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要点 1.按设计要求进行试桩,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和检验桩的承载力。 2.钻孔桩达到设计深度时,必须核实地质情况;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桩底沉渣允许厚度应符合要求。 4.钢筋笼应定位准确、固定牢固,避免沉、浮笼、偏位;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避免断桩。 5.桩头处理、桩顶高程和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其它桥梁基础(明挖、沉井等),应按设计要求施作到位。 1.现场核对承台设计标高,过水处宜采用低桩承台。 2.承台与墩、台身连接处应按要求进行凿毛处理。 1 钻孔桩 2 承台 3 1.模板和支架必须进行设计和检算(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l.3,稳定性安全系数不小于1.5),确保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2.模板螺栓紧固,数量应符合要求,不合格的螺栓严禁使用,防止爆模。 墩、台身 3.钢筋加工、连接和安装必须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钢筋接头搭接长度、预弯和焊接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要求。 4.墩身宜连续灌注;当分段浇筑时,施工缝凿毛及接茬钢筋的规格、埋入和露出长度、问距应符合要求。 1.支架基础必须置于可靠的基础上,具有足够承载力。 2.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托架或支架的强度及挂篮走行抗倾覆系数 (大于2.0)进行检算。 3.托架或支架以及挂篮必须进行预压。 4.预应力张拉应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设备应定期检定。 5.预应力管道规格、材质符合要求;管道定位准确;管道与结构钢筋冲突时, 合理调整钢筋位置。 6.施工时应进行线型监测,超出偏差应及时调整。 7.悬臂梁合龙段长度、顺序、合龙口临时锁定方法均应满足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合龙口高差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8.梁体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的观测方法、频次和期限满足要求。9.跨等级公路、铁路等立交施工时,应制定专项安全防护方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1.应取得规定的现场生产制梁资质。 2.制梁台座必须经过专项施工工艺设计,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保证满足施工各阶段施工荷载的要求;存梁台座地基和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防止发生不均匀下沉,台座相对高差不大于允许偏差值。 3.成品梁应进行梁体徐变观测。 4.成品梁蒸汽养护应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 1.焊接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2.焊接参数、顺序、材质可焊接性试验和方法应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3.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测。 1.开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并按程序论证、审批;施工中应制定应力、变形监测、监控专项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2.原材料及构配件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并加强进场检验。 3.构件、节点加工及拼装质量应满足精度要求。 4.预留孔道(洞)位置坐标精度应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 4 现浇梁 5 厂制梁 6 钢梁及钢结构 7 其他结构桥梁
5.结构受力体系施工顺序及结构线形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 8 支承垫石支座 涵洞及地下通道 1.支承垫石钢筋网及锚栓孔位置正确,高程及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活动支座和固定支座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现场核对涵洞位置、涵底标高,满足排水或交通功能要求。 2.涵洞基底处理、砌体工程、沉降缝、防水工程质量应满足要求。 3.地下通道的位置、标高、基底处理、防水应符合要求。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