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生态水利设计的探究
兰绍鹏 潘国发
贵州工大项目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当前城市的发展迅猛,因此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以生态环境为主的需求,正在愈发的变得明显。城市大量的工程和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因此要重视生态的保护。城市河道的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因此要重视生态水利的设计质量,并积极的利用生态水利设计来改善当前的城市居住环境。怎样才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显著的生态化特征,并且具备一定的环保性,这是大家关注的中心。本文即对河道生态水利设计展开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水利;设计在自然环境中,河流是较为开阔的空间,而且是连续的水域,对其予以适当的设计改造,可使得自然环境得到切实的改善,并使得生态环境能够与人文环境切实融合起来。对生态水利展开行之有效的研究,尤其对河道生态水利设计予以深入的探讨,这样方可使得水利工程真正实现稳步发展[1]。
一、河道生态水利的设计理念
生态水利的设计理念是融合水土资源和水工程对生态型的要求的一种理念。它注重水利的本来面貌,有修旧如旧之感。它强调水利资源的平衡性、多样性。河道生态水利的设计理念是对河流生态性的体现、落实。河道的基本功能为防洪、兴利、生态。安全是首要条件,河道要具有足够过水断面和滞洪容量,要有足够的堤防、排水等水工建筑物。兴利主要包括经由河流引水、灌溉、供水等满足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功能,还应满足基础设施(桥梁、电缆、水道管等)治理的要求。生态包括从人类到自然界的生态体系、水质等自然环境保护。河道生态水利的设计对满足河道基本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对现代河道水利工程的要求。
二、生态河道规划设计原则
1将整体性和美观性进行有效的结合生态河道规划设计工作中,对生态环境要进行积极的优化和完善,河道美观性也需要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从整体上以及美观性上共同提升河道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
2将经济性和安全性进行有效的结合生态型的河道进行规划设计中有着明确的目标,科学合理的河道是设计的主要方向,在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可以通过河道水利的作用实现有效的抵抗,避免出现更大范围的影响和破坏作用。因此在褐藻进行设计中能够,安全问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河道稳定性要得到更大关注,实现对洪水的抵御,同时河道建设工作本身具备非常复杂的特点,设计的内容复杂和呈现多样性,资金消耗较大,要想
246 ·
保证生态水利工程得到实现,需要将安全与经济相互结合[2]
。
三、河道生态水利的设计
1设计目标
对河道生态水利进行设计之时,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就是确保人和自然能够形成更为融洽的关系。设计思路主要展现在四方面:首先是要保证更为实用,也就是要确保防洪、水利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实际要求能够切实达成;其次是要能够对自然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也就是要确保沿河通行是十分便捷的,水环境能够得到切实的保护,水质、水量以及河岸的生态均处于保护范围之中;再次是要确保地区、河流的风格能够得以保持。要和城市的风格、河流的风格、河道的特性等是相契合的。最后是要将水面空间予以切实的利用,确保景观显得十分统一。对于河道来说,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连续水面,因此必须要对沿河的自然状况予以高效化的利用。确保设计出的方案呈现出一定的价值性,使得河岸建筑能够真正和流域景观统一起来[3]
。
2护岸设计
当前,河道护岸主要以混凝土砌块硬质材料为主,形成封闭体系,以确保河道安全,但河道环境与微生物生态环境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水循环难以持续进行。为此,加强对河道护岸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为了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要采取多样化方法,如土木隔栅、边坡加固及渗水混凝土等,这些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孔隙率,为植物生长提供支持。不仅如此,还能够利用植物自身特性避免河岸水土流失,在地下水与河水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物质、养分与能量之间的交互。通常来说,不同的生物生存习性与特点有所差别,而不同的护岸形式适应的生物也会受到影响。故在设计时,要结合生物自身特性选择生物,如螺蛳、螃蟹等适合石类护岸,而泥鳅等适合土工隔栅。通过对护岸形式的最佳选择,在满足河道稳定性与安
全性的要求下,能够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生物多样化发展目标,同时,还能够延续生长环境,使得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目前,护岸形式较多,如人工、自然及生态三种,在实践中,应针对河道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如人工护岸主要强调防洪排水、交通运输功能,生态护岸则实现水土保持等功能[4]。
3地质方面
从地质角度来看,其主要包括海相沉积地质、湖相沉积地质。海相沉积地质条件河流,其土质为粉砂,水土流失是较为严重的,岸坡必须要予以有效保护。而湖相沉积地质则多为粘质土壤,可以不用进行砌护,然而其承载力并不大,重力式挡墙这种结构就要有效进行桩基处理。建筑施工中所用的材料要尽可能采用天然砂石、土木,尤其是要对块石予以灵活应用,使得护岸呈现出自然风格,水泥混凝土要尽量较少用量。在使用砌体材料的之时,选择的顺序应该是:天然土石、人工土石、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四、结语
由上可知,在展开河道生态水利设计之时,若想使得人和自然能够形成更为融洽的关系,则要将生态法则予以有效落实,对河道生态系统予以有效的保护,确保河道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得到恢复。进行河道建设之时,除了要保证行洪排涝的功能得到满足之外,生态治理也是不可忽视的,要保证切实做到还河于民,还河于自然,使得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并确保人、水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吴雷.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应用问题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6):291-292.
[2]吴庆.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6):89-90.
[3]王昊,张鲁吉.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06):73.
[4]云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5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