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易错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3)

(易错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3)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一、选择题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起( ) 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以再分

B.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2.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硝化棉燃烧;如图乙所示,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会观察到瓶塞跳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活塞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硝化棉的内能 B.图乙中,当瓶塞跳起时可以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

C.图乙中,在瓶内装少量的水,是为了增大瓶内水蒸气的含量,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甲、乙两图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下列增加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个方法不同的是( ) A.摩擦铁丝 C.反复敲打铁丝

B.来回弯折铁丝 D.把铁丝放在火上烤

4.有关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说明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上方的气体密度小

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说明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

5.下列四幅图所示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煤炉烧水 C.钻木取火

B.压缩空气升温 D.搓手取暖

6.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大 C.和乙物质的比热容一样大 A.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C.奶奶用热水袋取暖

B.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小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 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8.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返回地球。“嫦娥五号”返回器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发热发光,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返回器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 B.返回器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 C.返回器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 D.上述说法均不对

9.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 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

C.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小的物体

10.下列古诗词、谚语、俗语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一院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豆萁)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是晶体熔化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在磨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1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1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一定相等

C.0℃的冰变成 0℃的水,温度不变,没有吸收热量,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大小

二、填空题

13.2020年6月23日上午,长征三号火箭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导致内能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改变其内能的方式为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14.将滚烫的鸡蛋温度降低,你的做法是______,你采用的方法使鸡蛋内能改变的方式是______。

15.如图是2018年6月6日海口和内地城市西安的气温情况。请根据两座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判别城市名称,甲是______,你做出判别的依据是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______小。

16.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1kg的水和某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某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是某种液体,水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J。某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___________J/(kg·

17.天然气因其环保,已经被人们广泛利用。完全燃烧0.07m3天然气释放热量的30%被水吸收,可以将4kg的水由20℃加热到_____℃。,[q天然气 410J/m,

73c水4.2103J/kg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18.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42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是______J,若50%的热量被水吸收,能使质量为2kg初温为30℃的水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升高______℃。(c水4.210J/kgC,q酒精3.010J/kg)

3719.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这是______现象,该现象说明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说明______。

20.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常用于“冷疗法”治疗外伤疼痛:

(1)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在向瓶中充气时,瓶内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作用。

三、解答题

21.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现有一成型的合金钢刀具的质量为1kg,放入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迅速取出放入4kg、20℃的水中冷却。最后合金钢刀具与水达到103J/(kg·℃),c合金钢=0.42×103J/(kg·℃))。求: 共同的温度为40℃(c水=4.2×

(1)“淬火”过程中,改变合金钢刀具内能的方法是________; (2)“淬火”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 (3)炉火的温度是多少 ______?(不计热量损失)

105 J 的热量,煤22.已知煤油的比热容是c煤油2.110J/(kgC),当煤油吸收了4.2×油温度升高了 20℃ 。 (1)煤油的质量为多少?

(2)若这些热量被10 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3o[取 c铜0.410J/(kgC)]

3o23.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某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一段距

离时消耗汽油1kg。汽油机的效率为24%,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求:

(1)如果汽油完全燃烧损失了多少焦的热量?

(2)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部的内藤健教授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压缩燃烧原理可以使发动机热效率达到60%,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汽车在这段路程消耗的汽油是多少?

24.如图所示,一平底热水壶,其质量为0.5kg,内底面积为180cm2.有一次小军同学用该热水壶装了1.5L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得壶中水深15cm,初温20℃.请你通过计算回答:

(1)此时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多少? (2)加热前水对壶底的压强多大?

(3)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水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多少热量?[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g=10N/kg]

25.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炖锅的内部简化电路图,电炖锅上有1000W和400W两档功率,档位可自动调节。其工作过程是:按下开关,自动选择1000W档将汤煮至100℃,然后自动跳至400W档进行保温慢炖。设汤的初温为20℃,质量为3kg,汤的比热容为4.0×103J/(kg•℃)。求:

(1)若电炖锅将汤从初温加热至100℃耗时20min,在此过程中汤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炖锅的效率是多少?

