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学生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将机器常用的基本零件制作成模型,按照它们的实际工作形式,安装在专门的成列柜中,通过参观结合老师讲解,逐步认识机械零件的种类、应用和设计规则。
成列柜中共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的内容:
1、螺纹联接:包括螺纹联接的种类、基本形式、防松方法以与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等;
2、标准联接零件:包括螺栓、螺钉、螺母、垫圈、挡圈等内容; 3、键、花键与销联接:包括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等;
4、机械传动:包括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传动与蜗杆传动等; 5、轴系零、部件:包括轴承类型、轴的类型与其结构形式等; 6、弹簧:包括弹簧的种类与其应用等;
7、密封:包括密封方式、密封件类型与其应用等。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与应用。 2.了解各种标准件的结构形式与相关的国家标准。 3.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与应用。
4.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设备
机械零件陈列柜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实验指导书的学习与“”中的各种零件的展示,实验教学人员的介绍,答疑与同学的观察去认识机器常用的基本零件,使理论与实际对应起来,从而增强同学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展示的机械设备、机器模型等,使学生清楚知道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机械零件。 四、实验要求
1、按照机械零件陈列柜所展示零部件的顺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参观认知,指导教师做简要讲解;
2、在听取指导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分组(每2人1组)仔细观察和讨论各种机械零部件的结构、类型、特点与应用X围。
3、课后,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不少于200字),回答思考题,完成实验报告。 五、思考题:
1、拆卸轴母时,为何要要先卸紧的,后卸松的? 2、如何拆卸轴挡圈?
机械零件认识实验报告
学号XX授课班号指导教师专业 任课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年月日成绩
心得体会: 5.3 自行车拆装实验
自行车是由若干零部件组装而成的简单交通工具(也可以说是人力机器),它由一些通用件、标准间、简单机械传动等部分组成,通过对其拆装,可以对照实物了解不同零件的应用方式,换可以进一步理解机器的概念。
自行车可以分为车架部件、传动部件、行驶部件、制动部件和辅助部件等几部分。 车架部件必须要有牢固、简洁、轻便、美观等特点,因此,选材上从原来的厚壁钢管变成薄壁钢管,再到铝合金管乃至现今的新型合成材料,结构形式上从笨重的三角形组合到现在的各种漂亮的几何形状。
传动部件要有省力、增速、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一链传动为主,根据车型的不同以与骑行的对象不同,其传动比有多种方案,为了骑行方便多采用轮爪式超越离合器,其他传动方式如圆锥齿轮传动等也又使用。
行驶部件要有抗冲压、耐磨、阻力小等特点,大多采用了可充气式轮胎,辐条式轮圈,推力向心球轴承的支撑形式。
制动部件要有可靠、耐磨、轻便、维修方便等特点,自行车的制动方式非常多,如碟刹、抱刹、胀刹等。
辅助部件起装饰、警示等用处,如车铃、车灯轮罩等。
以上零部件的结构形式、使用特性、组合方式以与整车和部件的运动特性等,在拆装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自行车的车体结构和自行车主要零部件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如车架部件、前叉部件、链条部件、前轴部件、中轴部件、后轴部件、飞轮部件等,增强对机械零件的感性认识;
2、了解前轴部件、中轴部件、后轴部件的安装位置、定位和固定; 3、熟悉自行车的拆装和调整过程,初步掌握自行车的维修技术。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
1、实验设备:各种类型的自行车;
2、拆装工具:各类扳手、钳子、螺丝刀、锤子、鲤鱼钳等。 三、实验内容
1、拆装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和后轴
2、在拆装中了解轴承部件的结构,安装位置、定位和固定; 四、实验要求
课后回答思考题,完成实验报告。 五、思考题
1、拆卸轴母时,为何要要先卸紧的,后卸松的? 2、如何拆卸轴挡圈?
3、自行车的前后轴支撑是什么?
自行车拆装实验报告
学号XX授课班号指导教师专业 任课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年月日成绩
画出你所拆装的自行车的链传动图(要求标出大小链轮的齿数,中心距,如果一个人每分钟踏轮5圈,计算出自行车的速度) 5.4 减速器拆装实验
减速器在机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常用部件。减速器的种类、结构形式、运动性能、应用X围等如何,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减速器的传动性能特点、箱体结构形式设计、密封和润滑方式的设计、支撑设计等内容。
减速器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以与他们互相组合起来的减速器;按照传动的级数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按照齿轮形状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按照传动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减速器。
本教程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减速器,主要是: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3、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4、单级蜗杆减速器;5、两极分流式减速器;6、两极同轴式减速器。 一、实验目的
1、要求了解减速器铸造箱体内的结构以与齿轮和轴系等的结构;
2、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与减速器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过程; 4、了解拆装工具和结构设计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
实验设备: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3、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4、单级蜗杆减速器;5、两极分流式减速器;6、两极同轴式减速器;
实验工具:1、活扳手;2、套筒扳手;3、榔头;4、内外卡钳;5、游标卡尺;6、钢板尺。
三、实验内容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2.观察、了解减速器的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厚度、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蜗轮外圆)与箱内壁之间的距离、轴承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4.观察、了解蜗杆减速器体内侧面(蜗轮轴向)宽度与涡轮杆的轴承盖外圆之间的关系,为了提高蜗杆轴的刚度,仔细观察蜗杆轴承的结构特点;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工作原理与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与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游隙的调整;测绘高速轴与轴承部件的结构草图。 四、实验要求
每组二人,拆装一台减速机,课后回答思考题,完成实验报告。 五、思考题:
1、如何保证箱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2、轴承座两侧的上下箱体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3、支撑该螺栓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4、如何减轻箱体的重量和减少箱体加工面积? 5、各辅助零件有何用途?安装位置有何要求?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学号XX授课班号指导教师专业 任课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年月日成绩 实验数据记录表: 名称 中心距 中心高(只针对蜗杆减速器) 箱盖凸缘的厚度 符号 a H b1 数据 箱座上凸缘的厚度 箱座底凸缘的厚度 箱座底凸缘的宽度 凸台高度 上筋板厚度 下筋板厚度 大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 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内壁之间的距离 轴承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 轴承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 轴承端盖外直径
b b2 k 1 h m1 m2 △2 △1 I1 I2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