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湖是怎么形成的

西湖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西湖的形成

西湖自然的山水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沉淀,令人流连忘返。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对于西湖美景的吟咏亦是数不胜数,对杭州以及西湖的人文历史、风俗民情、市井生活、奇闻异事,以及各个景点特色及其掌故的介绍集结成书的,蔚为大观。然而,在数量如此之多的历代有关西湖的文献资料中,却极少见到对西湖形成的原因、具体的形成时间等方面进行阐述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西湖的形成的各种说法做一个汇总。

第一种,筑塘成湖说。

西湖本与海连通,这是古今比较一致的看法,自刘宋文帝时钱唐县令刘道真在《钱唐记》所记东汉时钱唐郡议曹华信为防止海水侵入,即招募城中士民兴筑了“防海大塘”,及成,“县境蒙利”,因之便连钱唐县治也迁来了,这就是今日杭州市的前身,西湖从此与海隔绝而成为湖泊,此说为历代学者所承袭,流传至今。

第二种,火山说。

最早用地质学观点解释西湖成因的,并非中国本土学者,而是一位日本学者石井八万次郎。20世纪初期,日本出于帝国侵略扩张的需要,开始注意搜集中国大陆的地质矿产情报资料,并有计划地派遣人员来华作地情和地质考察,地质学家石井八万次郎就这样被派到中国来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在中国的详细调查之后,他于1909年在东京《地质学杂志》中发表了《清国浙江省杭州府附近调查概报》(即《浙江杭州附近地质调查概报》)一文,对杭州西湖的形成作了第一次近现代地质学意义上的研究和探讨。

遗憾的是,现在这篇论文已很难找到,只能从其他相关论文对此文的转述和引用中,窥其文章大意。在这篇论文中,他写道:“西湖之西北岸,岩石为赤色火山岩,或为多石英凝灰岩。从此山下望湖面,几凝其为火口湖也。然湖之东南岸石灰岩露出,似属石炭纪,乃知西湖非火口湖,恰如日本之中禅寺湖,一面为古生代岩层,他面又为火山岩,即于古生代岩层之山坡,溪水北流,为火山岩阻塞而成。”他认为西湖是一个火山岩阻塞湖,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沉降所造成的,提出了最早的西湖形成火山湖说。

1950年以后,地质部门对西湖湖中的三岛和湖滨公园曾进行过地质钻孔取样分析,认为在距今一亿五千年的晚侏罗纪时,以今天的湖滨公园一带为中心,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火山爆发,并在宝石山和西湖的湖底(大部分)堆积下大量火山岩块。火山喷发过后,曾出现火山口陷落,造成马蹄形核心低洼积水,即西湖雏形。这一分析,对石井八万次郎的西湖形成火山说提出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种,泻湖说。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老先生早年也对西湖的形成做过研究。1920年,他在考察了西湖地形后,于次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一文。他如是写道:

湖沼生成的原因,依英国著名地质学家Geikie之说,可分为三种:(1)因为地面升降变动,造成一盆形的陷穴。譬如亚洲西部的死海,及意大利各处已熄火山顶上的Crater Lakes,就是这样形成的。(2)因为风霜剥蚀的结果,地面上容易消磨及溶化各种岩石,缓缓消尘灭迹,剩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地面,不久就成了许多湖沼。世界各处以这个原因而成的湖沼很多,最有名的就是南斯拉夫国内Karst地方的湖沼。(3)因为河流河水所带下泥土,或者山崩时候落下石块,把河道海湾的出口塞住,如美国的五大湖及弗罗里达州海滨一带的礁湖就是这样形成的。

西湖生成的原因,不外乎上述三种。据记者去岁(民国八年)夏间的观察,加以东西书籍的参考,西湖生成原因,可以断定是属于第三种。换言之,西湖是一个礁湖。

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惟有东面是一个冲积平原,浙江省城就在这个冲积平原之上,所有泥土,统是钱塘江带下的沉淀积成。大凡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一部分就要沉下来,一则因为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减缩;二则因为海水含盐分,盐分能减少河水分子的凝聚力。有了上述两层原因,凡是长江大河,如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以及我国黄河、长江,到了入海地方,均成有三角洲。照这样看来,杭州附近冲积平原,不过是钱塘江所成的一个三角洲。

我们若再进一层来考察西湖近旁的地质,就晓得不但西湖东面有冲积土,就是西面也有冲积土,假使我们能追想钱塘江初成时候情形,一切冲积土尚未沉下来时,现在杭州所在地方,还是一片汪洋,西湖也不过是钱塘江口左近的一个小小湾儿。后来钱塘江沉淀慢慢的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泻湖。初成的时候,里湖的面积比较现在的外湖还大。后来因南北诸高峰川流汇集,如玉泉、两峰涧、龙井等溪水所带下的泥土,流入湖中以后,速率顿减,就淤积起来。里湖因在靠山这一边,所以淤积得快。如耿家步、金沙港、茅家埠等处,就是溪流带下的冲积土所成的。倘使没有宋、元、明、清历代的开浚修茸,不但里湖早已受了淘汰,就是外湖恐怕也要为淤泥所充塞了。换言之,西湖若没有人工的浚掘,一定要受天然的淘汰。现在我们尚能徜徉湖中,领略胜景,亦是人定胜天的一个证据了。