(3)电炖锅进人保温慢炖时,开关S会自动跳至“a”或“b”哪个位置?试说明理由。 26.某同学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加热前测得水的质量为500g,水的温度为20℃,加热过程中消耗的酒精质量为7g,若酒精完全燃烧且加热时的效率为50%。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求:(1)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的末温。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A.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错误;

B.在电子、原子核、原子中,电子的尺度最小,原子的尺度最大,则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故B正确;

C.破镜很难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过大,分子间作用力不能发挥作用,故C错误;

D.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不动的,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恒星相对于从它旁边运动过的流星而言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

A.图甲中,活塞压缩筒内的气体,对筒内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所以棉花燃烧,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图乙中,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瓶塞跳起时可以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了小水滴,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图乙中,在瓶内装少量的水,是为了增大瓶内水蒸气的含量,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的现象更明显,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两图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中甲是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解析:D

摩擦铁丝、来回弯折铁丝、反复敲打铁丝采用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采用热传递的方式使内能增加,与其他三个方法不同,故选D。

4.D

解析:D

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A错误;

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内能转换为机械能,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

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下方气体密度较大,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故D正确。

故选D。

5.A

解析:A

A.煤炉烧水,水从炉火中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A符合题意;

B.压缩空气升温,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D.钻木取火和搓手取暖,都属于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B

A.比热容指的是物体的吸/放热本领,相同时间内,电加热器提供的热量相同,即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变化慢的比热容大,故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故A不符合题意;

BC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少,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小,故B正确符合题意,C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解析:A

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奶奶用热水袋取暖、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解析:B

ABD.返回器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与大气摩擦而发热发光,这是做功增加了返回器的内能,故B正确,AD错误;

C.返回器的机械能有一部分转化为了内能,即返回器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返回器减少的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化成动能,故C错误。 故选B。

9.A

解析:A A.由公式tQ知,在质量和热量一定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已知两cm物体初温度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大的物体末温度较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公式tQ知,在质量和热量一定时,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已知两cm物体初温度相同,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物体末温度较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公式tQ知,在质量和热量一定时,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已知两cm物体初温度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物体末温度较高,所以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公式tQ知,在质量和热量一定时,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已知两cm物体初温度相同,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大的物体末温度较高,所以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小的物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解析:A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一院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故A正确;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豆萁)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故C错误;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在磨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属于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D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 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质子的尺度最小。故B错误;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故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D

A.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项错误;

B.内能不仅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质状态,物质量的多少有关,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不一定相等,故B项错误;

C.0℃的冰熔化为 0℃的水,冰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C项错误;

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所以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大小并且效果相同,但方式不同,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故D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变大做功

解析:变大 做功

[1]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其内能增大。 [2]由于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14.将鸡蛋放入冷水中热传递【分析】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

解析:将鸡蛋放入冷水中 热传递 【分析】

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

[1]将滚烫的鸡蛋温度降低,可让鸡蛋对外放热,把鸡蛋放在冷水中,让冷水吸收鸡蛋的热量,鸡蛋温度降低。

[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将鸡蛋放入冷水中属于采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15.海口温差

解析:海口 温差

[1]海口城市由于有水,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吸收和放出的相同热量,温度变化较小,其昼夜温差小,故城市甲是海口。

[2]判别的依据是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差小。

16.乙84×10421×103

104 2.1×103 解析:乙 8.4×

[1]水和某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但乙物质温度变化量更大,由QcmΔt可知乙的比热容较小,可知乙物质是某种液体。 [2][3]水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Q放c水mt1t04.2103J/(kgC)1kg60C40C8.4104J

此时

Q放c水m(t1t0)c液m(t2t0)

c液t1t060C40Cc水4.2103J/(kgC)2.1103J/(kgC) t2t060C20C17.70

解析:70

完全燃烧0.07m3天然气释放热量

Qq天然气V4107J/m30.07m3=2.8106J

水吸收热量

Q'30%Q8.4105J

根据Qcm(tt0)可知加热后温度

Q'8.4105Jtt020C70C 3c水m4.210J/(kgC)4kg加热后温度为70℃。

18.1.26106

[1]完全燃烧42g酒精放出的热量

Q放=mq酒精=42×10-3kg×3×107J/kg=1.26×106J

[2]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η=1.26×106J×50%=6.3×105J

由Q吸cmt得水温度升高值

Q吸6.3105Jt75℃

cm4.2103J/(kg℃)2kg由

ttt0

tt0t30℃75℃105℃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沸腾时虽吸热但不升温,水温的末温为100℃,故水升高的温度

t100℃30℃70℃

19.扩散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减小分子间存间隙

解析:扩散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减小 分子间存间隙

[1][2]糖加入水中,水变甜,是水分子和糖分子想到进入对方,所以这是扩散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3][4]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20.压缩体积升高汽化吸收

解析:压缩体积 升高 汽化 吸收

(1)[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那么要想在常温下让氯乙烷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2]在向瓶中充气时,此时对瓶内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3][4]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三、解答题

