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把整个动物界分成两大类:没有脊椎骨的无脊椎动物和有脊椎骨的脊椎动物;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近10万种,无脊椎动物大约130多万种
一、分类方法
门
门是动物界下低一级的分类单位,包括那些具有相同身体结构的动物。例如,脊索动物门包括那些身体有一根脊柱的动物。
纲
纲是门的组成部分。它包括那些有共同的重要特征的动物。
目
目是纲的组成部分。这个类群的动物包括那些在外形上有很多相似特征的动物。科
目下又分科。通常,同一科动物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食性。
属
科下分属。猫科动物可以分为更多的属。包括那些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的动物.
种
种是一群在形体上非常相像,在野外环境下共同觅食、结群繁殖的动物,
二、动物界下42个门:
1原生动物门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
2菱形虫门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
3直泳虫门与菱形虫类似的动物
4多孔动物门又称海绵动物门。海绵是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5扁盘动物门到目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
6古杯动物门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
7腔肠动物门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
8栉水母动物门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栉水母纲;
9扁形动物门有涡虫、吸虫、绦虫等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
10螠虫动物门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
11舌形动物门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
12微颚动物门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
13纽形动物门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
14颚胃动物门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
15线虫动物门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
16腹毛动物门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
17轮虫动物门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
18线形动物门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
19鳃曳动物门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
20动吻动物门和鳃曳动物类似;
21棘头虫动物门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
22铠甲动物门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没有准确分类;
23内肛动物门苔藓状的小动物;
24环节动物门蚯蚓、蚂蟥、沙蚕……都是身体呈环节状,这还用说?
25环口动物门新发现的一类动物
26星虫动物门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
27软体动物门包含有大量常见动物,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
28软舌螺动物门已灭绝;
29叶足动物门寒武纪的奇虾等
30缓步动物门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
31有爪动物门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
32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
33腕足动物门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两栖动物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
34外肛动物门曾经与内肛动物为同一门合称苔藓动物,现已分开;
35帚虫动物门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
36古虫动物门在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中早就灭绝了,在近几年才发现;
37棘皮动物门一个我们熟悉的门,有海星、海胆、海参和海百合;
38须腕动物门没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动物,生活在深海中,分类地位有争议;
39异涡动物门仅2种,在波罗的海附近分布 曾先后被认为扁形动物和软体动物
40毛颚动物门只有50种左右,还是海洋动物;
41半索动物门身体呈蠕虫形,有人将它们归入脊索动物门
42脊索动物门所有的脊椎动物。
三、数量及分布
1.原生动物门,目前已描述的约6.8万种,分布广泛。自由生活的种类能分布在海洋、陆地(包括淡水、盐水、土壤、冰、雪以及温泉中),甚至在空气中也有原生动物的包囊。
2. 菱形虫门;种数不详,分布不详。
3. 直泳虫门;种数不详,分布不详。
4. 多孔动物门;约有10000种,分布:除针海绵属(Spongilla)约20种为淡水产外,多孔动物门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间带到8,500公尺(28,000余尺)深处。
