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交通建设

CHINA CONMMUNICTIONS CONSTRUCTION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专项施工方案

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制: 汪 龙 华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第1章 工程概况........................................................................................................................... 1 第2章 隧道施工方法................................................................................................................... 1 第3章 监测目的........................................................................................................................... 2 第4章 监测内容........................................................................................................................... 2

4.1 一般规定 ........................................................................................................ 2 4.2 监控量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 3

第5章 监控量测方法................................................................................................................... 8 第6章 量测数据处理与运用..................................................................................................... 11 第7章 组织管理......................................................................................................................... 14 第8章 保证措施......................................................................................................................... 15

-- 1 --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第1章 工程概况

新建兰渝铁路广元至重庆段LYS-12标段第二分部隧道工程主要位于四川南充市嘉陵区、顺庆区境内,属四川盆地丘陵区及局部陡崖斜坡地段山区。地形高程为320~450m,相对高差40~130m,纵向起伏较大,深埋隧道多。全线的隧道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多,各隧道Ⅳ、Ⅴ级软弱围岩占比例大。隧道共10座全长7955m,千米以上长大隧道共2座,分别为:青龙山隧道778m、罗盘山隧道375m、大山寨2#隧道450m、大宝山隧道2315m、蜂子岩隧道605m、大树垭隧道345m、郑家坝隧道275m、千邱田隧道1846m、秦家大山1#隧道245m、秦家大山3#隧道721m 。

第2章 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和地表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开挖成形质量,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减少超挖回填。浅埋、偏压及洞口段,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进行施工。Ⅲ级围岩一般采用全断面法或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一般采用台阶法或中壁法(CD法)开挖;Ⅴ级围岩一般采用短台阶法或中壁法(CD法)开挖(对于无水岩石地层,可考虑选用预留核心

-1-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土的弧形导坑法开挖),特殊地质情况时可选用双侧壁导坑法或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开挖,以确保施工安全。

第3章 监测目的

1、 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稳定。

2、 确保地面结构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及地面交通畅通。 3、 调整开挖及支护参数、修改施工设计。 4、 优化设计与施工,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依据。

第4章 监测内容

4.1 一般规定

1、 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量测项目和内容。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

2、 监控量测应纳入施工工序,并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以下信息:

1)、 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和安全信息。 2)、 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

3)、 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完善设计方案及参数、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

-2-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工艺提供依据。

3、 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施工中应按监测计划实施,工程竣工后将监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4、 施工现场应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责任落实到人,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量测的有效实施,监测资料完整清晰。

5、 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包括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编制实施性监控量测计划、测点布设及取得初始监测值、现场监测、提交监测结果、报送周(月)报和编写总结报告。

6、 根据监测精度要求,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人为错误。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监测分析。

7、 监控量测组负责测点的埋设、日常测量、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及送检等工作,并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4.1 监控量测项目和技术要求

1、 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见表4-1和表4-2)。必测项目在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法及其他要求进行选择。

表4-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监测项目 常用量测仪器 -3-

备注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1 2 3 4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洞内、外观察 拱顶下沉 净空变化 地表沉降 现场观测、数码相机、罗盘仪 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 收敛仪、全站仪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监测项目 围岩压力 钢架内力 喷混凝土内力 二次衬砌内力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 锚杆轴力 隧底隆起 围岩内部位移 爆破振动 孔隙水压力 水量 纵向位移 隧道浅埋段 常用量测仪器 压力盒 钢筋计、应变计 混凝土应变计 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 压力盒 钢筋计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多点位移计 振动传感器、记录仪 水压计 三角堰、流量计 多点位移计、全站仪 表4-2.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2、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有条件时应进行数码成像技术。 3、 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的观察和记录。

4、 分部开挖法施工的隧道,每个分部施工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在表4-1、表4-2中所列项目选择必测项目。

5、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断面。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4-3要求布置。

表4-3.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埋深与开挖宽度 2B﹥H0﹥2.5B B﹤H0≤2B 纵向测点间距(m) 20---50 10---20 -4-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H0≤B 5---10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6、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范围应不小于H0+B,地表有控制型建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测点布置见下图。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 7、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测断面及测点按表4-4要求布置。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

表4-4. 必测项目监测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 Ⅴ-Ⅵ Ⅳ Ⅲ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断面间距(m) 5-10 10-30 30-50 8、 净空变化量测侧线数,参照表4-5布置。

表4-5. 净空变化量测侧线数

地段 开挖方法 全断面法 一般地段 一条水平侧线 特殊地段 ---- -5-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台阶法 分部开挖法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分部一条水平侧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侧线 上部每分部一条水平侧线,两条斜侧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侧线 9、 选测项目应根据设计和施工的特殊要求确定,监测断面应视需要而定,优先在施工初始阶段布置。

10、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

11、 必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测点的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4-6和表4-7确定。

表4-6. 按距开挖面距离的监测频率 监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 (0-1)B (1-2)B (2-5)B ﹥5B 注:1、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2、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测频率 。

3、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

表4-7. 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

位移速度 ≥5 1-5 0.5-1 ﹤0.5 监测频率 2次/d 一次/d 一次/2-3d 一次/7d 监测频率 2次/d 一次/d 一次/2-3d 一次/7d 12、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应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的控制基准。

1)、 地表沉降控制基准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

-6-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定,取最小值。

2)、 爆破振动控制基准根据支护结构、边坡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确定。

3)、 位移控制基准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可参考表4-8要求确定。

表4-8. 位移控制基准

类别 允许值 距开挖面1B(U1B) 65%U0 据开挖面2B(U2B) 90%U0 据开挖面较远 100% U0 注: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U0—极限相对位移值。

