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01/02/03期(1月)
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毛金鹏
(湖南娄底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某桥梁工程北引桥采用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对其支架基础施工及设计、预压、箱梁模板和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等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有效确保了项目的施工质量,值得在类似项目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桥梁;现浇箱梁;支架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B
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A标段为北引桥,长度为2894.02m,场地地层为全新统黏性土层及上更新统黏性土、粉土、粉砂层,局部地段浅部堆积人工填土层,主要河流有五支河、四支河、三支河,主要分布于北引桥区域内,各河流宽度均约 15m,水深约 1.5m,地下水为潜水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和基岩裂隙水。
3 支架支点处理
首先,在桥台处地基所处位置有一定坡度,在坡顶平台以碗扣支架拼装临时墩,横桥方向每 0.3m 设计一枕木用于承载,共 6 道枕木,立柱钢管位于枕木上,枕木以碎石嵌缝增加稳定性。其次,在桥墩附近浇筑混凝土,强化基础稳定性,拼装万能杆件临时墩,不同临时墩以钢环行箍,抱紧墩身,保证桥梁外观良好。最后,在跨中位置,不同跨中的临时墩坡积土较厚,且易受洪水冲刷,需以桩承台基础加钢筋设计,承台顶预埋钢板,临时墩支点位于钢板处。
2 支架基础施工及设计
支架基础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重点内容,需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等控制混凝土浇筑后地基沉降量,针对现场施工环境特殊性,制定以下处理措施。2.1 改良原有土基
以水泵排水,挖掘排水沟,将淤泥质土、粉质黏土掺入 5%石灰优化土基,改善 0.8m 厚度后,表面浇筑 C20 混凝土,混凝土面设方木,支架落在方木上,减少应力集中。2.2 换填基础
更换桥下粉砂土,换填深度需在 1m 以上,上部铺设 10cm 碎石调平,之后铺设混凝土预制块,扩散应力,保证受力均匀。2.3 钢管桩基础
钢护筒采用 10mm 厚的 Q235 钢板卷制成型,护筒埋入黏性土、粉土不小于 1m,砂类土不小于 2m。露出地面 50cm,护筒采用挖孔埋设工艺,四周用黏土夯实。在各桥墩两侧和每跨 10、20m 处打入 5 排螺旋焊管,为支架施工打下基础,作为排架墩,控制间距 10m,上部设计工字钢/M贝雷梁钢桁以承载后续支架应力。
对三种方案比较分析,发现换填基础投入成本较高,更换的土质运输距离远;改良原本土基自身工艺成熟,但是对环境及土质有严重污染,不选用此方案;钢管桩基础自身承载效果良好,且施工后可及时取出,可反复使用,工程效果良好,因此,选择钢管桩基础方式施工。
4 预压
施工中高墩支架结点较多,各结点无法全部保障紧密,结点不紧将出现非弹性变形,需预先克服,通过预压,确保结点紧密,避免非弹性变形出现。预压需符合《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控制预压荷载为现浇箱梁钢筋混凝土自重 120%,以现浇箱梁荷载分布进行模拟,以预压单元分级预压,施加荷载。预压以砂袋进行,按照箱梁自重 80%、100%、120%进行分层加载施工。支架及顶部分配梁搭设完成后,将砂袋吊装至支架部位摆放规范,预压时分层次增加砂袋,对称增加,避免支架自身失稳,并做好预压观测点的布设,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预压观测点布设示意图
5 现浇箱梁施工
5.1 模板施工5.1.1 外模施工
预压后及时拆卸预压物,清洁模板,测量放样后,对肋膜外模进行安装。本项目箱梁外模板共一套,与移动模
收稿日期:2019-08-16
作者简介:毛金鹏 (1983—),男,湖南娄底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公路桥梁与隧道。
128架相匹配设计、制造,模板安装与拆卸均通过模板支架实现。外模板总长 65.4m,分成 90 片组织成一体。断面上分 10 片,其中半侧底模板两片连接成整体,半侧翼缘板两片连接成整体,侧模板单独一块,侧模板坐落在底模板上。按照模板设计图纸安装外模板,并将模板与支架连接。模板拼缝之间设置止浆条,待模板预压完成后,调整模板线形,进行表面打磨处理,模板安装前仔细检查横梁顶面平整度,确保地面铺完后平整。5.1.2 内模板施工
箱梁内模板采用组合式小钢模,按照内腔尺寸制造,小钢模标准尺寸 1.5m×0.6m,重量 42kg,便于人工搬运。内模板支架采用脚手架,根据内腔尺寸制作标准支架杆件,便于快速安装与拆卸,其中内腔顶板内模板设置桁架支撑,采用脚手管制作,便于纵向杆件扣接,单个断面桁架分2组,单组总量约32kg。5.1.3 端模板
