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教 师 课题名称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诗歌的认知和感受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在讲解本首诗歌时,应该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着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重返诗意的田园。 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诗风和情感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他的其他诗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会出现,如《饮酒》、《五柳先生传》等,加之陶渊明的诗风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与陶诗风格一脉相承,而王、孟二人的诗歌作品在初中教材中也屡次出现。所以,帮助学生读懂本诗,教会他们赏析陶渊明诗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从这首诗歌本身来看,陶渊明诗风中的朴实自然、意境醇美在此诗中表现突出,字句浅显而颇有情趣,可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机作进一步拓展。 教学目标 1、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语文 古丽多莱提 年 级 单 位 八年级 教学形式 多媒体 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中学 《归园田居》 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策略: 诵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拓展延伸法 软件: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导入(2分钟) 展示已学过的陶渊明作品,提出疑问:作品的作者是? 回忆复习,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回忆引出对作者及其背景的认识。 准备之前学过的作品《桃花源记》配图和录音 作者背景、经历(3分钟) 引导学生发言(作者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以往作品所表现的思想) 补充总结 新课文展示(5分钟) 自主学习:课文解析(25分钟) 音频展示新课文,解析字音 提出问题,从诗词中看到什么样的一幅画面,体会到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代表发言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感受诗词朗读的节奏,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借助工具(资料书、互联网等),主动地与同学合作学习。(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小结:课文分析资料展示 根据回忆自由发言 巩固对作者的认识,引出写作时的背景。 作者陶渊明的背景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式在诗词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游走于小组间引导 小结补充 巩固与拓展(5分钟) 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是他,是否也会归隐田园? 作业 1、背诵《归园田居》 2、写一篇《假如我是陶渊明》不少于300字,文体不限的作文。 思考,讨论,发言 从诗词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和领悟。 呈现不同时期的人对陶渊明的评价。 巩固知识,加深认识。 板书设计 分层作业设计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日期:2019.3.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