腔结构的解剖关系,但是对于盆腔内部实质性包块的位置,CT检查无法进行有效分辨,特别是针对与子宫附件邻近的浆膜下肌瘤、带蒂肌瘤、实质性肿瘤等,其不能予以多方位查看,无法取得满意的诊断效果[7]。而MRI检查在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成像的帮助下,能够将子宫划分为3层,表现为中等信号的为平滑肌层,表现为内层高信号的为子宫内膜外层,这2层之间又会存在交界情况,而盆腔肿瘤累及肌层的重要诊断指标即为在交界范围内T2加权成像的低信号出现破坏中断,以此可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予以明确,通过判断肿瘤分期与结构,可使得肿瘤及其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关系得到明确表现。并且,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对比度良好的特点和三维成像技术,能够更加突出表现子宫内膜肿瘤的浸润程度,从而使其得到明确。通过将MRI与CT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盆腔肿瘤的诊断准确性[8]。
因而,在盆腔肿瘤的诊断上,MRI、CT均可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若可将2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将可有效提升诊断效果,在临床诊治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7][8][1][2][3][4][5][6]
参考文献
王智君,张承志,许俊锋,等.应用CT和MRI诊断盆腔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5):54鄄55.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6):160鄄161.
罗德清.彩超和CT分别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罗洪云,刘长华.CT联合MRI技术应用于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219鄄3220.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6,37(1):85鄄86.教育,2016,34(10):151鄄152.
江德胜,张晓云,袁家长.CT联合MRI对妇科盆腔肿瘤的诊朱晓彤.CT、MRI在诊断盆腔肿瘤中的临床价值[J].卫生职业刘贤权,陈磊,郭国梅.CT与MRI联合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68鄄69.
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7):
潘启安.CT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技术,2017,29(5):7鄄9.学,2018,23(2):131鄄132.
余建峰.低场磁共振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J].浙江实用医
(收稿日期:2018鄄11鄄22)
·作者·编者·读者·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刊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淤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本刊编辑部作出说明。于如1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投寄给本刊。盂请作者所在单位在来稿介绍信中注明该文稿有无一稿两投问题。则表明稿件仍在处理中,作者欲投他刊,应事先与本榆凡来稿在接到编辑部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退稿,刊编辑部联系并申述理由。应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并仔细核对后再通知虞编辑部认为文稿有一稿两投嫌疑时,作者,在作出处理决定前请作者就此问题作出解释。本刊编辑部与作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权威机构进行最后仲裁。将择期在杂志中刊出其作者单位和姓名以及撤销愚一稿两投一经证实,该论文的通告;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2年内将拒绝在本刊发表;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本刊编辑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