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测量方案交底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测量施工方案交底记录

编号:SBC/BHDL-2020-JS-FA06

工程名称 滨河东路 交底人 职务 项目管理人员 接受交底人签字 作业班组 分包管理人员 交底内容 交底时间 分部工程 测量 项目质检员签字 技术负责人 1

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滨河东路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中部,南水北调总干渠以东,规划为南北向城市主干路。本标段为滨河东路一标段,南起始祖路(桩号为14+595.85),北至枣庄路(桩号为18+173.11),全长3577.26米。道路沿线分别与始祖路、保航二路、焦城路、梁洲大道、前程东路和枣庄路相交,其中除始祖路和雁鸣路为已建成道路外其他道路均为规划道路。 场地所处地貌属黄河冲积一级阶段,大部分为农田,地形较平坦、开阔,局部存在人工填杂土,素填土,场地地面标高为119.40~133.50m,平均为123.01米。 滨河东路规划绿线80米,其中红线60米,红线内道路标准横断面尺寸为15.5m (机动车道)-6m(中央绿化带)-11.5m(机动车道)-5(绿化带)-8(双向非机动车道)-2m(边绿化带)- 5m(人行道) -3(绿化带),东侧规划20m绿化带。 两幅路形式,机动车道路面横坡度2.0%,路拱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形式,拓宽渠化段按2.0%的坡度延伸,道路红线外区域按1.0%向道路坡向带平。 第一节 测量要点 ⑴ 本工程按照由高到低的原则设置二级测量控制网,根据工程需要局部有针对性的加密分段控制网,各分段控制网之间相互衔接,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测控体系; ⑵ 道路工程施工阶段道路中线的引测,采用内控法来实施。路面高程控点的测量采用全站仪传递的方法,水准线路测量使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⑶ 各级控制网的建立,必须对各控制点相互之间,以及各级控制网之间进行闭合平差。随着施工的进度,定期对其复测,以求得控制网稳固不变和防止地面变形、沉降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控制点位移影响。次级控制网如遭遇破坏,应由上级平面控制网来恢复。控制网建立完毕,交监理方复核确认; ⑷ 为减小各施工队伍之间测量的较差,项目部提供一级测量控制网。各施工队伍根据项目部提供的一级测量控制网放样出中线和边线,然后项目部报监理进行复核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第二节 平面控制测量 一、 平面控制网的设计原则 2

平面测量控制网既是项目部施工各环节轴线放样的依据,也是监理、业主等各检测单位的测量基准,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 各控制网点可靠、稳定、使用方便; ⑵ 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⑶ 保证足够的密度; ⑷ 通视条件好,攀登方便,检校方便; ⑸ 有足够的预备控制点。 二、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本工程平面测量控制网应采用在远离道路红线一倍以上设计路宽上的控制点作为起算依据,并要求保证起算点的稳定性不受到工程施工的影响。平面控制网起算点应不少于三个控制点,以便于使用时相互检核。在整个工程为期十八个月的时间跨度内,必须保证起算点的稳定可靠。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起算点进行互校,如发现起算点之间较差超限,应及时上报业主,重新对起算点进行测量。平面控制网起算点数据下表所示。 点号 GD39 GD41 GD49 GD50 GD58 坐标(m) X 25243.387 25030.253 25178.353 24632.111 22461.795 Y 92657.882 92264.469 89907.216 89784.998 92316.286 H 114.171 115.310 121.304 124.765 118.203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工程周边环境,平面测量控制网拟分二级布设。 (1)一级控制网 该控制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它是二级控制网建立和复核的依据。一级控制网采用GP进行测量,共测设三个控制点。 该控制点的设置位置选择在稳定可靠处,项目应依据工程进度定期对该控制网点进行复测,并及时对破坏的控制点进行修复。 (2)二级测量控制网 二级控制网的布网依据为一级控制网,布置在施工现场附近相对可靠处,为道路中线的测设提供基准。因现场场地限制,二级控制网布设在道路左幅红线外。由于工期较短,道路工程属于线性工程,故二级控制网可用于全过程的中线测量,同时应加强二级控制网复测。在使用该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测量重要的测量工序之前必须对控制点进行复3

测。 第三节 高程控制测量 一、 高程控制网设计 高程控制网随一级和二级平面控制网一同布设,可与平面控制点共用控制标桩。该控制网可供雨污水工程、道路工程施工使用,同时也是整个工程高程控制的依据。该控制网的精度按照四等水准要求测设。 二、 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 该工程一级高程控制网按照四等水准要求进行测设,具体精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四等水准的精度要求 等级 四 1千米高差中数 全中误差(mm) 10 路线长度 (Km) ≤16 第四节 控制网的复测与报验 一、 控制网复测的基本要求 ⑴ 在定位过程中对控制点进行距离复核,限差为测距中误差的1/2; 附和路线或环形闭合差 (mm) 20L 4

