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交底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测量放线施工交底记录

建 设 单 位 工 程 名 称 施 工 面 积 交底内容: 一、本工程测量放线特点: 1、本工程三大厅吊顶及墙面均采用GRG材料(GRG均为三维曲面造型,呈波浪、褶皱状,且造型不均匀),GRG量大,竖直方向存在倾斜,墙面与吊顶连接处均为圆滑弧形,板块分块及墙面完成面放线控制难度大; 2、本工程圆弧墙较多,隔墙林立、空间复杂,隔墙放线要求高,放线量大; 3、项目一共有21个卫生间,且卫生间均为不规则多边形、弧形等,卫生间墙地砖排版、小便斗、马桶、洗手台等对放线定位要求准确,放线难度大; 4、项目装饰方面钢架焊接、GRG、干挂石材、栏杆玻璃及石膏板材料量大,安装方面(由安装单位施工,我司配合定位),灯具、开关、管线、五金洁具较多;布置上述材料施工都对放线要求定位要求高; 5、放线系统性要求高,我司进场放线不仅要对之前土建结构偏差、消防定位、空调定位、安装预埋管进行复核,还要制定偏差整改方案,更要对自身放线定位精细处理,系统性要求高。 二、针对复杂工程测量技术特征采取的应对措施: 1、针对复杂工程对施工测量要求精度高等特征配置先进的测量仪器,如高精度的全站仪,采用科学的测量技术及建立高等级的控制网,采取严格的复核校正手段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 2、针对整体投影面积大、分区多的特点,尽量围绕中庭一周布置控制点,同时选择图形条件较好的控制网形状,使控制网组成的平面面积最大化,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同时根据现场平面情况适当加密平面控制点,现场施工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测量法,解决通视制约难题。 3、由于结构复杂、计算量大,尤其是对于平面不规则的施工放样与数据计算,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测设的需要。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用CAD软件制作建筑物平面图和轴网图,形成电子版图纸。应用电子版制图模拟法可快速求点位坐标和量取距离、 施工单位 地 点 层 数

图纸校对等,为整个施工过程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点位坐标和高程。 4、为了保证测量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紧密配合施工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放线和验线管理制度,明确岗位和分工职责,确立各级验线制度,消除施工过程的测量超误差。 5、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保护 针对整个工程的投影面积大、分区多,曲面多的特点,选择图形条件较好的控制网形状,使控制网组成的平面面积最大化,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同时根据建筑平面情况适当加密平面控制点。 6、测量基准线的布置及竖向传递 根据建筑平面形状,对建筑物的各个楼层仔细分析,找出平面形状各层变化之处,每层的控制点组成图形力争最大化,以提高各点位精度。 7、标高控制网的垂直引测 为解决因结构变形对高程控制的影响,各楼层上基准标高的引测都从地面采用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实施时采用精度高的全站仪。 三、测量放线工艺: 施工测量放线流程主控标高控制线弹设引射主控轴线弹设基层控制线弹设饰面控制线弹设面层弹线分格引射控制点 1使用机具:水平仪、经纬仪、塔尺、扫帚、铅笔、7.5m卷尺、50m钢卷尺、15cm直尺、排笔、红油漆、墨斗线、墨水、激光水平仪、钢钉、锤子 2放线流程 2.1基层清理 由于现场施工工种多,地面尘土及浮浆多,现场放线需先进行基层清理。用清水及扫帚将地面的尘土及浮浆等清洗干净,保证墨线及油漆能附着在基层上。将影响仪器放线的障碍物搬离确保放线无影响。 2.2确定基准点 由工长提供轴线及标高线的控制点,每层标高线控制点有7个标记为三局装饰±1.000M。轴线控制点分别在11轴/L轴柱中南面1500mm、西面1500mm处,8轴/L轴柱中南面1500mm、东面1500mm处,11轴/H轴柱中南面1500mm、西面1500mm处,11轴/B轴柱中北面1500mm,东

面1500mm,9轴/B轴柱中北面1500mm、东面700mm处,1轴/B轴柱中北面1000mm、东面1000mm处,1轴/F轴柱中北面1000mm、东面1000mm处。 2.3标高线放线 2.3.1架脚架:目标将标高基准点放在每个柱子上,根据目标及现场情况确定架水平仪的位置。原则一次假设尽可能测得较广的区域,减少因转移支架造成误差。 2.3.2仪器调平:将三脚架展开,调至固定高度,用肉眼通过脚腿将基座调平,并检查脚架伸缩螺旋是否拧紧。将水平仪固定在基座上,观察圆水准器用微调手轮进行调平,水泡居中后将镜头进行旋转观察水泡是否有偏差。 2.3.3读数:将塔尺底部置于水平基准线上,用调平的水平仪进行观测读数,记住该水平塔尺上的刻度线。 2.3.4放水平点:将塔尺置于需放水平标高的柱子,旋转水平仪镜头对准塔尺,塔尺必须垂直放置,然后上下调动使水平仪能读到与基准点相同的标高刻度。然后用铅笔在塔尺底部画线记录该标高。画线时注意画在底边的两边,线与底边平齐。 2.3.5复核:将标高线画好后再将塔尺架上进行复核,确保标高线无误。将标高线放完一圈后复核最后一个标高点与起始点是否在同一标高,偏差不得大于2mm。 2.3.6放水平线:将激光水平仪架好调平,是水平激光线与水平点重合,然后使用墨斗线将水平线弹于墙上。激光水平仪使用范围不得大于10米。 2.4轴线放线 2.4.1架脚架:将经纬仪三脚架架至轴线控制点上,通过脚腿调平基座,基座中心连接螺旋对准轴线控制点。 2.4.2调仪器:将经纬仪固定在基座上,进行对中及调平。调好后旋转镜头观察水准器气泡是否有偏差,如有偏差继续进行微调。 2.4.3确定轴线:仪器调好后通过三角镜确定好镜头横向、纵向角度,然后锁死进行微调,使第二个轴线控制点位于镜头十字线中心。通过两点确定这条轴线,然后将数据归零,以此条线为0°。 2.4.4放轴线控制点:解开竖向角度控制钮,将0°线每20米打一个控制点,将0°控制点放完后,解开横向角度控制钮,将横向角度调至90°锁死,然后将90°控制线的控制点进行定点。 2.4.5复核:待控制点放完后,取任意一个控制点进行角度复核,看是否出现偏差,如有

