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时代”的网络问政——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4)18-0105—02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4年第24卷第18期 收稿日期:2014—07—17 “微时代’’的网络问政 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 马轶婷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已成必然。简述了政务微博和政务微 信的特点,分析了二者的不同点,展望了微博和微信动态多平台合作模式。 关键词:网络问政;政府微博;政府微信;微时代 中图分类号:D035—39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呈现出网 知晓政务信息,或是明确政府对于一特定事件的态度,而且可以 络媒体化、媒体大众化、大众网络化的趋势。微博、微信作为一种 新的媒体形态以其灵活、快速、便捷等特征赢得了众多网民的青 睐,也大大地拓展了网民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政务微博和政务 对于一个话题或一个事件进行讨论互动,使公众可以充分发表 意见和评论,表达利益诉求。通过微博这个新兴的平台,构建了 政府政务民意调查与民众建言献策的新渠道。 1.2.4政府微博产生的影响力 微信也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运作中悄然兴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 平台正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网络问政新渠道。 政府微博发布具有整体影响力,而政府与网民、媒体的互动 具有群体影响力和个体影响力。政府对网民、媒体的影响是正向 1政务微博 1.1政务微博的定义 和主流的,网民、媒体对政府的影响是反向和支流的,网民、媒体 对政府的影响的观点、批评和建议会影响到政府的立场与措施, 对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微博影响力具有促进作用,民众与政府的 互动增强了政府的影响力。 政务微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发布栏,它是民众与政府沟 通的重要桥梁。随着微博行政越来越多,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起 了地方微博。政府微博一方面发布讯息,另一方面会接收讯息,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得出人们目前需要什么、不需 要什么。微博的出现使官员的交流越来越人性化,而非以往的大 话官话,没有了以往发言的框框架架,人们更愿意与政府微博进 行交流互动。 1.2政务微博的特点 2政务微信 2.1政务微信的发展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 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 天软件。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 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 2.2政务微信的特点 1.2.1政务微博发布信息传播速度快且受众面广 政府部门有效地利用微博传播速度快这一特点,可以发布 海量的信息,不必受到传统媒体版面的限制,为公众用户及时地 发布信息,而且发布的信息量大,让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逐渐被 网民认识和接纳。微信公众平台毫无疑问成为助推我国政务公 大量的信息。以往传统的政府传播信息的模式是政府通过媒体 机构发布信息给受众群体,现在有了微博这样的平台,就省略了 中间经过媒体机构的这个步骤,可以直接传播信息给受众人群, 充分满足了公众对于政府信息的知情权。 1.2.2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和多样性 开、便民利民的重要产品,相信越来越多的政府单位、事业单位 会加入到微信的利用中来。 2.3政务微信针对性强 用户在手机微信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政务微信平台后,每 天都会在手机微信中收到此政务微信官方发布的一则信息,属 于“一对一”的服务,用户看到政务微信所提供的信息后,再根据 自己的需求可以查询不同的信息。政务微信平台发布的每一条 政府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树立政府形象、发动群众、倾听 民众呼声、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网络平台的出 现,为号召民众参与集体行动提供了更便利的联系工具和交流 场所,政府官方微博更是以其权威可信的优势,成为发动群众的 一信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这条信息,对政府来说,信息发布 更及时,对用户来说,不会因为时间问题而错过政府信息。 2.4政务微信互动性强且私密性高 个重要渠道。 1.2.3政务微博的互动性 政务微信中还包括了用户提问这一功能。比如,上海政务微 信的“上海发布”所提供的信息包括便民、医疗、教育、天气、体育 等,同时“上海发布”微信的“微互动”中包括“你问我答”这一服 105 政务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单向的信息交流模式,形成了 政府和公众的双向良好互动。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第一时间 马轶婷“微时代”的网络问政——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 本刊E-maihbjb@sxinfo.net 信息工作研究 务,用户有什么问题需要通过微信来了解,可以发送“提问+问题 内容”这样的形式来提问,微信平台的工作人员会尽快向相关部 特征 表1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区别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圈子关系政务网络 平台 政务社会化资讯网络 门了解核实后给予答复,这就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了针对性的、 “一对一”服务。 