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诗词鉴赏背诵宝典

古诗词鉴赏背诵宝典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一.必会知识点

1. 常见诗歌类型及情感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 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 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 常见诗歌形象

3. 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表现手法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简单说来就是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的作用。

⑴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借代、 对偶、用典、互文、双关等; ⑵表现手法:

两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三结合: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衬静) 正侧结合

虚实结合(梦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

多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其他:联想、想象、象征、伏笔、对比、烘托、白描 等。 (3)表达方式: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二、答题技巧点拨

2019年东营市中考真题:

武陵春①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

8.词人情感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对此谈谈你的理解。(2 分)

9.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2 分)

答题点拨:

从近几年考题来看,一般出两个题,第一题侧重内容与情感考察,第二题侧重赏析。 答案示例:

8.示例一:以不同角度和层次表现屈曲而浓重的情感:(内容)上片落花残香触发词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既写出哀愁由隐到显的变化,又表明哀愁的浓重及其原因;下片另辟蹊径,以泛舟溪上意念产生和对这一意念的否定,(情感)写出哀愁难以承载的沉重,情感曲折跌宕,愈转愈深。

示例二:借举止神情和心理表现出人物情感的抑扬曲折:(内容)倦于晨妆,蓄含了无尽的酸辛,睹物伤怀,想要倾诉话未出口却已泪水横流;内心欣喜于双溪春光,暗生泛舟溪上的想法,但担忧猛然袭来,(情感)沉重的悲愁又重新压上心头。

示例三:下片用动词蓄势,使情感表现得婉曲而深沉:(内容)连用“闻说”“也拟”“只恐”三个关联性的动词表现心理的变化。本来还在流泪,但听说双溪春色尚好,瞬间心生暖意,打算“泛轻舟”,但是内心的愁绪如此沉重,轻舟焉能承载?(情感)蓄势之后猛然跌宕,将情感表现得婉转而深沉。

答题时要先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再过渡到情感抒发。 答题思路: 内容 + 情感

9.示例一:上片侧重于对艺术形象外形的表现,下片侧重于对内心的传达,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

示例二:以“春天”节令为载体,使全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春日风吹雨打落花为尘,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自然触发了对悲惨际遇的回忆与内心的痛楚。双溪美好春色使词人产生泛舟意念,却因愁绪沉重轻舟难以承载而作罢。

示例三:运思缜密独到。将“愁”比喻成可以装载的事物,且以夸张极言愁苦之沉重,极富创意。且其紧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思维缜密,浑然天成,构 成完整意境。

示例四:化精神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可感的形象。词人别出心裁,赋予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轻重的“愁”以重量,将内心愁绪的浓重形象真切地表现出来。

示例五:情景交融。如以落花为背景依托抒写情感。落花已变成尘香,既暗示此前曾是风吹

雨打、落花成阵的日子,又形象比况美好事物遭受摧残,也寄托了词人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际遇和沉重哀愁。

答题时要先明确赏析的角度及具体采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诗句内容具体阐释运用后的表现效果。

答题思路:明确手法+阐释运用+表达效果

三、精题演练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问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步骤一(内容) 本句描写了崇山峻岭间,孤烟袅袅、 残阳西沉、孤城紧闭这样一幅塞外风光。

步骤二(情感) 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故乡的情感。——借助诗歌意象体味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棹歌①:船家摇橹时唱的船歌

本诗仿照民歌的情韵,画面清新而情趣淳朴,任选角度对该诗进行赏析。

示例一: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明确手法),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阐释运用)。写出了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快之情 。(分析效果)

示例二:全诗采用了静景与动景结合的方法(明确手法),初月挂柳,水中山色,是静态的景物。桃花雨,鱼抢滩是动态景象(阐释运用)。表现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表达了作者对兰溪山水蓬勃生机的喜爱赞美。(分析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