⑵ 一级控制网原则上每月复测一次,并报监理复核; ⑶ 二级控制网原则上每周复测一次,在土方开挖期间使用是如发现较差较大随时复测,并报监理复核; ⑷雨污水工程和道路工程施工期间对内控制点控制网原则上每月和一级控制网联测一次。 二、 控制网的保护 对控制点在标桩设计和埋设时便考虑保护工作,对施工场地控制点周围设置保护桩,并与测量队联系注意在施工期间进行保护,对因施工需要必须破坏的控制点请项目部至少提前一天书面通知项目测量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三、 控制网的报验 控制网布设和复测后,均编制技术报告,报请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并在技术报告上签字确认后方能使用。 第五节 雨污水工程测量 (1)设置坡度板及测设中线钉 雨污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控制雨污水工程中线设计位置和管底设计高程。为此,需设置坡度板。坡度板跨槽设置,间隔一般为10-20m,编以板号。根据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把雨污水工程中心线投测到坡度板上,用小钉作标记,称作中线钉,以控制雨污水工程中心的平面位置。 (2)测设坡度钉 为了控制沟槽的开挖深度和雨污水工程的设计高程,还需要在坡度板上测设设计坡度。为此,在坡度横板上设一坡度立板,一侧对齐中线,在竖面上测设一条高程线,其高程与管底设计高程相差一整分米数,称为下反数。在该高程线上横向钉一小钉,称为坡度钉,以控制沟底挖土深度和雨污水管的埋设深度。 第六节 道路工程测量 一、 路基施工测量 1、 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5

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40m;当曲线半径为30~60m、缓和曲线长度为30~50m时,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m;当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5m。 (1)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一)表示挖方。 (2)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挖掘机每换一个座基(2~5米)都要放出该挖方的坡脚处,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坡度并放样线桩开挖点,测定其标高解决下一道开挖坡度要求。 (3)路基施工期间每月复测一次水准点。 (4)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5)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放样时,宜先做成样板架检查,也可每隔10~20m在沟内外边缘钉木桩并注明里程及挖深。 (6)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测量标志,特别是一些原控制点。 (7)根据工作需要,可测设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的断链桩,并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 2、 填方路段 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1.5m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坡脚线,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视曲线半径分别为10米和5米一个桩,并注明填方高度。 (2)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一层,根据坐标法和填方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填方深度。 6

(3)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根据此宽度再修整坡面。 二、 路面基层施工测量 (1) 路面基层施工前,应实测所有路床高程,并与设计高程对比。若相差较大,应向监理及建设、设计单位提出,以确定高程调整量。 (2)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与宽度。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边线桩位放样时应比该层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 (3) 高程测设时,应将设计高程按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桩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10m,在曲线处可加密至5m。高程控制桩上平置铝合金导梁或Φ3钢丝绳;当采用钢丝绳时,每100m将Φ20以上钢钎砸入牢固的地面,其上固定1t倒链将钢丝绳绷紧,使其平稳置于已测设好高程的可调式托盘上。在摊铺机行进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丝绳从托盘掉下时,应立即重测该处高程。 (4)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应进入相邻施工段50~100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型的平顺美观。 (5) 在道路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 三、 路面面层施工测量 (1)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在使用摊铺机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路面基层。只是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必要时,应适当调整压实系数。 (2) 路面中、上面层施工测量:当摊铺机采用下面层同样的方法作业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路面基层。若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时,在摊铺机起步阶段应测量熨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入正常摊铺后,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 (3) 在道路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 第七节 施工测量的验收顺序 自检: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对控制点进行闭合校差,并记录实测数据;满足要求后,7

即在地面上拉上细线,并依此分划出各边线外1m控制线。 专检:自检合格后,由项目质检员对自检成果进行验收,并有实测记录。 交接检:项目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由项目部质检员组织各工序施工员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下道工序使用。专检合格后,需向业主、监理报验,业主、监理对各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核。 第八节 测量内业计算及测量成果的提交 测量现场作业完成后,应立即组织进行数据内业处理并进行测量成果的编制,测量成果的编制分类按业主和监理要求采用统一标准格式,原则上当天外业测量当天出成果。测量成果全部用电脑绘制并打印。测量数据内业处理的流程如下: 测量数据处理流程图 第九节 环境安全保证措施 严格遵守业主、监理、项目部的各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班前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制度。 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等劳防用品,高空作业时要佩带好安全带。 保护环境,不破坏现场的生产设施及公共设施。 注:接受交底人应为项目管理人员和班组作业人员。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