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意有误的一项是( )

A.迸溅bèng 绽开zhàn 挑逗tiǎo 伫立zhù ....B.伶仃líng 笼罩 lǒng 酒酿...liàng 条幅.fú C.沉淀浆qióng 枯槐kū .diàn 辉煌.huáng 琼..D.凝望níng 瀑布pù 盘虬...qiú 花穗.s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闲瑕 蔚蓝 合拢 耐人寻味 B.告罄 吟唱 辜负 不期而至 C.迟钝 点缀 蒙眬 天崖海角 D.猥锁 概率 赢弱 惊心动魄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海水浴场是人们是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1 / 9

B.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一个鲜红的“优”。在爱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

A.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 B.也许是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也许是蔚蓝天空的一朵白云 C.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 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7、名句默写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杜甫在《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在退休教师座谈会上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继续奉献教育事业的心愿。

(4)《游山西村》中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④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 / 9

A.某/是临安第一手棋 B.某是/临安第一手棋 C.某是临安/第一手棋 D.某是临安第一/手棋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如是(________) (2)悟(________) (3)去(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2)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 4.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陋室幽香 王忠民

①一天下午,我带两位年轻编辑去北京木樨地一处老居民楼拜访文老。文老者,年近九旬的文洁若女士也,著名翻译家。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很多都是经由她翻译才呈现在我国读者面前的。她与丈夫萧乾晚年合译了巨著《尤利西斯》,可以说已是文坛盛事、译界壮举,至今无人能与之相媲美。

②这样的一位翻译家,原本以为她一定居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屋子,可是当她微驼着背,慢慢开门请我进去后,我暗暗吃惊当下居然还存在如此简陋的居室:一张简易的铁腿沙发,几把早已过时的带靠背的铁腿椅子,以及一张有裂缝的书桌和几个破旧的书柜,这就是文老全部的家具了。狭小的客厅给人感觉只是一个杂乱的储物间,只不过到处堆放的全是书籍而已。

③这是两年前我拜访文老时的情景。再踏进她的家门,感觉书更多了,屋子更挤更乱了。一下来了几个人,连互相错错身都有些困难。老人从里屋缓缓地拿出来一把仍然是铁腿的椅子,交给我们,让我们坐,可是那把椅子在我们几个人的手中传了一遍,始终没能挤出让它落脚的地方。

④家虽乱,但是文老记忆清晰,说话清楚,思维一点也不显凌乱。她一边说“我要给你们每人送一本书”,一边就去里屋拿书。我们都自觉地给她让出一条

3 / 9

通向里屋的“小径”。她仍然是缓缓地进去,不一会儿,怀抱一摞书又缓缓地出来。一时间,我们都缄默了,只是静静地盯着这个慢慢腾腾却又是稳稳当当移动的身躯。我忽然觉得,她仿佛不是从逼仄得连身都挪不开的客厅穿过,而是行进在异常宽阔的人生大道上,而且走得气定神闲,无所畏惧。

⑤看她坐定在书桌旁,从一摞萧乾先生所著的《此情堪忆》中,有条不紊地抽一本写一本。每一本上都极工整地写上姓名、年月日,再并排钤好她和丈夫萧乾俩人的印,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她写被赠人姓名时,不管你的另一半在不在现场,都必要写上夫妻双方的大名,郑重如一项仪式。她沉静地与人书,握笔的手一点儿也没有颤抖的样子。她凝视专注,一丝不苟,那份认真,由不得你不感动。她脸上的那种“纯天然”的表情,没法不在你的心底留下长久的印记。轮到给我题写时,老人误把在场的李建华先生的夫人闫晶当成了我的夫人,工工整整地题了“王忠民闫晶伉俪惠存”两行字。身边的年轻编辑小周轻声提醒我:“文老好像写错名字了耶!”我冲她使个眼色,让她不要声张,以免坏了老人兴致。没想到老人很快发现错误,赶紧拿起胶带纸,贴在“闫晶”两字上费事地去粘,又翻找出涂改液,在粘过的地方轻轻地涂抹,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上我爱人的名字。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样的一个细节,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不能不让人肃穆;这样的一个细节,于心灵的荒原上不啻是一声春雷!我想,如果小说家要描写这样一个细节,那得花多少时间去苦思冥想?如果表演者要表演这样一个细节,又要花多长时间去搜寻生活?可是于文老而言,只是她不经意、习惯性的一个动作,仅仅是她一以贯之的处世态度而已,犹如长河中随时溅起的一朵浪花、表盘上不间断的一声嘀嗒一般寻常!

⑥和文老谈话,纯粹坦荡,舒畅自然,丝毫感觉不到居高临下的冰冷或虚于应付的敷衍;面对着文老,你会觉得诸多复杂的东西都被滤去了,层叠伪饰的东西都被剥净了,剩下的,只是她的简单——皇皇巨著下的素颜,深邃思想中的本真,如有幽香氤氲在我们心中。

⑦走出这间简陋的居室,我不禁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诚如是!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2期)

1.结合第②段,简要概括文老的居所“陋”在何处。

4 / 9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⑤段作者详写了什么内容?

