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用心感受音乐,大胆、自由地表达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2.充分运用多媒体从各个方面、多种形式将音乐与绘画紧密结合起来。
3.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听音乐,感受音乐,通过联想寻找音乐中美术的造型元素,利用美术与音乐的相通性(通感)进行美术创作,新课标要求本学段要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学情分析:
要求把听到的声音画出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从心理学角度讲,美术与声音易形成色、听联觉,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要找到听觉与视觉的契合点。因此,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理想化,教师上课要引导同学们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让同学们用耳倾听各种美妙声音,通过身体律动的契合,找到绘画中的节奏,充
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艺术手段创造声音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声音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到音乐的欣赏感受中去,激发学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重点:准确表达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抽象
的表现音乐感受。
五、教具、学具:
师:包含多种声音和音乐的多媒体课件。 生: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师引导:同学们,音乐可以让我们安静思考,音乐可以让我们心情舒畅,那么,你对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呢?(开心,放松,高兴、自由等等)
今天让老师带你们走进音乐,感受音乐,尝试着用美术语言表达音乐......
课件播放引出新课《感受音乐》出示课题(贴课题)。 (二)深入感受、初步表现:
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大千世界,我们的嘴巴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我们的耳朵听到美妙的音乐时,又会带给我们的身体怎样的精彩呢, 让我们仔细聆听,伴着音乐律动吧......
2这么好听的音乐,要是能用美术语言把它画出来多好呀!让我们再听一次,跟着音乐的节拍律动,看老师把它画出来。
(板演:点、线、面随着节奏产生) 3.来看,这些美术语言你认识吗? (认识,它们是,点、线、面)
(师联系音乐感受,讲解点、线、面作为美术语言的存在是多变的,灵活的。)
4.任务一:那想不想试试,现在请拿出课堂任务单,我们完成这个小任务吧。
5.你看多奇妙的美术语言,真的可以让我们画出音乐,那我们继续感受音乐,接下来拿出材料包里的彩带,我们做个音乐实验,听音乐,如果遇到能表达你所听音乐感受的彩带时把它舞动起来。
通过舞动彩带小环节,带动气氛,并感知美术语言色彩的魅力,讲解美丽的色相环。
(三)学习大师:
美术的语言真是多彩多变,把音乐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们来欣赏大师蒙德里安是怎么表达声音的油画,并产生联想。
学习大师,观察讲述《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师简单介绍: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画面布满了水平、垂直的线条和跳跃闪烁的小色块,没有一点具象的图形。但是就凭这些足以引起人们对美国百老汇街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爵士音乐特有的节奏感的联想。这说明现代主义绘画所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种
种主观感受,已完全摆脱了客观物象形体对画家创作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欣赏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时,重要的是不在于去弄明白画家描绘的是一件什么具象的东西,而是在于去体会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观念和思想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
任务二:听音乐练习画面,进一步感受,画面里音乐感受的表达。 (四)激情创作,我的“音乐日记”:
1.出示范画,并配乐讲解“音乐日记”----《我的七彩梦》、《热闹的火把节》、《知音难寻》、《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学生更直观感受画面的表达,明白美术语言在画面中的组合。
2.绘画创作:画出我的“音乐日记” 提示:
(1)可以用最基本的美术语言表达,比如点、线的运用。 (2)可以将点、线、面综合表现。
(3)可以在点、线、面结合的基础上添加色彩。 (4)可以把多种形式运用到一幅画中。
强调:不局限构图,但表达要充分,真正把音乐的感受表达出来。 (五)交流评价、课堂小结:
评价:(将生完成的作业集中展评在黑板上,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音乐感受,集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属于我们的交响曲......)
小结:今天我们在美术课堂上和音乐交了朋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音乐有高潮,有低谷,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一样,总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希望同学们以后在不开心的时候能听听音乐,调整心情,
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
《感受音乐》学情分析
要求把听到的声音画出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从心理学角度讲,美术与声音易形成色、听联觉,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要找到听觉与视觉的契合点。因此,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理想化,教师上课要引导同学们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让同学们用耳倾听各种美妙声音,通过身体律动的契合,找到绘画中的节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艺术手段创造声音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声音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到音乐的欣赏感受中去,激发学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感受音乐》效果分析
《感受声音》这一课的教学成功之处我觉得:一是启发学生将美术中绘画的造型元素与音乐的音高、音色、旋律与节奏联系起来的环节设计;二是学生作品及艺术大师作品的分析欣赏,通过分析与欣赏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了音乐的表现方法,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三是为创设氛围,使学生身心融入到音乐的欣赏感受中去,激发了学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活动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体验,通过美术与音乐感受相织的艺术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感悟音乐与美术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直觉判断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工
具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声音的感受。
在训练感知阶段我利用带学生随音乐律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投入到综合学习的活动中来。在体验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展示学生范作并以讲心情日记的形式让学生去感受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的律动起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听听画画。用水彩笔、油画棒工具表达抽象作品。学生学习热情高,作业表现异彩纷呈。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课改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过于单调给课堂学习氛围带来枯燥、沉闷的状况,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感受音乐》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听音乐,感受音乐,通过联想寻找音乐中美术的造型元素,利用美术与音乐的相通性(通感)进行美术创作,新课标要求本学段要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感受音乐》课堂任务单
舒缓的、激昂的、低沉的、欢快的、忧伤的、振奋的······不同的旋律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感受。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音乐,感受音乐,尝试着用美术语言表达音乐......
任务一:听音乐《海藻舞》画出你所感受到的点、线、面。
任务二:听音乐连图片
美术的语言真是丰富多彩,你看把点、线、面、颜色组合起来的画面是不是特别能感受到音乐呢?快来听音乐,连连看,感受一下吧。
烦躁的音乐 轻松的音乐 欢快的音乐 任务三:画出我的“音乐日记”
1.心里默想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把它的感受画出来。 2.表现时要注意,绘画和音乐是关系亲密的好兄弟。我们可以用色彩的旋律,把点、线、面的节奏,表现你所画的音乐作品里。
3.尝试着用一句话说出你的“画语”,你的“音乐日记”就完成
了。
我的“音乐日记”
《感受音乐》教学反思
《感受音乐》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中的第五课。这节课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本课主要是听音乐、感受音乐,通过联想寻找音乐中美术造型元素,利用美术与音乐的相通性进行美术创作。
新课标中要求本学段学生要初步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来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教学软件,白板的帮助,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课的成功之外在于:
1.情境导入,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音乐,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态,开始新课学习。音乐与美术的融合,进一步体现了艺术的美,学生在这种优美的情境中进行美术创作,既愉悦了身心,又培养了良好的艺术情趣。
2.利用声音软件,播放多种声音,通过听取这些声音让学生做律动,来谈自己的感受,紧扣课堂教学的主题。多媒体所播放的声音逼真,富有感染力,再加上与图片美术元素的结合,抓住学生的心理,学会用美术的形式把音乐表现出来,突出课堂教学的主题,使美术与音乐巧妙结合。
3.课堂任务单层层递进,变抽象为具象,使难理解的知识化为可掌控的元素,从而实现美术语言的表达。
本课的不足之外在于:
我个人认为是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不深,所以在创作上不能深刻地表达出主题,再就是时间紧凑,也可以安排一次教师范画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
《感受音乐》 课标分析
人教版美术第二学段新课标总要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本课《感受音乐》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分目标明确要求本阶段 :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 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