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析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析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析

主备人: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统节日、古代发明、建筑、绘画等几方面来突显传统文化。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走进生活,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古诗三首》是由三首描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组成。《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等传统风俗习惯的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借重阳佳节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纸的发明》是篇说明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精巧的设计风格和美丽的外观,赞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对画面内容的描绘,体现了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赞扬之情。

二、学习目标

1.认识50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石匠、设计、创举”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文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3.理解背诵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收集中国传统的发明、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3.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课时分配

9.古诗三首……………………………………………… 2~3课时

10.纸的发明…………………………………………… 2~3课时

11.赵州桥……………………………………………… 2~3课时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2课时

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 3~4课时

五、教法与学法

1.学生自读自悟、借助多媒体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收集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