105J 820℃ 21.热传递 3.36×

(1)根据题意知道,“淬火”过程是将道具迅速放入水中骤冷的过程,所以,此过程改变合金钢刀具内能的方法是热传递;

(2)将煅烧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的水中冷却,最后刀具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由

QcmΔt知道,“淬火”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Q水吸cmt=4.2103kg/m34kg(40℃20℃)3.36105J;

(3)由于钢刀具放入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到热平衡,温度相同,所以,合金钢刀具的末温就是炉火的温度,又因为不计热量损失,所以,淬火过程中Q水吸 =Q刀放,由

QcmΔt知道,炉火的温度是:

3.36105Jt炉火=t0=t0=+20℃=820℃。

c合金钢mc合金钢m0.42103J(/kg℃)1kg22.(1)10 kg(2)105 ℃ 【分析】

(1)利用热量公式QcmΔt的变形公式m(2)利用QcmΔt的变形公式tQ合金放Q水吸Q求煤油的质量; ctQ计算铜块升高的温度。 cm3o5(1)煤油吸收的热量:Q吸4.210J,煤油的比热容c煤油2.110J/(kgC),煤油升

高温度t煤油=20C 由Q吸cmt得煤油的质量

oQ吸4.2105Jm煤油=10kg 3ooc煤油t煤油2.110J/(kgC)20C3o5(2)铜块质量m铜=10kg,比热容c铜0.410J/(kgC),铜块吸收热量Q吸4.210J

由Q吸cmt得铜块升高的温度

Q吸4.2105Jt铜105oC 3oc铜m铜0.410J/(kgC)10kg答:(1)煤油的质量为10kg;

(2)若这些热量被10 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是105℃。 23.(l)3.42107J (2)0.4kg (1)由题可知,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1kg4.5107J/kg4.5107J,

由Q放Q吸Q损和Q吸可得: Q放Q损=(1)Q放=(124%)4.5107J3.42107J;

(2)根据题意,汽车两种情况下所做的功相同,根据W可知: QWQ放24%mq……①

W'Q放'=60%m'q……②

由①②可得:

m'24%1kgq0.4kg.

60%q答:(1)如果汽油完全燃烧损失了3.42107J焦的热量; (2)汽车在这段路程消耗的汽油是0.4kg。 24.(1)2kg;(2)1.5×103Pa;(3)5.04×105J

(1).根据题意知道,水的体积是:V水=1.5L=1.5×10﹣3m3, 由m知道,水的质量是:m水=ρ水V水=1.0×103kg/m3×1.5×10﹣3m3=1.5kg; V故水和热水壶的总质量是:m=m壶+m水=0.5kg+1.5kg=2kg;

(2).又因为水深是:h=15cm=0.15m,所以,壶底受到水的压强是:p=ρgh=1×103kg/m3×10N/kg×0.15m=1.5×103Pa;

(3).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加热水至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c水m水(t﹣t0)=4.2×103J/(kg•℃)×1.5kg×(100℃﹣20℃)=5.04×105J; 25.(1)9.6×105J;(2)80%;(3)保温慢炖状态。

【解析】(1)汤吸收的热量:Q=cm(t-t0)=4.0×103J/(kg·℃)×3kg×(100℃-20℃)=9.6×105J,(2)加热功率P=1000W,加热时间t=20min=1200s,电炖锅消耗的电能:W

=Pt=1000W×1200s=1.2×106J,则电炖锅的效率:η==80%;(3)电炖

锅进入保温慢炖时,开关S会自动跳至“b”位置;理由是:当开关S跳至“b”位置时,电阻R1、R2串联接入电路,电路电阻较大,根据P=功率越小,此时电炖锅处于保温慢炖状态。

点睛:根据Q吸=cm(t−t0)求出在此过程中汤吸收的热量;根据W=Pt求出电炖锅消耗的电能,然后利用η=求出电炖锅的效率;知道加热功率和保温慢炖功率,根据P=出电路电阻大小,进而知道开关S的接入的位置。 26.1×10J 70℃

【解析】(1)7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放=m酒精q=0.007kg×3.0×107 J/kg=2.1×105 J,

(2)水吸收的热量:Q吸= Q放50%=2.1×105 J×50%=1.05×105 J

5

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

可得

Q由Q吸=cm(t-t0)知道水的末温是: t0吸tcm1.05105J4.2103j℃kg20℃70℃。

0.5kg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热值的概念,知道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是本题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