13、 位移管理等级按三级管理,相应的位移管理等级见表4-9。

表4-9. 位移管理等级

管理等级 Ⅲ Ⅱ Ⅰ 注:U—实测位移值。

距开挖面1B U<U1B/3 U1B/3≤U≤2 U1B/3 U>2 U1B/3 距开挖面2B U<U2B/3 U2B/3≤U≤2 U2B/3 U>2 U2B/3 14、 爆破振动控制基准按表4-10控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表4-10.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保护对象类别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一般古建筑物和古迹 水工隧道 交通隧道 矿山巷道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 龄期:初凝-3d 龄期:初凝3-7d 龄期:7-28d 安全允许振速(cm/s) <10Hz 0.5-1.0 2.0-2.5 0-4.0 0.1-0.3 10-50Hz 0.7-1.2 2.3-2.8 3.5-4.5 0.2-0.4 7-15 10-20 15-30 0.5 2.0-3.0 3.0-7.0 7.0-12 50-100Hz 1.1-1.5 2.7-3.0 4.2-5.0 0.3-0.5 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

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时亦可参照下列数据:洞室爆破<

-7-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20Hz;深孔爆破10-60Hz;浅孔爆破40-100Hz。

3、有特殊要求的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

⑴、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第几条件等因素。

⑵、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⑶、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

⑷、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限值选取。

15、 测试仪器的精度应满足表4-11及表4-12的要求,测试仪器的量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

表4-1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测试精度

序号 1 2 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监测项目 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 喷混凝土应变 钢架应力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 二次衬砌内应力 围岩内部位移 隧底隆起 爆破振动速度 监测项目 拱顶下沉 净空收敛 地表沉降 测试精度 ≤0.5%F.S. ±0.1%F.S. 拉伸≤0.5%F.S.,压缩≤1.0%F.S. ≤0.5%F.S. ±0.1%F.S. 0.1mm 0.5-1mm 1mm/s 测试精度 0.5-1mm 0.5-1mm 0.5-1mm 表4-12.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测试精度

注:F.S.——仪器满量程。

第5章 监控量测方法

1、 现场监测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及时反馈信息,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施工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

-8-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测计划。

2、 现场测点读数应读三次,取其平均值,并详细记录。

3、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其内容如下:

1)、 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观察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并写勘察资料进行对比,记录喷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2)、 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动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塌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

4、 隧道净空收敛量测可采用收敛仪或全站仪进行。 1)、 采用收敛仪量测时,测点采用焊接或钻孔预埋。

2)、 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观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

5、 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钢挂尺或全站仪进行,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测基点进行联测。

6、 地表沉降监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水准尺进行。基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用水泥砂浆固定。当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手段出现困难时,可采用全站仪量测。

7、 围岩内变形量测可采用多点位移计,多点位移计应钻孔埋设,通过配

-9-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套的设备读数。

8、 振弦式传感器通过频率接收仪获得频率读数,依据频率量测参数率确定曲线,换算出相应量测参数值。

9、 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纤光栅接收仪获得读数,换算出相应量测参数值。

10、 钢架应力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器应成对埋设在钢架的内、外侧,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进行型钢应力或应变量测时,应把传感器焊接在钢架翼缘内测点位置。

2)、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进行格栅拱架应力量测时,应将格栅主筋截断并把钢筋计对焊在截断部位。

3)、 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型钢或格栅拱架应力量测时,应把光纤光栅传感器焊接或黏贴在相应测点位置。

11、 接触压力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传感器与接触面要求紧密接触。

12、 混凝土应变量测可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器固定于混凝土结构内的相应测点位置。

13、 爆破振动速度监测可采用振动速度传感器和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传感器固定在预埋件上 ,通过爆破振动仪自动记录振动速度,分析振动波形

-10-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和振动衰减规律。

14、 孔隙水压监测可采用水压计进行,水压计应埋入带刻槽的测点位置,采取措施确保水压计直接与水接触。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获得各测点读数,并换算出相应孔隙水压力值。

15、 渗漏水量监测可采用三角堰、流量计进行。

第6章 量测数据处理与运用

1、 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应包括监测资料的整理、计算和分析。 2、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核对和整理,包括原始观测值的校正、物理量的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异常值的剔除、初步分析等,并将校验过的数据输入数据库管理系统。

3、 监控量测数据的计算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拱顶下沉、净空收敛的位移量,绘制时态曲线。

2)、 围岩压力与支护间接触压力值,绘制时态曲线和断面压力分布图。 3)、 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应力(应变)值,绘制时态曲线,反算结构内力并绘制断面内力分布图。

4)、 地表沉降值,绘制横向和纵向时态曲线。

5)、 孔隙水压力值,绘制孔隙水压力的时态曲线及孔隙水压力与深度的关系曲线。

-11-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6)、 爆破振动速度,绘制振动速度与测点至震源距离关系曲线。 4、 在分析检测数据时,根据散点图进行回归分析,可采用如下指数模型:

U=A(e-B/t-e-B/t0)

式中 U——变形值; A,B——回归系数

T0——测点初始观测时间(d) T-----测点的观测时间(d)。

5、 应力(应变)监测结果可参照位移回归分析进行。 6、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可根据爆破振动速度按下式计算。

R=(K/V)1/a×Q1/3

式中 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

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kg); 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cm/s);

K,a----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6-1

选取,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表6-1. 爆破区不同岩性的K、a值 岩性 坚硬岩 中硬岩 软岩 K 50-150 150-250 250-350 a 1.3-1.5 1.5-1.8 1.8-2.0 7、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方法可采用经验类比法或理论分析方法。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程序见下图。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