5. 扁盘动物门, 代表种 丝盘虫,1971年德国学者K.G.Grell将丝盘虫(Trichoplax adhaerens Schulze)建立为扁盘动物门(Placozoa)。分布不详。
6. 古杯动物,是一类绝灭了的底栖海洋动物,多数为单体,少数为群体。
7. 腔肠动物门,现存种类大约有11000种,分布: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
8. 栉水母动物门,世界已知110多种,分布:多数种栖息于三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其中太平洋的种类最多。在北冰洋和南极海有少数种类分布。中国东海和南海北部有6种。
9. 扁形动物门,已记录的扁形动物约有15000种。中国已发现近1000种。分布:广泛分布在海水和淡水的水域中,少数在陆地上潮湿土中生活。
10. 螠虫动物门,已知种类约有150种。分布:主要生活在浅海的泥沙中、岩石缝中以及珊瑚礁或贝壳中穴居。
11. 舌形动物门,它们是一类因寄生生活特化的节肢动物甲壳纲动物。具体种类和分布不详。
12. 微颚动物门,目前发现只有一种(Limnognathia maerski),由丹麦科学家在格陵兰北部的迪斯科岛地区的泉水里首次发现。
13. 纽形动物门,大约有700多种。分布待定。
14. 颚胃动物(又称为颚咽动物)门,目前已记录了18个属,大约有100种。身体细小,极难发现,1928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发现它们。
15.线虫动物门,已记录的种约有15000种。分布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及土壤中,甚至海底深渊、沙漠及温泉都可发现线虫,有人报导在一平方米的海底泥沙中含有442万
条线虫,土壤中的线虫数量也是巨大的。
16.腹毛动物门,已记述2目13科47属400余种。分布:多发现在沿岸底部沉积物周围。
17. 轮虫动物门,约有2000种。分布:多数轮虫分布于各种淡水水体,如沼泽、水稻田、池塘、湖泊、水库、河道等;少数生活在海洋中,还有极少数营寄生生活。
18. 线形动物门,全世界约有1万余种。分布:除自由生活外,有寄生于动物或植物体内的。
19. 鳃曳动物门,仅报导过10多种。分布:多分布在靠近两极地区的冷海中,从浅海到深海都有,在泥沙中或管居生活。
20. 动吻动物门,已知约有100余种。分布:完全生活于海洋。主要栖息在沿岸浅水区的软泥沉积物中,大洋深处也有。
21. 棘头动物门,大约500种。分布:广泛。寄生于动植物体内。
22. 铠甲动物门,种类不详。分布:生活在大西洋海底有贝壳的砂砾中,幼体自由生活,成体可能在小型底栖生物上外寄生或共生。
23. 内肛动物门,世界约有3科13属70种左右,中国已发现5种。分布:内肛动物以海水产为主。
24. 环节动物门,约有17000种,在中国的种类数大约有1470种。分布:海水、淡
水及陆地均有分布。
25.环口动物门,种类不详。分布:以龙虾的食物为食。
26. 星虫动物门,约200余种,2纲4目6科17属,中国海域约60种。分布:除幼虫期外,从均栖息在潮间带直至6000米的深海。
27. 软体动物门,分8纲,约有13万种,分布: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到处可见。
28. 软舌螺动物门,在二叠纪晚期灭绝。
29. 叶足动物门。分两纲。种类和分布不详。
30. 缓步动物门,约有750余种。分布: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在喜马拉雅山脉(6000m 以上)或深海(4000m 以下)都可找到。
31. 有爪动物门,约90种,分布:全部产于热带,非洲中部、马来半岛、美洲中部均有分布,主要在南半球分布。
32.节肢动物门,约有110~120万现存种,占整个现生物种数的75-80%,是动物界最大一门。分布:极其广泛,无论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种类还寄生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外。
33. 腕足动物门,已描述估计约有3000个属(其中无铰纲约150属),3万个种,大多生活于古生代,现生种只有300个。分布:腕足动物全系海生,从北极至南极,从低潮
线下至5000米以上的深海海底,都有它们的代表。
34. 外肛动物门,已描述约2万种,目前生存的种类有近4000种,分布:从潮间带到8000米深的海底,从寒冷的极地水域到热带海洋,都有外肛动物,但多数栖息在大陆架浅海。根据中国东海的资料,外肛动物在水深40~150米范围内数量最多。
35. 帚虫动物门,现存仅10种左右。分布:全部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底泥沙中,管栖。
36. 古虫动物门,已灭绝。40多个门类、130多属、180余种,分布: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我国云南省的澄江、宜良、马龙、昆明、安宁等地的澄江化石库中。
37. 棘皮动物门,现生约5900种,中国已发现 500多种。分布:分布世界各海洋。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从潮间带到万米深的海沟。
38. 须腕动物门,为6科18属。现已发现了80多种,分布:全为深水生物,其栖息深度均在100米以下,个别种能分布于深达9735米的海沟底,在高纬度地区常栖息于较浅的水域,而在低纬度地区则生活于深海海沟内。太平洋西北部水域和印尼马来海域有着极为丰富的须腕动物。
39. 异涡动物门,仅有1属2种。分布:在瑞典、苏格兰、冰岛和挪威的附近海域有发现。
40.毛颚动物门,世界已知约有70~80种。中国已知40种左右。分布:广布于太平洋、大西洋或印度洋的种比较多,各大洋共有的世界种也不少。在中国海,典型的热带种向北只分布到东海外海。温带沿岸种只有少量向南分布到南海北部沿岸水域。
41.半索动物门,全世界现生种不到100种。分布:均为海生,营底栖生活。
42脊索动物门,现存6万余种,占全世界动物种类的5%左右。分布:分布在海洋、淡水、介于淡水和咸水之间的水体和陆生环境。有些类群进化为具有飞翔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