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1—6期(总第36—41期)总目录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2009年1 1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Joumal of Yunnan Nomlal University Nov..2oo9 V01.7 N0.6 第7卷第6期 总 ・目 录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吴应辉(1:23) 关于孑L子学院整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设想 孑L子学院与海外汉语师资的本土化建设 开展海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 以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为个案 非洲孑L子学院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宛新政(1:,27) (澳大利亚)Gary si ey李佳(1:32) 钟英华(1:37) 张西平(2: 1) (新加坡)吴英成(2: 6) 施仲谋(2:l3) (泰国)冯忠芳吴应辉(4:l9) 赵杨(4:25) 谭春健(4:30) 王振顶(6:61) 太琼娥(6:65) 周小兵(1: 1) 安然(1:l0) 施麟麒(1:l6) 国际汉学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多语环境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新加坡经验与模式 中华文化教学系统化探索 泰国清迈府中小学汉语教学调查研究 英国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新加坡华文教学改革对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 汉语国际传播的语言经济学研究 汉语国际推广六大转型论析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法研究・ 非母语者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程序 从多元认知的角度看留学生汉字书写过程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述评 示形量词“股、束、缕、绺”的用法及认知基础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系列之二 教学模式设计与长期进修教学新模式 对外汉语写作课教学的验证性研究 量词“门、种、类”的用法及其认知基础 ——徐国珍缑瑞隆黄卓明等(2:18) 刘川平(2:23) 辛平(2:29)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之三 对外汉语阅读课课程测试难度问题解析 话语结构中“x,一旦Y(就)z”格式研究 ——缑瑞隆田明秋(3: 黄启宁(3: 田 然(3: 王凤兰(3: 谈连词“以便”的语义及其语法化过程 汉语名动词宾语的习得情况调查研究 全球视阈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评述 认知加工视角的语言迁移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情景教学研究评析 现代汉语副词重叠及偏误分析 方位词“前”“后”在教学中的歧义现象探析 由量词“串”管窥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词缀比较 王静(3: 韩萱(4: 冯丽萍(4: 孙兰(4: 王振来(5: 韩晓明(5: 彭媛(5: 第7期 ——2oo9年总目录 ・9l・ 兼论对外汉语教学词缀、类词缀的范围 刘艳平(5:l6) 赵杨(6: 1) 汲传波(6: 9) 聂丹(6:15) 中介语中的题元层级 母语为日语的学习者对汉语心理动词习得研究 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体不对应研究 汉语水平考试(HsK)写作评分标准发展概述 语言单位与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盲点剖析之一 邹铃声(6:21) ・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多媒体辅助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意义 “从来”“向来”与否定和肯定表达的匹配 韩国留学生三种否定比较句式的习得研究 ——“没有”句“不如”句“不比”句 商务汉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初探 在短期汉语教学中开展任务式教学法的设想 ——以初级汉语水平的短期汉语教学为例 “任务型教学”导入初级口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来”的代动用法考察及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禁不住”与“不由得”的句法、语义比较 副词“干脆”的用法分析 德国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声母的初步分析 温宝莹韩国留学生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扩词成句”教学法 汉字学习策略的介入性研究 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调查 BcT对留学生汉语语用技能的考察论析 竞争模式视角下的情态助动词习得过程分析 过去时间对留学生使用“不”和“没”的影响 、 、 、,、,、,汉语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的相关因素考察 日本学生汉语拼音单韵母感知偏误考察分析 ・汉 语 研 究・ 意义模式:研究现状及其新发展 “NPl+在+NPL+VP+NP2”的歧义度研究 汉语常用动词带宾情况的静态动态对比考察 “往+0+VP”和“V+往+0” 零主语被动句的被动句地位及其性质研究 换言连接成分“即”的研究 汉语俗语的概念整合现象考察 隐喻功能性研究:空白和补阙 瞬时交替义“忽而A,忽而B”格式分析 析汉语谐音现象的表义模式 类固定短语“边V.边V ”的多角度考察 界变义时间副词的语义时间定位模式及类别 近二十年来国内语言态度研究考证 现代汉语外来形式研究刍议 吴双(1:41) 刘甜(1:47) 郑巧斐胡洪显(1:51) 顾伟列方颖(2:36) 张美霞(2: 刘姝(2: 左双菊(3: 金桂桃(3: 方清明(3: 冉启斌石锋(4: 马明艳(4: 陈燕玲(4: 李蕊(5: 刘明男(5: 杨宏(5: 赖鹏(5: 李英(6: 、 、 \,、 、,、,、,、,李琳(6: 张美霞(6: 田学军(1:55) 李燕(1:62) 魏红(2:53) 曾传禄(2:60) 张万禾(3:69) 常娜(3:76) 蒋静(3:83) 田学军(4:36) 李艳华(4:44) 张夏(4:50) 陈昌来朱艳霞(5:6O) 邹海清(5:66) 赵燕(5:73) 刁晏斌(6:43) 、 、 ・9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第7卷 “那还用说”论析 也说汉语的意合性 兼议汉语动词后论元共现方式与规律 ——唐雪凝(6:49) 朱军(6:54) ・跨文化语言交际研究・ 柴秀娟王晓华(1:69) 描述翻译学的语言学理论模式 基于认知的“上”与up的空间隐喻意义对比 日本文化因素对日本语言交际的影响 中级汉语口语中的文化教学法探析 以《中级汉语口语》为例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药”的量词教学 ——陈艳芳(1:76) 章毅(1:81) 龙又珍(2:68) 吕兆格(2:73) 郭富强(3:50) 彭方针(3:55) 李雅梅(3:61) 王英雪(3:65) 冯晓黎(4:71) 李艳红(4:76) 古代汉英语言中的意合形合研究 汉语中“绿色”词汇的英译策略 多元文化在泰国广告中的映射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的体验性 ——以“吃”为例 帛书本《道德经》刘殿爵英译本小议 语言磨蚀回归性的跨语言研究 《红楼梦》英译本饮食名称翻译的对比研究 ——以杨宪益和霍克思的英译本为例 戴清娥杨成虎(4:80) 董黎青(4:85) 亮(6:69) 娜(6:74) 影视作品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英语片名日译与汉译之比较分析 “和合”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 论“意义”与“形式”的重构 ————从Engelbreit’s the Name,Cute is My G锄e的汉译说起 ・、 张玲高东南亚汉语言文化研究・ 张艳萍(1: (越南)朱金妹王玲娟(1: 陈琴刘靖等(2: 王丽娟王渝光(2: 舌;; 杨丽姣(3: (越南)范德忠(3: ^^^东南亚汉语教师短期强化培训模式探究 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汉泰语颜色词构词对比研究 泰语、越语、缅语中的汉语方言借词分析 越南学生句法成分的偏误分析 汉语与越南语颜色词结构特点比较 )卯 、,)、,(越南)裴氏翠芳齐春红(越南)黎德成杨扬(3: 汉语“有”字句与泰语“菇”字句的对比研究 汉越人称代词对比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双音节句疑问语调实验分析 ・王冬梅(5: 刘娅莉(5: 高涵(6: 苏婧(2: 世界汉语教学动态研究・ 王添淼(3: 张丽娜(4: 阿谢里别科夫(5: R.U. 姚继德(6: 日本汉语学习的现状与展望 荷兰莱顿大学汉语教学今昔谈 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管窥哈萨克斯坦汉语热 伊朗的汉语教学与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 ・杜娟孔子学 院研究・ 莫嘉琳(5:21) 吴瑛提文静(5:28) 李明(5:34) 孔子学院与世界主要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比较研究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