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l林l天}地 科 保护性耕作 发展旱作农业的有效途径 李新江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东方红乡种植中心,黑龙江鹤岗1541oo) 摘要: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演变发展过程、现状和技术规程;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的必然选择及保护性耕作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性。 关键词:保护.炷耕作;现状;技术规程 1保护性耕作的来源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国家、地方、农民共同 则上采用原茬播种,现阶段也可用根茬还田机进 保护性秽舴来源于西方国家,此项技术是在 努力下,保护性耕作将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实 行残茬处理,达到待播状态。保护性耕作中秸秆覆 农业机械化实现较早的西方国家产生的,主要原 现耕作制度的,为旱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 盖量一般每亩在200公斤左右,过多覆盖率高,但 因是不适当的耕作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保 保护作出更大贡献,所以说保护性秽舴必将有更 播种机通过困难,秸秆量过少,则覆盖保水效果 护生态环境而提出的保护性耕作法。 大的发展前景。 差。为了提高地表温度和播种质量,保护性耕作地 美国:由于大规模使用拖拉机过度的翻耕土 3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和特点 要进行适当的地表处理,根据地表秸秆量和播种 地,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两次震惊世界的“黑 3.1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的农 时间来进行,—般在播前15天左右进行。 色风暴”,成千上万吨的农田表土被刮走,几千万 业增产新技术,其核心内容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 43 种 亩良田遭到破坏,给农业和农民生活带来灾难性 盖地表,采用少耕和免耕耕作技术,达到保水、保 的地表七进行封闭保墒播种,同时进行重,促 影响。而土壤表面有残茬覆盖的地方表层土却被 土、保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传统耕作 进作物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免耕播种机除有 保留下来。人们从沙尘暴的教训中总结出了传统 是指以铧式犁全面魏辨土壤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耕 普通播种机功能外,还需有清草排堵、破茬入土、 耕作存在的问题,以保土保水为目标的保护性耕 法、裸露休闲的土壤耕作方式。保护性耕作主要是 地面仿形等功能。 作技术开始研究。 用大量植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 44病虫杂草控制技术病虫杂草控制是用 澳大利亚:20世纪30年始大规模实施 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 机械喷药进行杂草控制。在苗后进行机械喷药封 机械化翻耕,导致土壤流失,使原来就浅薄的耕层 病虫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人畜力的 闭处理,根据土壤湿度和有机质含量进行有选择 变得越来越薄,为保护耕地,在70年展了保 保护性耕作而言,其主要作业如免耕播种、秸秆残 的喷施,确保药效发挥。 护性耕作研究。 茬处理、灭虫草、深松等使用机械来完成。针对北 5保护 阱佑漠式 加拿大:加拿大主要是针对土壤的风蚀水 方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建立科学的土壤保护性耕 5.1麦豆主产区 蚀,也在20世纪70年始研究,到了80年代 作制度势在必行。其目的是:保、正阱地的可持续利 5.1.1轮作方式:豆-—麦——薯、豆—— 开始推广应用保护 术的。 用;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 豆_—杂。 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大都采用这种耕作新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内涵: 5.12土壤耕作原则:以深松为基础,耙茬、浅 技术,象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保护性耕 以机械作业为载体,以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为 翻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减少平翻次数,控制草荒为 作技术都已相当完善和普及。 条件,划区轮作轮耕;以形成良好耕层构造、建立 重点。 2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现状 土壤水库和提高地力为核心;以深松为基础,少耕 5.13主要耕法:5.13.1第一年耙茬。麦茬 早地农业是在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的地 为原则,免耕为方向。 除 区没有灌溉条件而种植作物的农业。我国是世界 3.2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特 :—是用大量植物 草——秸秆还田。5.132第二年浅翻。豆茬浅 上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早地农业面积占全国总 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和水 翻——耙耢——平播——药剂除草——秸秆还 耕地面积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北方的16个 分的蒸发,提高雨水利用率;二是深松打破犁底 田。5.133第三年深松。豆茬,深松——耙耢一 省、自治区。这些地区干旱少雨,灾害频繁,土壤肥 层,有利于雨水下渗和作物根系生长,提高雨水的 免耕播种——药剂除草——秸秆还田。5.1.4主要 力不足,结构不良,加之耕作不当,一直采用传统 贮量,建立源源不断的土壤水库;三是秸秆腐烂形 配套机具:间隔深松机、浅翻深松犁、组合耙、悬挂 的铧式犁耕翻,土壤风蚀严重,不能蓄水保水,水 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 双向翻转犁、秸秆还田机(联合收)、中耕深松施肥 分损失很大。农田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一直是困扰 构;四是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少对土壤耕层的 起垄机、免耕播种机。 旱地地区农业发展的两大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 破坏,降低了生产成本。 5.2玉米杂粮主产区 来我国机械化旱作农业研究有了快速发展,但是 4保护性耕作的内容 5.2.1轮作方式:米——米—一豆。5.22土壤 着眼点仅仅是抗旱增产,而土壤保护、环境保护的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生产过程:机械深 耕作原则:以深松为基础,jI,- ̄为原则,蓄水保墒 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90年代初开始的机 松——秸秆残茬与 提高地力为核心,实现深耕、原垄种、浅耕,同进配 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抗旱 虫杂草控制。 套实施免耕播种和碎茬等项技术相结合的“三三” 增产增收的目标上。直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粮 4.1机械深松。深松是一种抗旱、抗涝的新耕 轮耕制。523主要的耕法:523.1第一年深耕。玉 食生产形势好转,但是环境恶化的弊端逐渐暴露 作技术,特点是不翻转土壤,不打乱耕作层,只对 米,灭茬深松(深翻卜—-起垄(耙耢卜—一 出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环保功能、可持续发展功 土壤起到松动作用。深松打破长期翻耕形成的犁 免耕播种——药剂除草——秸秆还田。5.232第 能才被人们所重视。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 底层,利于雨水的渗入与作物根系的发育,改善了 二年原垄种。玉米:免耕播种——药剂除草——秸 剧了旱作地区的水土地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如 土壤的透水透气陆和土壤的团粒结构,降低土壤 秆还田;根茬还田——复原垄————播 何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 容重。深松—般在地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3--5年 种——药剂除草——秸秆还田。5.2.33第三年浅 雨水利用率,是改善旱作农业区生产条件的重要 进行一次,深度要达到25--35厘米,以达到蓄水、 耕。豆茬:碎茬浅耕——免耕播种——药剂除 手段。而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利用天上水、保存 保墒、增产的目的。现在一般提倡间隔深松,其好 草——秸秆还田;破茬垄沟施肥——复原垄一 地下水和提高雨水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处是造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变水、肥、汽、热垂 镇睚——免耕播种——药剂除草——秸秆还田。 是发展旱作农业最经济、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 直移动为侧向水平移动,形成水热逆向循环,协调 5.2.4主要主要配套机具。深松机、浅翻深松犁、中 国家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保护性 土壤微生物矛盾、蓄水和供水矛盾,实现了用地养 耕深松施肥起垄机、根茬粉碎还田机、悬挂四铧 耕作专项预算资金逐年增加。农业部把保护性耕 地相结合,保证了作物养分供给,实现作物高产。 犁、组合耙、器、玉米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 作项目当作—个品牌工程来抓。 4.2秸秆残茬与表土处理。秸秆残茬与表土处 机。 预计未来15年我国将主要从抗旱增收、控 理技术是用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同时将秸秆粉 制沙尘暴和农田沙漠化、节水节本3/i. ̄-面大力 田机实施还田;春季原 一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