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2013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
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四句中的烟,其色如云之白,这是
把烟比喻成白云,写出了烟之白,之浓,暗示了月光的明亮;“流来野寺前”,这是把烟比喻成了水,写出了烟的动态美。比喻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之烟的特点,使诗句具有颜色美与动感美。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瓢 张 说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诗中的“瓢”有怎样的外在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格理想?
外形轻盈小巧,色泽淡黄素雅。寄寓了作者崇尚虚心、率真自然、毫无矫饰的人
生境界。
- 1 -
名师点睛
1.积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物象及其寓意。考生要分类积累一些物象的寓意。有些物象在长期的诗歌创作中形成约定俗成的含意,如松、竹、梅分别象征傲岸不屈的精神、高风亮节的品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孤鸿、悲风、塞尘表现边塞的苍凉景象等。当然,也有
2.准确找出诗歌中表现物象特征的词句。考生要抓住诗歌中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或语句,把握物象的外在特点,并由表及里,把物象的内在品质及精神挖掘出来。物象的有些特征会在诗歌中直接表现出来,如第2题中“雅色素而黄”表现瓢的外表颜色淡黄素雅;物象的有些特征没有在诗歌中直接表现,而是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现出来,如第2题答案中
3.明确物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考生首先要了解诗人通过哪些方式表达情感,有时通过一些关键词来体现,有时则通过一些修辞手法来体现,如第2题中的“虚心”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写瓢的虚心来表现作者对虚心无矫饰的自然心境的赞美。当然,还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时的处境来分析诗人塑造的物象的意义,从而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1.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茉莉花 刘子翚
翠叶光如沃,冰葩淡不妆。 一番秋早秀,彻日坐傍香。 色照祇园静,清回瘴海凉。 倘堪纫作佩,老子欲浮湘。
【注】①祇园:印度佛教圣地。②纫作佩:屈原在《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③老子:老头子,诗人自称。
诗人是如何描写茉莉花的?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品格?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洞仙歌
- 2 -
②
③
①
苏 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注】①分付:交付。②格:格调。③永丰坊:地名。④飞絮时:指入夏时节。⑤一成:宋时口语,犹“渐渐”。
词的上阕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垂柳”?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茅塘马上 贺 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结合相关诗句,比较赏析这两首诗中的“落日”意象。
③
④
⑤
①
②
1.①首联,写茉莉花的花叶、花瓣,突出茉莉花叶子的青翠、花瓣的洁白。颔联,写茉莉花的花香。颈联,从两个方面写茉莉花的美好品性:可以让祇园更加静谧,使瘴海顿生凉意。这两句诗突出了茉莉花高洁自守的品格。尾联,用典,以屈原《离骚》中的“纫秋兰以为佩”把茉莉花的品性、屈原的品格、诗人的志向融合在一起,表明诗人决心仿效以高洁著称的屈原。②诗歌以花喻人,物我互映,借助歌颂茉莉花的清香秀丽、高洁自守,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
- 3 -
2.词的上阕中,作者描写了垂柳的生长季节、外在形态、内在气质等方面。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描写“垂柳”,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
结合词句内容进行分析。如上阕前三句是从生长季节的角度来写的,如“腊尽”“早梅”“新春”等说明时间是早春;“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写的是垂柳的腰肢等外在形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写的是垂柳的内在气质、风骨等方面。
3.在《村晚》中,作者勾勒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火红的夕阳好像被山口衔住一样,日影倒映在尚有凉意的池水涟漪中。诗人把池塘、远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出宁谧安适的意境。在《茅塘马上》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池塘边秋日黄昏颜色暗淡的太阳即将落下的场景,一个“薄”字,突出略显寒意的季节特征,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恬淡的意境氛围。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