偏差依总包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进行调校。 2.4.6轴线放线:将复核无误的控制点用激光水平仪进行放线,用铅笔进行取点然后用墨斗线进行弹线。 2.5控制线放线 2.5.1现场尺寸复核:将已放好的轴线间的距离进行复核,检查是否与图纸一样。 2.5.2戏剧厅观众厅控制线:3/P轴处、5/N轴处柱中连线;5/N轴处、7/R轴处现场柱面1000mm线; 3/P轴处、5/N轴处柱中连线往北偏移8350mm、5650mm。 5/N轴处、7/R轴处现场柱面1000mm线往西偏移18000mm; 5/N轴处、7/R轴处现场柱面1000mm线往东偏移7300mm。 二层音乐厅轴线控制线: 总包移交C-25轴/C-26轴中垂线往东北偏移5570mm,往西南偏移5570mm为2F控制线。 总包移交J/8轴圆柱中线偏移1510mm控制线,往东南偏移10145mm为2F控制线。 四、影像型三维扫描全站仪的测量作业流程: 1)平面网测绘 根据总包单位控制轴线测绘出音乐厅十字控制线,进而测绘出横、纵控制线,并相应做好标记及保护。 2)现场3D扫描仪数据采集 现场数据采集流程下图所示: 布设控制点→测站/后视→设置扫描区域/参数→扫描导出数据

3)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如需对物体进行多面测量,必须先布设控制点。根据现场结构形式,拟布设3D扫描控制点如下: 进入测站/后视,IS提供自动照准,自动调焦功能,只需大致对准棱镜,轻轻一点按钮,仪器自动对准棱镜中心,精度更可靠。可以配合屏幕上的影像功能,轻松进行测量。 4)测站/后视完成后,设置扫描的区域和扫描参数。 机载TopSurv SCAN 软件提供多种设置扫描区域的方法,包括矩形扫描、多边形扫描、环绕、特征面扫描等。扫描参数也有多种测量方法,如可以通过水平角/垂直角、水平距离/垂直距离、点数3种方法进行扫描。可以根据目标的形状、精度要求来设置最合适的扫描方法。 5)导出数据模块也充分体现了IS影像三维扫描全站仪的独特性。导出数据有多种方法可选,包括USB线、U盘、CF卡,还可以通过WLAN远程通讯。 6)内业数据处理 Image Master 进行计算的流程如下:数据导入→构TIN 9)数据导入 导入IS采集的Topsurv scanning 文件,该文件包括所扫描的点云数据、影像数据和控制点数据。 10)构TIN 在建立不规则三角网之前可以通过旋转立体模型删除多余的扫描数据和控制点坐标。然后选中点云软件自动构造不规则三角网,还可以通过最拟真的“Texture Mapping”对物体进行着色,达到更好三维模型效果。 1. 三维放线机器人的实施 1)放线机器人工作原理 施工现场通过坐标控制点将放线机器人的坐标系与现场坐标系一一对应起来,将cad图纸或BIM模型上传至平板电脑最后在施工现场通过平板电脑指挥机器人(全站仪)进行放样操作,放样人员只需要在平板电脑(手持控制器)上选择放样图纸上绘制出的放样点,放样机器人会自动发射一束激光指到该点的位置,另一位工人会对该点进行标记,并在旁边进行注点说明,尤其可确保大面积曲面控制线的连续性、流畅性。

2)放线机器人测量放线流程 1. 采集数据(现场结构复核) 选择需复核的结构点进行测量 自动记录并保存测量数据 生成二维实测点位分布图 对比分析现场点位与设计点位之间的偏差并对图纸作出修改 2. 现场放样 将放线机器人坐标系定位在施工现场的坐标系中 通过软件提取坐标点 将BIM模型或CAD图纸和坐标点列表导入平板电脑 利用放样机器人进行实际点放样 现场工人标记。 第一步:通过标靶纸或者现场坐标控制点将放线机器人的坐标系(自制)与现场坐标系一一对应 第二步:打开CAD或Revit图,使用Point Creator软件在图形中拾取待放样的坐标点进行自动编号并生成点坐标列表; 第三步:将坐标点列表和CAD图纸或BIM模型导入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 第四步:现场放样机器人进行实际点位放样; 第五步:使用激光点在楼板表面放样,自动显示结构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的偏差进行自动纠正。 2. 测量放线成果质量检测及移交 测量放线成果核验工作需分层或分区域进行现场放线及喷涂标示的核验,参与核验人员由项目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综合工长、深化设计师组成,核验进行后,项目需提交核验成果报告给测量放线组,以便整改或确认。 测量放线成果资料移交需分层或分区域进行,包含图纸记录资料、现场照片资料、测量数据记录资料等。 测量放线成果核验及移交均需进行表格式填写成书面文件,责任人韩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