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5 15:30 一、首件工程概况
吉草高速公路第A24合同段负责环城路跨线桥、魁元屯互通及A辅道路基桥涵施工。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墩柱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试验墩柱高为:1.5米,直径为:1.0米,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5,墩内安装钢筋笼。 二、参加首件工程的施工人员 职务 姓名 职责 注
项目经理 刘顺利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项目总工 师永斌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 项目副经理 陈鸿君 负责现场施工组织
质检工程师 贺林涛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测量负责人 王伟 负责现场控制工作
试验负责人 赵永正 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 现场技术员 李涛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员 王胜利 负责现场施工及工序转换 钢筋负责人 许秋德 负责钢筋加工、安装 砼负责人 许秋德 负责砼浇注
拌合站站长 陈小勇 负责砼拌制、运输 内业资料 杜利迎 负责内业资料的填写 劳动力 10人 三、机械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性能 拟用何处 备注 吊车 25t 1 良好 桥梁施工
发电机 150kw 1 良好 桥梁施工 混凝土罐车 8m3 3 良好 桥梁施工 装载机 ZL50C 1 良好 桥梁施工 电焊机 400 8 良好 桥梁施工 弯曲机 GW40 1 良好 桥梁施工
钢筋切断机 GQ40 1 良好 桥梁施工 钢筋调直机 GT12 1 良好 桥梁施工 砂轮切割机 J3G-400 1 良好 桥梁施工 搅拌站 ZL1000 2 良好 桥梁施工 四、墩柱施工的方案 1、施工准备
①、模型采用了内径1.0m的4m节墩柱模型,模型进场验收合格后,用打磨机打磨除锈,打磨至面板呈现金属亮色。涂刷新机油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②、钢筋场加工制作直径1.0m墩柱钢筋笼1.5m,自检合格后覆盖存放。 ③、选定配合比,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进场,并验收合格待用。
④、2台搅拌站、2台混凝土运输罐车、2台插入式振捣棒、1台25t吊车等机械设备检修后待用。
⑤、现场技术交底。 2、施工平台施工
在压实后的原地面施工一层M7.5砂浆,厚度5cm,平面尺寸为1.5m×1.5m矩形,模拟承台作为试验墩施工平台,在砂浆中心确定一点,作为试验墩中心点。 3、墩柱钢筋笼安装
用钢筋笼运输车把试验墩钢筋笼运输到位,装、卸均采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在选定试验墩的位置用人工配合吊车准确吊装到位,人工进行垂直度调整,保证钢筋笼中心与已确定的中心点重合。 4、模板安装
钢筋笼检查合格后安装保护层垫块,然后把已经打磨好刷油的模板分两次用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安装。安装完毕螺栓连接合格后在墩底进行对中。然后调整垂直度,对中合格。 5、混凝土搅拌
试验墩采用C35混凝土,根据理论配合比和现场测定的砂、石料含水率确定实际施工拌制的材料用量配合比(以质量比计),以配合比通知单通知拌合站进行混凝土搅拌。 6、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两台6m3罐车,从搅拌机下运往试验墩,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罐要转动,防止混凝土凝固。 7、混凝土吊装
采用0.3m3吊斗吊运混凝土,并吊运1斗作为一层进行振捣。采用串筒降低混凝土的降落速度,混凝土倾落范围,防止混凝土的离析。串筒每节长1m,用铁链进行连接。保证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小于2.0m。 8、混凝土振捣
用2台50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振捣时采取快插慢拔的方式,插入和拔出必须保持振捣棒的垂直。插点间距控制在20cm范围内,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为好。振捣棒与柱模保持5~10cm的距离,防止模板受振动器影响而发生变形或碰撞模板、钢筋等。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为避免形成接缝,浇筑上层时插入式振捣器伸入到下层10cm。 9、墩顶收面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木抹进行粗收面,隔0.5小时后用钢抹精收面。 10、拆模、养生
混凝土初凝后即开始在墩顶洒水养生,待24小时后进行拆模,拆模后墩柱用塑料薄膜包裹,墩顶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 五、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1、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① 原材料质量控制
把好水泥、碎石、砂等的材料关,坚决做到不合格材料不验收、不使用。
② 混凝土配料采用自动计量,特别是混凝土拌合均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以确保计量准确。 ③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注中,采取定人定岗负责振捣。插入式振动器振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使上、下层良好结合。振捣时间一般为20-40秒左右,确保整体振捣密实。当出现下列
情况时,表明混凝土己振捣完成:
a.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显著;
b.振捣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捣四周无气泡冒出; c.混凝土表面呈平坦、无气泡;
d.混凝土己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④ 要加强对混凝土浇注后的养护
利用塑料薄膜养护工艺,少量采用洒水养生。 2、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措施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美观,根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表面质量通病及其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预防保证措施和处理措施,通常情况下主要从配合比、混凝土捣固、养护等几方面着手考虑,现分别说明如下: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防止出现脱水现象和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浇筑终凝后的10~12小时内,必须不断的浇水湿润加强养护,以维护良好的硬化条件,浇水的次数以能使混凝土保持充分的潮湿状态为度,在一般气候条件下,当气温在15℃以上时,最初三天白天应至少每隔2小时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水两次,在以后的日期中,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在较干燥气候条件下或混凝土中水份较少时,浇水次数宜再适当增加,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此外,在炎热和干燥气候中灌注混凝土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 混凝土拌合物不宜太干,应稍带塑性,水泥用量也应比普通混凝土酌量增加。 ② 如用吸水性较强的备料(如水制砂)时,应在拌合前将备料洒水湿透,使水泥硬化有储备水分。
另外,为了防止混凝土膨胀裂纹的产生,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安定性,骨料中不许有杂质。
4、混凝土表面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① 根据气泡的特征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发现拌合物表面有大量气泡出现时,应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向模板外面洒水使之降温,也能抑制气泡的产生。
② 适当减小浇筑分层厚度,以减少排气阻力。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的分层厚度宜控制在30cm左右。
六、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
1、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混凝土有撒漏现象,不但浪费材料,而且污染模板和施工现场。
2、吊车和现场指挥吊车的专职人员配合不默契。 七、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保证施工人员配合默契,协同施工。防止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发生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
2、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混凝土出机到灌注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八、总结
通过试验墩柱首件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墩柱施工工艺满足墩柱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墩柱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墩柱施工队伍加深了对墩柱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
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墩柱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