首跨首端与尾跨尾端的端头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其他端头模板采用角钢封边,配备钢板封堵端头。5.2 钢筋施工
箱梁钢筋主要为φ16、φ12及墩顶隔板处φ20 钢筋。严格按图纸尺寸下料,防止下料不准而造成保护层过大或出现露筋现象。纵向主筋采用焊接工艺,骨架钢筋采用双面焊接。钢筋绑扎时应做好泄水孔、电力管线、牛腿拆卸预留孔、护栏钢筋等的预埋。钢筋的绑扎顺序为:底板钢筋→腹板竖向、水平钢筋(并安装内模后)→顶板及翼缘板钢筋。5.3 混凝土施工
模板安装合格后,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以集中拌和方式拌制,以专业的运输车运送到现场泵站,采用插入振捣器振捣密实。先对底板及腹板浇筑,安装顶板钢筋后,对混凝土二次浇筑。纵向由低至高浇筑,底板一次浇筑完成,腹板采用斜向分层一次到位。为确保底板及腹板混凝土连接,浇筑距离控制为 2m。底板混凝土振捣,从覆膜斜插振捣,避免出现空洞。每 1m 间距留出1个孔洞进行排气,同时以该孔洞作为混凝土补充通道,盖紧模板口,随后开展其他混凝土浇筑工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箱室腹膜及导角模板,二次浇筑前详细检查脚手架,确保无收缩及下沉后,打紧楔块,确保压缩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混凝土浇筑 24h 内,开展二次混凝土浇筑。各箱室顶模以钢管架支撑,顶模中预留窗孔,便于施工人员在箱室中施工。模板支架安装后,钢筋绑扎完毕,浇筑顶板混凝土,完工后清洁模板支架。本项目箱梁混凝土为 C50 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其配合比需经严格试配,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初凝时间:15~20h;拌制的混凝土均匀,其流动性、和易性好,以方便泵送。混凝土浇筑:箱梁混凝土整孔一次浇筑完成。单幅每跨箱梁混凝土垂直方向的浇筑按照底板→腹板→底板补料→顶板→翼板的顺序依次对称分层浇筑,分层厚度 30cm 左右,腹板分
交通世界TRANSPOWORLD三层,单层高度60cm。单幅每跨箱梁混凝土水平向浇筑顺序:从待浇段悬臂端墩顶开始,沿桥轴线向两侧推进,左右分层交替进行。5.4 预应力施工
箱梁预应力束张拉设计,即除第一跨外,每跨离支点 10m 处设置施工缝,每一次张拉该施工缝处的钢束并采用连接器连接,少部分预应力束留待下一跨施工时进行张拉,直至本联箱梁结束全部锚固与梁端为止。箱梁腹板、顶板钢束为单端张拉,底板长束为单端张拉,短束为两端张拉。钢束的张拉顺序:先腹板、再顶板、后底板,先长束,后短束,箱梁左右腹板两侧钢束要对称同时张拉。张拉完成后,24h 内进行孔道压浆,孔道压浆采用 PO425 低碱硅酸盐水泥拌制,强度不低于梁体混凝土强度。
6 支架拆除
箱梁现浇及预应力工程施工完毕后,开始卸架,卸架时应按先跨中后两边的顺序均匀拆除,严禁野蛮施工,卸架后的支架应堆放整齐,以方便以后的施工。钢管支架按先上后下、由外向内的顺序拆除,上跨道路梁式支架先拆除墩顶卸落调节块,然后分解主梁片双组合,采用卷扬机将已分解的工字钢梁迁移至箱梁一端,再通过箱梁端部底板预留吊带孔采用手拉葫芦将其卸落至地面。箱梁底面的脚手架拆除时,首先拆除跨中的盘扣支架,采用从中间向两边拆除的方式,对盘扣支架分层拆除,拆除时,各种杆件不得随意抛掷,并做好施工支架下面的防护,防止落物砸伤人员。各种杆件拆除完后要分类堆放,以利于下次使用。拆除箱梁翼缘板及箱梁内的支架模板时,注意保护梁体拐角,不得随意碰撞,箱梁内模拆除后,从顶板预留人孔运出箱梁。
7 结语
该桥梁工程北引桥项目施工风险大、工期紧迫,为整个项目的控制性节点。项目施工方通过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管理,加强动态控制,用时7个月完成该标段的施工,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施工外观质量优良,施工质量验收合格。
参考文献:
[1] 阙名前. 跨既有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支架拆除方案[J]. 山西
建筑,2011(5):167-168.
[2] 陈松,卓静,朱雪源. 一种小跨径桥梁快速改造新技术
[J]. 公路工程,2016(1):81-84.
[3] 陈鹏,张宁.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技术研究应用[J]. 科技
致富向导,2010(11):183-184.
[4] 胡永. 跨连拱桥保护性拆除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J]. 公
路,2008(6):6-10.
[5] 管品武,唐国斌,孟会英. 钢纤维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
的应用与试验研究[J]. 公路工程,2007(4):79-81,86.
1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