属性 介质:政务信息发布 介质:政务互动关系 大公共媒介+小社交群体 强社交+有限公共媒介 2.5政务微信发布信息便捷且时效性强 由于政务微信平台与移动终端的用户是“加为好友”的关 受众 政府对公众、非对等的多向 政府对个人、对等的双向互动关 形态 度关系 系 系,这样就使得政务微信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都会在“好友”手 机移动终端上收到,也就是说,每一个“好友”都会看到信息。这 话语 一定的政务信息发布话语 政务平面化参与、各圈子自成多 权分布 权垄断、日常成金字塔分布 维话语中心 样用户看到的都是最新的当天当地的信息,政务微信发布的信 息就更加及时和有效,时效性更强。 信息质量 政务信息高度碎片化 基于圈子的政务信息加工优质化 内容 政务信息群体面向式供给 个性化订制政务信息,根据需求 制造 进行政务信息索取、问询 传播 海量信息难以强调 有效性 ,3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区别 3.1传递方式 传达政务信息个性化程度高,针 对性强、 表2多平台合作模式构建核心 多平台合作模式构建核心 挖掘应用深度 政务微博的信息是一种“放射性”传递,信息海量、传播面 广、传播速度快,如果把官方微博比作“公告栏”,那么政务微信 核心内容概述 贴近公众,挖掘需求;贴近业务,挖掘功能 则是“家书”。区别于政务微博面向公众“一对多”的模式,政务微 信平台更趋向于“一对一”的服务,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公众不 同的诉求与意见,确保意见和建议的沟通细致、全面、真实。 3.2信息的发布与互动性 整合服务功能 量化评估体系 灵活开放接口 整合部门服务,提高效率;整合业务部门,优 化流程 完善评估主管评价体系,量化客观评价数据 体系 开放数据接人端口,动态更新;开放数据输 出端口,灵活调用 微博是由微博主发一条微博,然后粉丝可以通过看自己的 微博主页看到微博主发的内容,但是现在一般人关注的人太多, 所以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微博就是随机的。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 参考文献 [1]查伟诚.Web2.0时代政务微博:从“政能量”到“正能量”[J1.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02—105. [2]原福永.微博用户的影响力指数模型[J].现代图书情报技 术,2012(6):60—64. 话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就构成了对等关 系;但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 等,而是多向的。如此看来,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 博则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 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3.3其他方面 [3]李鹏,西宝.微博政务:政府微博客的信息公开服务EJ].情报 理论与实践,2013(2):44—47. [4]刘叶婷.政务微信“蓄势待发”[J].信息化建设,2013(11): 21-22. 除以上几点外,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的区别,如表1所示。 [5]王珥,郑磊_中国政务微信研究:特性、内容与互动[Jj.电子 政务,2014(1):66—77. 4微博和微信动态多平台合作模式展望 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作为新兴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二者 之间既有替代性,也有互补性。只要充分结合两种不同平台的特 有优势,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创建“微时代”的动态电子政务多 (责任编辑:杨昆) 第一作者简介:马轶婷,女,1988年11月生,现为天津师范 大学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天津市西青 区宾水西道393号,300387. 平台合作新模式(如表2所示),才能够更好地增进政民沟通,改 善政府服务社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 The Online Governance in Micro Age The Governmental Micro Blog and Governmental Micro Letter MA Yiti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the arrival of the”micro age”has become a necessity.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features of governmental micro blog and governmental micro letter,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and prospects the dynamic multi-platform cooperative mode of micro blog and micro letter. KEY WORDS:online government;governmental micro blog;governmental micro letter;micro age 1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