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别文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所定义的文学现象。
3 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课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时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在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并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和理论上的扩张。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诗学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
4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为比较视野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的汇通。
5 比较视野: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的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沟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
6 汉学:(狭义):是国外关于汉语文献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文化活动的研究。(广义):是国外对整个中华民族文献典型,文化遗存和文化活动的研究。
7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早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8平行研究:对文类的各种问题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
9 流传学:站在“放送者”的角度,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本,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者影响,进行研究。10 渊博学: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外来影响,即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艺术技巧等的来源进行研究。按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11媒介学:是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手段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
12 文类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及演变。13 主题学: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部,即手段的形式。
14 形象学: 研究的是 “他者”的形象,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15 译介学:,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种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而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民族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与变异问题,并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根源。简言之,译介学关心的是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都是重新赋予原文生命。
16 “套话”: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
17 意象:主题学的意象指的是某一民族中具有实质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
18 缺类:即一种文类在某国或者某民族文学中有而在他国或者其他民族文学中则没有。
19 比较诗学:从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或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不同诗学之间的异同关系及其具体表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