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思修期末复习整理

思修期末复习整理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绪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 1)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

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 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 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 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 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为解决 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

(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 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

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大学生如何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 取。

2.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

治素质、道德素质和 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一章人的青春之问

1、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上性上, 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 践活动的人。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相互

促进。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3、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 现自

我的发展。

3、为什么要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

1

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目标。 2、

3、 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

4、 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

4、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人生需认真 1、

2人生当务实 、

3人生应乐观 、

人生要进取

坚持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需尽力相统 1、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 2、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 3、

怎么评价人生价值?

6、怎 么实现人生价值?

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1、

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

3、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和能力

7、 怎么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1、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荣辱观

2、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3、成就出彩人生 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

8、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 题的总

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 值取向

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认识人 生价

值,才能为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奠定基础。

4、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理应

认真地思考人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

9、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关系?

1、三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2、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基本态度和人生价值的 评判标

3、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评判 4、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10、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

道路。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做出正确的选 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以昂扬乐观的 人生态

度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使人懂得人生 的价值

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1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

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 具有的价值,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 价值。 3.二者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 值的矛

盾统一体。

4、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制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

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5.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1、理想的内涵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有实现可能的、 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 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 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3、信念的内

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使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 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信念的特

5

执着性、多样性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

、 义?

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2、

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 1、

3、具有持久生命力

6、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

系?

1、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2、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

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3、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

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7、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

系?

1、实质上是个人和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相互影响、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

2、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3、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

学 生肩负的责任?

1、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树雄心、立壮志, 是

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立志做大事。新时代大学生应当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和人民 的命

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3、立志需躬行。漫长征途需要一步一步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 要一

点一滴的奋斗。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1、中华民族重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2、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3、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视上 4、对理想人格的推崇上

2、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伟大创造精神 (2)伟大奋斗精神 (3)伟大团结精神 (4)伟大梦想精神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突破陈规、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2)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责任和使命感 3)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

3、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意

义?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1、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2、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3、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动力 4、

4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

、 涵

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 1、

系,是人们对家园以及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

荣誉感的统一。

2、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5、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

求?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6、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

者?

1、维护和推进祖国统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3)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4)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2)增强国防意识

3)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7、大学生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

列?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2)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3)树立大胆探索未知的信心

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1)夯实创新基础 2)培养创新思维 3)投身创新实践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

容?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

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 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 政治文 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 什么样

的社会的重大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 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 什么样

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3、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3、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脉络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升华。

2、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

人民性、 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

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4、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扣好人生的扣子

(1)大学生成才成长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 2)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 由近及远,从自己做起, 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 为准则。

2、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1)勤学以增智 (2)修德以立身 (3)明辨以正心 (4)笃实以为功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道德的起源?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3、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2、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3、道德的功能?

1、基本功能:认识、规范和调节功能 (1)其中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

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2、其他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等

4、道德的社会作用?

1、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发展服务 2、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有重要影响 3、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 展的内

在动力

5、调节阶级矛盾的重要工具

6、反对两种极端看法:“道德万能论”“道德无用论”

5、怎么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2、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3、借鉴人类文明道德成果

6、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重视集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7、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8、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10、为什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1、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个人利益的辩证统 2、集体利益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集体主义重视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1、公共生活的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1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

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公共 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1、文明礼貌。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2、助人为乐。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类未来。 5、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最起码的要求。

1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5、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14、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1、遵守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 明相亲

相爱

2、不要误把友谊当爱情 3、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4、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爱情 5、不能只重过程而不顾后果 6、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15、个人品德的作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中亚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16、道德修养的正确方

法?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17 、如何锤炼高尚道德品

德?

1、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2、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3、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18、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

践?

1、向道德模范学习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3、引领社会风尚

1)知荣辱。 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

调节作用

2)讲正气。 坚持真理、坚持原则

3)作奉献。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 4)促和谐。和谐的社会,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的重要保证

第六章尊法学守法用法

1、法律的含义? 1、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2、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3、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我国法律运行的程序? 1、法律制定。起始性和关键性环

节 2、法律执行。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3、法律适用。国家司法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适用法律处理案件 4、

法律遵守。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

4、我国宪法的地位?

1、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 现 2、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3、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

、 则?

5

党的领导原则 1、

人民主权原则 2、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 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2、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主要内

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前提 重点 重要保障 重要依托

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9、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

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0、怎样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障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决反对特权思维和特权现象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

位、作用、实现途径 (2)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合理吸收国外法治成果

11、法治思维的含义?

1、以法治价值、法治精神为指导,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2、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是一种规范性思维

3、以法律手段和法律方法为依托,是一种可靠性思维 4、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12、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别?

1、依据上:法治:国家法律是基本依据

人治: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2、方式上: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稳定性和一惯性

人治:以言代法、言出法随,具有任意性和非理性

法治:多数人之治 人治:专断思维 法治: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人治:以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

13、法治思维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 法律的普遍适应性、优先适应性、不可违抗性 2、权力制约 权利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3、公平正义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救济公平 4、权力保障 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司法保障 5、正当程序 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 14、

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

和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前提条件

2、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 久

安极为重要

3、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利益的基本途径 4、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15、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16、怎么样培养法治思

维?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参与立法讨论、依法行使监督权、旁听司法审判、参与校园法治 文化活动

4、养成守法习惯 5、守住法律底线

17、法律权利的特

征?

约;

不同而存在差异;

具有不可侵犯性;

18、法律义务的特

征?

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1、

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2、

3、 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4、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19、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1、相互依存。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法

律义务的设定也必须以法律权利为依据

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3、有些法律权利和义务具有复合性关系。一个行为可同时是权

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20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

权利、社会经济权利益、宗教信仰及 文化权利。

21、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

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 5、依法纳税

22、违反法定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 所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行政责任: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 3、刑事责任:由国家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所确定的否定性法 律

后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