在夏季时候,外湖的水平均不过四英尺深,里湖因靠近山边,所受的沉淀比外湖较多,所以水亦较外湖浅。惟苏堤六桥、玉带桥、西泠桥之下,水度略深,最深的地方大约在六英尺左右。这是因为湖中水平如镜,流动极缓,水中所含最微渺的泥粒,也都沉下来。独堤上诸桥为湖水交通咽喉,自里湖流入外湖必经之路,湖水流行较速,水中微细的泥土不能沉降。试观西湖各处,香灰泥堆积很深,独在西泠桥上,注目俯观,水清澈底,能见岩

石,即因水流湍急,香灰泥不能留足之故。

现在西湖情形照上面看来,是由于钱塘江带下泥土淤积,塞住原有的湾口而成。至于西湖生成的年代,离现在有多久,这个问题,却不容易解决,从历史上眼光看起来,西湖生成时代是很久远。唐代以前,虽则寂然无闻,自从李邺侯、白居易、苏东坡先后服官武林以来,西湖的名就声闻全国。但从地质学上眼光看起来,西湖生成却是很近来的一桩事,在地质学上最近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冲积时代。世界人类的产生,在洪积时代的末期,冲积时代的初期,所以西湖的生成,当然在世界有了人类以后。

西湖南、西、北三面的岩石,统是很老。西北方面如葛岭、宝石山等,系粗面岩所构成的。粗面岩是一种火成岩,它的分布在我国南部滨海非常广大。据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之考察,自宁波至香港南海一带,斑岩(粗面岩与石英斑岩是一类的岩石)之多,可称世界第一。这种石英斑岩与粗面岩,是火山所喷出而成的。喷出时期,据美国地质学家威利斯之推测,大概在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

西湖的南部同西部,如九曜山、石屋岭、南高峰以及灵隐等,统是砂岩及石灰岩所造成的,其中尤以石灰岩分布最广。石灰岩所成的山峰,最足惊心动目的,要算云林寺面前的飞来峰,苍翠玉立,突兀峥嵘,它上面还刻有许多佛像,宛如天成的一座假山。西湖近旁岩洞很多,如玉乳洞、石屋洞等,也是石灰岩生成的。石灰岩与砂岩生成的年代,比北部的粗面岩还要久远,大约在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离现时差不多有三亿年)。

西湖南、西、北三面的岩石虽然很古,但西湖东岸的泥土却是很新,是在冲积时期才成的。我们要晓得西湖生成年代的久远,只要晓得钱塘江排泄的沉淀,把现在杭州淤积为大陆的时候就是了。自从西湖生成以来,钱塘江的三角洲渐渐在海中推广,到现在已达杭州湾口,离杭州省城约有一百二十英里之遥。假使我们去推测钱塘江三角洲每年在海中伸

张的速率,那末西湖生成的时代就不难知道了。

钱塘江河身的长短,河域的大小,同欧洲隆河与坡河不相上下,从下面可以看出来:隆河河身长510英里;坡河418英里;钱塘江400英里。隆河流域平方英里94800;钱塘江24000。隆河取源处高度12000——15000英尺;坡河12608英尺;钱塘江5900英尺。

隆河同坡河流入地中海,河口海底深度,同波浪强弱,与钱塘江口情形差不多。独坡河与隆河取源均在阿尔卑斯山上,比较钱塘江取源安徽黄山的高度,有两倍多,所以钱塘江三角洲生长速率,应该没有隆河同坡河的三角洲这样快。隆河的三角洲,在一千五百年中增长十五英里,平均每百年增长一英里。坡河的三角洲在一千八百年中增长二十英里,每百年增长也差不多一英里。若使钱塘江的三角洲增长同坡河、隆河一样快,每百年增长一英里,要积一百二十英里长的沉淀,就要一万二千年。照这些算来,西湖的生成,至少在一万二千年以前了。

我的观点,西湖的形成由其中任何一种学说都无法完全的解释,而应该是各种学说综合的结果。火山说中提到由于火山岩浆外流,造成地壳内部空虚,使火山口陷落成为了洼地,这块洼地就成了以后形成的基础。接着,泻湖说中提到,距今2000多年前,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除了个别山岭外全部淹没在海水之中。后来随着海水的冲刷,海湾四周的岩石逐渐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加上钱塘江水中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内侧的海水就形成了一个湖。起初,泻湖还随着潮水的涨落而时隐时现。后来,经过当地人民多次筑海塘阻拦海水,再加上海平面的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参考文献:

1、《杭州西湖治理史研究》 P12------P17

2、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blog/?uid-5-action-viewspace-itemid-5256 (我最佩服的论文之一:西湖是怎么形成的

3、http://ds.eywedu.com/500/index328.htm

(杭州西湖是怎样形成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