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 施管表5
工程名称 工序名称 一、 骨料及胶凝材料的选用 骨料及胶凝材料的选用必须符合标准,同时在材料进场前,根据取样的检验结果,报请项目监理批准后方能进场。 (1) 水泥的使用和保管 A. 水泥进场检查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检验报告,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标识。 B. 水泥的运输 水泥运输过程中,应有防雨蓬盖,运输工具必须干燥洁净,且堆码整齐、绑牢。 C. 水泥的保管 ① 要防潮防水,现场仓库应尽量密闭。临时露天堆放的要用蓬布盖严,底板垫高,并采用防潮措施,用油纸、油布或油毡铺垫。袋装水泥存放时,垫板离地300mm,离墙300mm以上,堆放高度不超过10袋。 ② 对品种、标号、出厂日期不同的水泥分别堆放,标志明确,做到先到先用,防止混掺使用。 ③ 水泥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结块降低强度。常用水泥的保存期为3个月,超过期限必须重新检验,按检验结果使用。 (2) 粗骨料的选用 努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二期工程 混凝土工程 部 位 工作坑 A.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采用碎石,碎石的规格为20-40mm。 B. 粗骨料进料前,要对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及针、片状颗粒含量进行检验。 C. 粗骨料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防止颗粒离析和混入杂质,并按产地、品种和规格分别堆放,堆料高度不大于5m。 (3) 细骨料的选用 A. 拌制混凝土采用中粗砂。 B. 细骨料进料前,要对每批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有机物含量及轻物质含量进行检验。 C. 细骨料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防止颗粒离析和混入杂质,并按产地、品种和规格分别堆放。 (5) 水 用于制作和养护混凝土的用水选用饮用水。 二、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及浇筑 本工程中混凝土的拌制、运输采用滚筒搅拌机搅拌,混凝土运输采用三轮车运输,振捣采用插入式震动器振捣。 (1) 混凝土拌和的质量控制要点 A. 水泥、砂、石、掺合料的用量根据试验室的确定准确计量,称量的偏差,不超过下表的数值: 混凝土的各组分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 料 名 称 水泥、掺合料 砂、石 水、外加剂溶液 允许偏差 ±1% ±2% ±1% B. 现场拌制的混凝土应符合GB50204-92的有关规定,拌制时,按重量比配制,不允许按体积比配制。混凝土出机后不允许再向混凝土内加水。 C. 在砼的的拌和过程中,根据气候条件,定时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量;在降雨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测定次数,以随时调整砼的加水量。 (2) 砼浇筑的质量控制要点 A. 砼浇筑前,核对有关预埋件和孔洞的位置,确保位置准确。 B.砼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以避免砼产生离析。 C.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每一点的振捣连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度,振捣上层砼时, 将振捣器插入下层砼5cm左右,以加强上下层砼的结合,振捣时,振动器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尤其应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底部的周边,辅以人工插捣。 D. 砼的浇筑,按一定的次序、厚度、方向分层进行。 E. 砼浇筑前,采用备用电源等措施,保证砼浇筑的连续性。 F.在砼浇筑前,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不利的天气条件如雨、大风和极端温度引起的新浇砼的损坏。 三、混凝土的抽样与试验 1、在混凝土浇制过程中,应监测混凝土的温度。 2、现场浇筑混凝土时,要随时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水灰比,试块的样品应从混凝土的每一个等级的有效处随机抽取,抽样频率按照GB50204-92的要求及项目监理认可的部位和时间进行,并在每一组试块上清楚的标记试块的取样部位、取样时间及取样的混凝土等级,以便识别。 四、混凝土的保护与养护 1、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护,避免受风、阳光、高低温度的急剧变化,过早负载,弯曲、碰撞和腐蚀性地面水的有害影响,这些措施从混凝土浇筑后至少持续14天。 2、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洒水养护的方法进行,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交底单位 交底人 生产部 接收单位 作业队 接收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