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新工业区出现的时间、地点、特点、发展条件。 ②过程与能力目标:运用比较法分析“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与“美国硅谷”的特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发奋读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案例(活动),分析新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新工业区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引入新课]
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忆)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向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环境比较好的乡村或新开发的地域转移,如德国的南移,美国南移、西移,印度南移,俄罗斯向东新西伯利亚东移,意大利向东北和中部移。相对传统工业区而言,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引入认识新概念。 [新课]
(板书)二、新工业区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8页“新工业区”的内容,找到新工业区的概念,进而从中寻找出“新”的特点,以及新工业区的代表地区。
[学生活动]:读概念,讨论归纳其特点,并结合图找出代表性的地区和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养成良好的读图读材料的学习习惯。 [教师总结]: (板书)(一)、概述 1、 概念
(1)时间新: 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
特点 (2)地区新: 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企业规模小: 以中小型为主 2、世界上主要的新工业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印度班加罗尔等。
[过渡]:知道世界上主要的新工业区的分布区,现在我们来通过对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案例的分析来进一步了解新工业区。
[案例分析]:请同学阅读教材68页案例4“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明确和归纳以下问题,并完成学案相关填空。
(1)根据材料,归纳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 (2)将其与传统工业区的特点进行比较。 (3)指出意大利新工业区在图中的具体位置。
(4)结合图文,请说出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应用归纳法,巧妙从材料得出:“小、轻、同、专、散”的特点,并通过顺口溜“交大家(价)发放用地”来识记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简单方便。
[问题式探究]:阅读和分析教材69页有关意大利萨索洛工业小区的文字材料和图4.17萨索洛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萨索洛工业小区的骨干企业是什么?该地区集聚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各有哪些? (2)各企业分别从事什么工作? (3)萨索洛工业小区的优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应用归纳法,巧妙处理图片及材料并加深印象,进一步认清意大利发展的独特模式的优点。为为温州乡镇企业分析打下基础。 (板书)
(二) 、意大利新工业区
1、特点 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 2、分布
3、区位条件
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及其优势
[小结]:意大利的工业小区虽然分散,实力与传统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工业小区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并使这种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意大利及至欧盟市场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可谓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知识应用与迁移]: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增长,尤其在东南沿海一带,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新兴工业区发展起来。但由于时间短,有些方面还不完善,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改善、发展。下面我们看教材P70“活动”题,根据题意回答问题,比较浙江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异同点,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发言,大致能总结出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温州乡镇企业间互不联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1、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主要条件相似: 生产特点相似: 1) 大批廉价劳动力 ⑴以中小企业为主 2) 经济开放 ⑵以轻工业为主 3) 大力支持 ⑶资金集中程度低 ⑷工业多分散在城镇 不同点:
企业间没有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彼此间成为竞争对手,规模效益大减。 2、温州乡镇企业整治措施 (1)、加强技术投入, (2)、扩大生产规模, (3)、加强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 (4)、完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 (5)、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例,实现知识迁移。
[过渡]: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是以传统工业发展起来的。现在,世界上已形成了一大批高新技术工业区。如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德国的慕尼黑等。美国在世界上最先形成了高新技术工业区。
[案例分析]: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71页案例美国“硅谷”,完成下列问题。 1、对比传统工业归纳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2、从图4.19美国“硅谷”图中指出美国 “硅谷”的具体位置。
3、从教材文字信息中,找出美国“硅谷”的主导工业和世界中的地位。 4、读图4.19美国“硅谷”图,分析“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71页案例美国“硅谷”,对比传统工业归纳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高技术工业的认识。 比较项目 科技人员比例 产品增加值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高技术工业 高 高 快 短 多 传统工业 低 低 慢 长 少 2、 读美国的“硅谷”图分析“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得出“硅谷”具有环境优美;位置优越,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依托斯坦福大学;交通发达,临近旧金山的航空港,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等优势。 (设计意图):主要通过地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信息进行军事定货等内容的补充。 (板书) (三)、 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 1、高技术工业特点
2、 “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3、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1)地理位置 (2)气候 (3)科技 (4)交通 (5)市场 (6)文化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种新工业区,意大利与美国硅谷,它们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应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如:合理的布局模式、先进的关键方式等,努力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大国和工业强国!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1——6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72页活动1和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