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课标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和情感。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二、本节课的教材分析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篇目是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为主。34首古诗词分散到7-9年级六册语文书内,有些是必讲课,有些出现在课外古诗词里。这些诗歌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写景抒情诗,托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友人送别诗等. 三、考点分析:
近8年来,河南省古诗词中招常考考点: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曲为考查范围,注重对写景抒情类,爱国言志类作品的考查,试题以简答题为主,题量为2道,总分值为4分。 常考考点有:品味炼字,名句赏析、主旨情感,画面描述等。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二轮复习时,对34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情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但是对于画面描述答得不够全面、简洁、优美。 五、复习目标:
1、通过品味诗词句中关键字的表达效果,能说出古诗文鉴赏考点:“画面描述”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 六、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通过品味诗词句中关键字的表达效果,能说出古诗文阅读考点:“画面描述”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任务 要点归纳 复习指导一 内容:请同学们阅读描述诗歌画面的文字以及检测题 方法: 默读、思考、交流、总结 时间: 8分钟 要求:通过阅读诗歌画面的文字,能说出画面描述与翻译的区别,并能归纳“画面描述”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 阅读下列文字“古道西风瘦马”的描述画面------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尽吹,落叶纷飞。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思考:描述诗句画面与翻译诗句有何区别?描述画面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适当的点拨与补充) 描述画面≠翻译 1、通过品味画面描述要点归纳 诗词句中关1、首先先读懂、理解诗歌内容。 2、然后抓住诗词中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 键字的表达效果,能说出3、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 4、最后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古诗文鉴赏复习检测一: 考点:“画面1、《钱塘湖春行》 描述”的答题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方法,并会运所展现的画面? (见2017年河南试题研究第61页第1题)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宛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用这一方法,追逐,争着抢着往向 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能解决此类飞上飞下,他们忙着衔泥筑巢。一副啼莺争树,泥燕剪风的春问题。 景图。 巩固强化 1.《使至塞上》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见2016年河南面对面第67页第1题) 广袤、荒凉的沙漠上,没有山、没有树。烽火台上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好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现的画面? (见2016年说明与检测下册第55页第11题)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雨脚轻轻的走过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可是当你带着无限的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拉拉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绿色了。 课堂小结 能说出古诗文鉴赏考点:“画面描述”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 描述画面的方法: 1、理解诗歌内容。2、抓住意境情感3、展开联想想象4、语言生动优美 当堂检测 2016年河南中招20题 《己亥杂诗》中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见试题研究56页1题)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 布置作业 完成本节限时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