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宣传材料》
一、什么是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是指在人们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二、人民调解的方针
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是“调防结合,以防为主。”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有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四、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自愿原则
(二)合法合理原则
(三)不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
精品文章
(四)不收费原则
五、人民调解的任务
(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二)通过调解工作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三)向村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
第二篇:人民调解宣传材料1、什么是人民调解。
答。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依据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对民间纠纷进行规劝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性活动。
2、人民调解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人民调解的主要任务是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和,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向居民(村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
3、人民调解的范围主要有哪些。
答。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主要是指发生在公民之间有关人身、财产权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民间纠纷。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
精品文章
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下列纠纷:
(一)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
(二)人民、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
4、调解民间纠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调解民间纠纷的基本原则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起诉;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费。
5、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享有哪些权利。
答:作为纠纷当事人的群众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终止调解;
(二)要求有关调解人员回避;
(三)不受压制强迫,表达真实意愿,提出合理要求;
精品文章
(四)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6、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纠纷当事人承担哪些义务。
答:作为纠纷当事人的群众在人民调解活动中,需要承担以下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不得提供虚明材料;
(二)遵守调解规则;
(三)不得加剧纠纷、激化矛盾;
(四)自觉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7、人民调解的受理程序有哪些规定。
答:有以下规定: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纠纷当事人的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
(二)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应当进行登记。
(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请有关机关处理或者向人民起诉。随时有可能激化的,应当在采取必要的缓解疏导措施后,及时提交有
精品文章
关机关处理。
8、人民调解的调解过程有哪些内容。
答。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认识态度、纠纷性质、难易程度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具体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开展说服、疏导和教育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统一认识,消除隔阂,引导、帮助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9、什么是人民调解协议书。
答。人民调解协议书是指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纠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
10、关于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规定。
答。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11、关于人民调解协议的有效条件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答: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调解协议有效:
精品文章
(一)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12、关于人民调解协议的无效情形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
(一)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四)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13、关于公证调解协议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答。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条规定,具有债权内容的调解协议,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所在地人民申请执行。
第三篇:人民调解宣传标语人民调解宣传标语
精品文章
1、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
2、有了人民调解纠纷迎刃而解
3、调解有法可依协议有法保障
4、遵守调解秩序尊重调解人员
5、调解公道正派报酬分文不取
6、民间纠纷找调解有法有据促和谐
7、人民调解促和谐化解矛盾保平安
8、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9、人民调解是化解民间纠纷的首选途径
10、人民调解筑防线矛盾纠纷好解决
11、民间纠纷找调解有法有据促和谐
12、调解有法可依协议依法保障
16、有纠纷找调解省时省力不花钱
精品文章
17、人民调解为百姓化解纠纷促稳定
18、家庭社会要和谐有了矛盾找调解
19、人民调解息纷争化解矛盾促和谐
20、民间纠纷千头万绪人民调解有法有据
21、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22、树立人民调解主体地位营造和谐平安社会环境
23、人民调解遵循自愿,平等,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24、人民调解有便民,灵活,不拘形式的特点和优势
25、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机制
26、调解协议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
27、抓小,抓早,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第四篇:《人民调解法》宣传歌本文作者:董定权原创投稿
《人民调解法》宣传歌
精品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为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消除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人撰写了“《人民调解法》宣传歌”,以此宣传普及人民调解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对人民调解法的知晓度,切实将人民调解法的
基本精神和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颁布《人民调解法》,调解程序要记好,
完善制度法治化,申请调解及疏导,
规范活动意义大,一方拒绝不能调,
和谐社会大中华。参调人数看需要。
通过说服和疏导,调解纠纷明法理,
平等协商自愿好,防止激化应就地,
达成协议基础牢,特定人员可参与,
调解工作有成效。依法调解达协议。
记住该法第三条,权利义务记清楚,
调解纠纷原则要,自主自愿可诉求,
精品文章
排难解纷讲公道,现场秩序应遵守,
依法自愿纷争消。纠纷事实实陈述。
司法行政作指导,调解工作建档案,
人民不能少,记录情况应全面,
支持经费保,登记记录协议全,
人民调解制度好。材料归档要立卷。
依法设立调委会,达成制作协议书,
委员产生民主推,口头也应详记录,
连选连任三年期,基本情况要清楚,
设到企业和村居。事实责任勿含糊。
工作制度应健全,履行方式期限定,
听取群众的意见,各方签定按指印,
接受群众的监督,按照约定必履行,
精品文章
自我管理机制全。法律约束力定性。
甘当人民调解员,发生争议诉讼提,
具有水平和成年,确认协议的效力,
公道正派热心干,有效强制申请起,
定期培训素养兼。无效重新达协议。
调解行为应公平,人民调解法牢靠,
不得偏袒和侮辱,民间纠纷解决好,
索取牟利不要有,衔接机制要抓牢,
隐私秘密勿泄露。规范管理应指导。
调解误工给补贴,学好《人民调解法》,
牺牲规定享抚恤,关心小家爱大家,
伤残有救助,社会矛盾消萌芽,
参与维稳促和谐。和睦环境民融洽。
精品文章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司法局董定权)
第五篇:人民调解宣传单人民调解法知识问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意义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于xx年1月1日起实施。它是在总结几十年来人民调解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整地规定了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等内容;它确立了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规。
2、什么是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法》第2条规定。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3、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应当遵循三项原则。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4、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任届期限是多少。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
精品文章
工会组织推选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5、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哪些权利。
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要求调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6、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
如实陈述纠纷事实;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7、人民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形成。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8、人民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9、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哪些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
偏袒一方当事人的;侮辱当事人的;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
精品文章
10、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是否收取费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11、人民调解员的法律责任。
《人民调解法》第15条规定: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1)偏袒一方当事人的;(2)侮辱当事人的;(3)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4)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
12、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民间纠纷的程序是怎样的。
《人民调解法》第1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13、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人民调解法》第23条规定: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第24条规定: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
精品文章
履行下列义务:
(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14、人民调解的受理范围是什么。
答: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但是下列纠纷人民调解不予受理:(1)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包括①已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③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例如工商管理引发的纠纷、税务纠纷等;(2)人民、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3)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15、人民调解协议可否申请司法确认和强制执行。
答:《人民调解法》第33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申请司法确认,人民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强制执行。
精品文章
人民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16、人民调解法对调解程序是怎样规定的。
(1)调解的启动。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但是,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2)人民调解员的选择。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由当事人选择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同时,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人民调解员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3)调解的实施。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4)调解的终结。分两种情况:一是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二是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