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延萌 徐凯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0期
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分析
韩延萌徐凯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一直以来,金融套利行为都在我国金融经济活动中广泛分布,尽管说其能够确保实时性改善金融市场内部各类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金融市场本身的流动特性、激发金融市场更加强劲的自由、一体化改革活力,不过同步状况下,亦会由于金融市场增加的波动性特征,而对后续的金融管理工作产生过度的冲击效应。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金融经济的金融套利行为内涵,产生的作用等内容,加以有序地论证解析。
关键词:金融经济;金融套利;常见形式;产生作用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0-0-01
前言
在我国金融经济持续改革发展之后,金融套利行为也日渐变得活跃,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问题的过度扩散,相关管理主体要保证在做好金融市场规范体制建设、运行效率提升、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等事务前提下,进一步促进金融经济的可持续竞争与发展结果。所以说,科学性规划认证金融经济下的金融套利行为,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理当引起有关工作人员重视。
一、金融套利行为的内涵机理
金融发展过程中,当中的参与主体存在着各种行为,金融套利便是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项,依照金融学观点分析,这部分套利始终以资产价格作为中心加以界定,即借助资产价格的差异进行无风险利润赢取的行为流程。宏观角度上,属于金融市场中参与主体的非均衡性获利行为;微观角度上,则强调借助不同类型金融工具彼此间非正常的价格联系进行利益争取的交易行为,可以顺势理解为一类金融价格套利模式。
二、金融套利行为在金融经济中的影响作用
(一)改善金融市场效率
客观角度观察认证,金融市场效率可以细化出市场定价、体制、资源配置等效率,而金融套利行为则会分别针对这一系列金融市场效率产生某种推动效用。
首先,市场定价效率,往往需要金融资产价格可以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精确化映射出有关市场信息,借此重获均衡效果。所以,供求状况对信息反映的快慢程度,将直接决定着市场定价效率结果,而信息效率作为市场定价效率贯彻落实的基础保障,就无形之中令金融套利行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正向影响,归根结底,就是大幅度提升市场的信息效率,令市场价格关系透过非均衡向均衡状态快速过渡转接。
其次,金融体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维持静止状态,一旦说这类体制出现低效现象,金融套利就会顺势发挥对其某种程度上的弥补作用,分别表现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金融体制套利。其
中,前者主张市场参与主体将资本透过体制效率过于低下的区域或是金融监管机构,过渡转移到体制效率较为理想的监管机构这种,进一步透过宏观层面上提升社会资本管理的体制效率;后者则主要配合体制之间的不协调问题组织有关弥补行为。
最后,套利行为属于一类直接性的资源优化配置流程,尤其是金融价格套利,可以保证令市场内部达到均衡状态,可以理解为一类明显的资源优化配置行为。另外,金融套利行为亦会透过市场定价和体制效率层面上,间接改善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二)激发市场流动特性
尽管说金融市场流动性方面的弊端,并无法保证衍生出金融套利行为,不过金融套利行为,却的确可以令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得以全面增加。实际调查发现,有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效果,通常会交由交易对象的活跃状态、交易方式的多少、交易损失程度等因素交织化影响。其中,交易对象强调的是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交易工具对应的是不同类型金融工具,而交易损失程度便理所当然地理解为交易前后的差额数量,直接决定着交易成本。一旦说,金融市场之中的参与者较为活跃,且交易方式和效率较为理想一些,那么市场的流动性就会因此全方位激发。相应地,如若这三类条件不能同步加以迎合,市场流动性自然就会引发多重问题。金融套利行为的现实存在意义,就是针对上述不同因素发挥必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最终决定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效果。
(三)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改革结果
金融套利行为本身对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决定作用,主要途径就是借助价格套利完成市场连接工作。对应的影响细节主要表现为:价格套利有助于令国内不同专业金融市场,或是市场内部达成一体化状态,如若说这部分套利资本进行跨国性地运作,亦会促进国际之间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结果。长此以往,涉及金融体制和金融服务的一体化改革进程,也会得以全面加快。
再就是实现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须知金融体制套利经常借助金融体制规避行为加以贯彻落实,当这类现象广泛存在时,就会令政府慢慢地减轻对金融监管的力度,所以说,涉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主要是借助套利的监管途径完成的。归结来讲,金融监管套利不单单是金融自由化的核心动力,更为金融自由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套利属于金融经济体系之中广泛分布的行为状况,对于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包含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作用,究竟怎样在市场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出金融套利行为的正向影响作用,顺势规避有关消极影响,便是金融监管和金融宏观调控工作中必须集中性审视的问题。长期下去,促使金融经济和市场的可持续竞争发展结果。
参考文献:
[1]李珂.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1.
[2]高景秋.关于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16):117-126.
[3]李梦瑒.关于金融经济中金融套利行为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24(7):155-167.
作者简介:韩延萌(1975-),男,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经济金融问题研究。
第二作者:徐凯(1981-),男,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