4.联系全文,谈谈题目“陋室幽香”的妙处。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综观全文,说说作者眼中的文老有哪些美好品德。

2、我念出了那张纸片

佚名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搞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参与课题研究,每个人都要提交想法。我们的负责人是个地理老师,她让我们在纸条上写自己好奇的问题。

高一的我叛逆自负,觉得这些东西十分无聊,也觉得全世界就自己最厉害,相当痛恨应试教育,觉得学校这种地方,实在承载不了我的才华。所以,就像是恶作剧一样,我写的问题是,“为什么我积木搭得这么好,学校却不开积木课”。我胡乱地写完,把纸条交上去,然后微眯着眼睛,不再理会教室里的一切。

那是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可我永远忘不了她读到我的纸条时眼睛里忽然泛出的光,然后,她说话了:“谁是李云飏?举个手好吗?”我睁眼,举手。“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棒。”她微笑着,认真地说。

那天课上过了四个选题,我的建议是其中之一,名字定为“论学校开展积木课的可行性探究”。我就开始弄这个开玩笑一样的课题了。政治老师上课还点过我的名,说不行就算了,别搞了。我不服了。我找数据,研究乐高,写论文。地理老师不知道上哪里找的那么多资料,她每次单独找我都会给我好几个方向,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她熬夜弄的。

现在回想起来不仅感动,甚至有些震撼——她一定看到了我的所有叛逆和傲气,甚至所有孤独?或许那天她拿起那张纸条,看到我微眯眼睛的那一刻,就看透了我的诸多本质——我高一时一天说话不超过五句,一个朋友也没有。

最后答辩前,我拿出一张纸片,上面是一些字,我看着她,说想把这些念出来。上面是我对教育制度的质疑。她沉默了很久,说:“你想清楚了,这些评委不一定会喜欢。”

那天答辩是我第一次上台,一开始脚就狂抖,还剩一分钟时,我还有三页结论没讲,可我却做了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我放下话筒,走上前三步,从衬衫口袋里掏出那张纸片。之后的五分钟,到现在为止,都是我二十二年的人生中我

5 / 9

认为最辉煌的时刻,我无数次梦见那一幕。

我把那段话念了出来。

那张纸片我已经找不到了,我记得我写过,“为什么我们只能去相信而不能去思考”“你可以阻止我笑,但你不能阻止我想象”……很二,但气势恢宏。我清晰地记得,评委老师们很意外,但听得很专注,年级里前排几个打瞌睡的兄弟都把背挺直了。

班主任第二天早自习进教室时笑眯眯地对我讲:“李云飏,你出名了。好几个老师都在向我打听你,说很喜欢你。”可我越想越觉得愧疚,这份论文地理老师耗费的心血比我多,尤其是结论——那最后被我完全略过的、只字未提的地方。那里她研究了很久,并且三番五次地嘱咐过我,怎么尽量严谨,怎么得体表述,甚至答辩时怎么打动评委。本来起初就是个野路子的选题,完成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那天我低着头,跟她说了许多愧疚的话,她打断我:“你把想说的话当着全年级说出来的时候,开心吗?”我愣了愣,然后点点头。她微笑:“开心就好,你很棒!”

说完,她依然微笑着。看着她,我突然流泪了。

这是我高中唯一一次流泪。我是个成绩不好的顽劣学生,而这时有个老师站出来,告诉我,我很棒。告诉我大学是个能充分发挥一个人才华的地方,如果我确实喜欢这种感觉,一定要去经历大学。

我捡起了从没及格过的功课,从个差生开始起步,拼搏了三年,最后,终于进了一个自己向往的一本院校。我很庆幸我当时的选择,选择不再顽劣而开始拼搏;更庆幸有那个老师教会了我做出这个选择。

(文章有删改)

1.文中“我”回忆了上高中时的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中的“她”是个怎样的老师?请简要分析。

3.写地理老师时,文中多次用到“微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4.请理解结尾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5.你赞同文中的“我”在全年级的课题答辩会上念出那张纸片上内容的举动吗?

6 / 9

为什么?请 说说你的理由。

四、写作题(40分)

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

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②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③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B C D A D

(1)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2)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 1.A

2.(1)像这样(2)理解,明白,醒悟(3)离开 3.(1)陆象山常坐在临安集市的店铺里看人下棋

(2)如今和先生对弈,反而被让一子,先生天下无对手了。 4.①观摩他人下棋;②善于知识迁移;③善于思考领悟。 三

1. ①家具简易破旧;②客厅狭小杂乱。

2.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老虽然动作缓慢,但是气定神闲、无所畏惧的形象,体现了“我们”的无比敬仰之情。

3. 文老发现写错名字后,赶紧拿起胶带纸,贴在“闫晶”两字上费事地去粘,又翻找出涂改液,在粘过的地方轻轻地涂抹,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写上“我”爱人的名字。

4. 题目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赞美文老虽身居陋室,却成就斐然,品德高尚,思想深邃。

5. 生活简朴;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纯粹坦荡,简单本真。

1.“我”恶作剧式的选题却得到地理老师的支持,虽然答辩时“我”举动出格,但她仍激励、引导“我”,使“我”迷途知返,通过努力最终考取理想院校。

8 / 9

2.①关爱、包容,和蔼可亲;②细心、智慧,洞察一切;③认真、用心,善于引导。

3.“微笑”一词①描写人物神态,且反复出现,刻画并突出了地理老师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②用语虽平实朴素,但细小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4.感谢地理老师用激发和鼓励,让“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负,并做出开始拼搏努力的决定。

5.赞同。因为这一举动体现出“我”①有勇气。在大庭广众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接受大家的评判,还有可能遭遇别人异样的眼光。②有思想。“我”虽然有些偏激武断,叛逆孤傲,但对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不人云亦云。不赞同。因为这一举动体现出“我”①做事有些莽撞。冲动随性,不计后果,忽略了老师为课题论文付出的心血,显出“我”的幼稚不成熟。②思想有些偏激。“我”对教育制 度虽然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比较偏激武断,有些以偏概全。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