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白酒基础知识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第一节 白酒基础知识

(1)酒的定义

广义:酒是一种特殊物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凡是含有酒精(乙醇)的饮料即称为酒。

狭义:酒是一种以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为原料,并带有刺激性的饮料。 可以酿酒的原料:高梁、大米、大麦、小麦、玉米、糯米、水果、甘蔗等等。其中以高粮最适合酿造优质白酒。 (2)白酒的起源

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也称\"烧酒\"),\"白兰地\",\"威士忌\" \"伏特加酒\",朗姆酒\"等。白酒是中国所特有的,一般是粮食酿成后经蒸馏而成的。白兰地是葡萄蒸馏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麦等谷物发酵酿制后经蒸馏而成的。朗姆酒则是甘蔗酒经蒸而成的。 学者们一致认为白酒最早起源于元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烧酒古法也,自元时始创”的明确记载。《中国酿酒科技史》也明确提到了这点。元代之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白酒。 (3)白酒的分类 按生产工艺分:

固态法白酒:即采用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及固态蒸馏的传统工艺酿造成的白酒。浓香型大曲酒采用此种工艺。

半固态法白酒:即采用固态培菌、糖化,加水以后,于半固态下发酵、或始终在半固态下发酵后蒸馏的传统工艺制成的白酒。这种酒以大米为原料,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液态法白酒:即采用液态发酵、液态蒸馏工艺制成的白酒,生产方式类似于酒精工艺。 按香型分:

浓香型:浓香型,又称泸香型:以泸州老窖为典型代表,发酵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采用陈年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酱香型:酱香型,又称为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这类香型的白酒气香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

清香型:清香型,又称汾香型: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主要代表,清香型白酒酒气清香芬芳醇正,口味甘爽协调,酒味纯正,醇厚绵软。

米香型:米香型酒指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一类小曲米酒,特点是米香纯正,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酒种。米香型酒蜜香清柔,幽雅纯净,入口柔绵,回味怡畅,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感。

其它香型: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浓香型,酱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兼香型白酒之间风格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截然不同,这种酒的闻香、口香和回味香各有不同香气,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 按糖化发酵剂分: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主要原料是小麦或加入一定数量的大麦。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小曲酒: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麸曲酒: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

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另外还包括混曲法白酒、其他糖化剂发白酒等种类。 按酒度分:

高度酒:一般酒精度在50度以上为高度酒。 中度酒:一般酒精度在40—50之间为中度酒。 低度酒:一般酒精度在40度以下为低度酒。 另外一种酒度分类方法:即,高度酒和降度酒。 白酒品评:

白酒的感官质量,主要包括色、香、味、风格四个部分,品评是通过眼观其色,鼻程其香。

色:白酒色的鉴别,是用手举杯对光,白布或白纸作底,用肉眼观察酒的色调,透明度及有无悬浮物、沉淀等。正常的白酒(包括低度白酒)应是无色透明的澄清液体,不浑浊,无悬浮物、沉淀物。

香:白酒的香气是通过人的嗅觉器官来检验的,它的感官质量指标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而无其他邪杂味。

味:尝评中最重要的部分,尝评顺序可依香气的排列次序,先从香气较淡的开始,将酒饮入口中,注意酒液入口时要慢而稳,使酒液先接触舌尖,次两侧,最后到舌根,使酒液铺满舌面,进行味觉的全面判断。除了味的基本情况外,更要注意味的协调及刺激的强弱、柔和、有无杂味,是否愉快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