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文献综述】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一.、研究背景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女性外出旅游呈不断上升趋势。女性旅游市场不仅是个现实的市场,而且是个巨大的潜力市场。

国内外学者在女性旅游的研究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不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者行为的性别差异方面,而在女性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以及她们的消费行为研究等方面还不够深入,而且对于该市场的营销策略的分析也是比较笼统的。

因此,本文搜索总结了一些国内旅游研究中关于女性旅游的文献资料,从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细分原则、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及开发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入手,以“女性主义”视觉对我国女性旅游市场的现状以及开发策略进行综述研究。

二、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旅游企业在大众旅游的基础上,将市场分为几个子市场,而女性旅游市场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成为了旅游市场的宠儿。女性旅游市场的定义是旅游目标消费群以女性为主体,为专门适应女性旅游消费特点而形成的特定旅游市场。

(一)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研究

在各旅行社的门市前台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前来咨询旅游的顾客中女性数量远远超过男性,可见,女性出门旅游的欲望正在逐渐膨胀。谢江红在《我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初探》中指出,l998~2001年我国女性游客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并且一直超过男性。韩利红在《中国女性旅游快速发展的社会学分析》中提到女性出游人数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女性休闲旅游市场人口众多,并且数量逐年递增,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女性能够组成庞大的旅游大军,是由很多方面的条件做支撑的,比如经济收人、闲暇时间、消费观念、文化程度等。丁雨莲,陆林两位学者在《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的现状及潜力》中通过女性的经济实力、文化程度、婚育结构、“空巢家庭”、家政服务社会化等因素分析了女性的出游潜力。

龙京红,方小英在《我国女性旅游市场的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中指出女性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为女性旅游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家庭职能的分散,使得女性闲暇时间相对增多,也为女性出游提供了保障。

此外,女性在消费、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都促使了女性出游人数凸显出上升的趋势。

虽然我国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还不够成熟。来逢波在其《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前景与经营对策》的研究中提到根据国际经验,女性旅游市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年龄结构合理分配,收入水平和职业类别影响较小。而我国女性旅游市场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逐渐突出,且大多以社会中上层人士为主,离真正的“大众旅游”仍有很大的差距。

(二)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细分原则研究

目前旅游市场上的女性旅游产品还比较单调、雷同,而女性对于旅游的需求是有层次性及差

1

异性的,因此将女性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是很有必要的。

女性旅游市场的细分,可以有多个标准。范向丽,郑向敏在她们的《女性旅游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分析》分析报告中将女性旅游市场按照年龄标准分成了青年、中青年、中年、中老年以及老年女性五大类。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旅游者在消费层次、消费结构、旅游动机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另外,邓敏,李丰生在《中国女性旅游消费市场初探》中按照女性的喜好、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人等情况,将女性划分为传统女性、现代女性、理想女性及其他等类型。

相对于其他细分标准,年龄细分法具有稳定性高、数据搜集和统计方便、操作难度小等优点。

(三) 中国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王奇在《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研究》中指出女性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结伴而行、共同决策;第二,喜欢活动量小、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第三,购物欲望强,安全性高;第四,审美意识强。其中购物是女性旅游消费最为显著的特征,在旅游六要素支出中,女性用于购物的支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女性旅游者中,尤其是青年女性,出游的主要目的是购物。郑岩在《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对策研究》中指出,有53%的青年女性的旅游购物的消费将会占总的旅游消费的l/3。她们会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购物环境的城市,例如香港这一购物天堂,是青年女性心目中最理想的旅游地点之一。

殷平,陈海沐,姜昕蔚在他们的《外文旅游研究文献中的女性视角》中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男性与女性在同一种旅游行为上的不同。通过一份国外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购物是最明显

2

的差别。在旅游活动的六个要素中,女性对“购”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

此外,于萍在《女性旅游心理探究》中指出现代女性旅游消费趋向个性化,女性都喜欢追求时尚与美感,比较注意旅游产品的宣传与外观,购买旅游商品时挑剔,注重商品的实惠和细节。

(四)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营销策略研究

胡庸在其《中国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及市场营销策略》报告中罗列出了五大营销组合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相对于其他学者,分类还是比较具体的。

于静在《浅论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中则从另一角度论述了开发策略,她提出要打好“女性牌”,紧紧抓住女性消费特点,开发“纯女性”的旅游项目,比如美容、健身等。

在很多的学者研究中发现,她们将女性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市场细分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细分市场女性的需求来开发营销旅游产品。郑向敏,范向丽在她们的另一篇研究——《论“女性经济”时代的女性旅游市场开发》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消费偏好,对旅游产品设计提出了建议。她们还提出旅游产品的推广营销还需要讲究推广时机,利用好节假日、异域文化、大型赛事等时机,可以使女性旅游产品的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

蒋素梅在《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女性休闲旅游吸引策略研究》中则提出吸引女性旅游者要自上而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入手。在其他研究中还有人提出通过营造优美的服务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游客参与的方式融入旅游产品等方式来开发女性旅游市场,加大女性对旅游的吸引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也不应忽略了网络的强大作用,旅游企业可建立专门面向女性的旅游服务产品的网站,为女性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3

三、结论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女性旅游研究的成果还不是很丰富,对各方面的研究都还不是很成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这一点跟国外研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国外有关女性旅游决策的研究比较丰富,而我国目前对女性旅游研究的文献偏少,这方面的研究也才最近几年刚刚起步,因此是我们目前研究的新视觉及重点领域。而且,我国学者大多在选题上也比较宏观,基本都是大角度的对市场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也很少。可见,我国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欠系统,成果也不够丰富。

在研究方法上,多以统计年鉴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基本都有缺乏第一手资料的通病,且习惯于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侧重于理论上的论证和阐述,而采用实际案例研究的比较少。

在研究内容方面,我国学者对市场发展潜力、旅游行为特征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对于女性旅游市场存在的状况不足方面却鲜有所见。在女性市场细分上也大多只对女性年龄进行分析,而少有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另外,在开发策略或者说是营销策略上,大部分学者都是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角度进行探讨,而忽略了其它旅游产业的开发策略,比如饭店、旅游景区、餐饮店、交通部门等。我认为以上这些应该是以后女性旅游研究的重点方向,也正是本人这次的研究新方向。

此外,我国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间存在明显的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衡,旅游纪念品没有地方特色,包装粗糙,质量低劣,购物环境舒适度差等问题严重压倒了女性旅游购物的要求,进而阻碍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各方面的大小问题,做好女性旅游市场这块大蛋糕。

参考文献

4

[1] 谢江红. 我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63-66.

[2] 韩利红. 中国女性旅游快速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河北学刊,2010,30(3):154-158.

[3] 丁雨莲,陆林.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的现状及潜力[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1):72-75.

[4] 龙京红,方小英.我国女性旅游市场的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10):72-73.

[5] 来逢波.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前景与经营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4):34-36.

[6] 范向丽,郑向敏. 女性旅游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分析[J].经济论坛,2009,(17):80-84.

[7] 邓敏,李丰生. 中国女性旅游消费市场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3,(6):97-100.

[8] 王奇. 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7):196-197.

[9] 郑岩. 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2009,(10):117-118.

[10] 殷平,陈海沐,姜昕蔚. 外文旅游研究文献中的女性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7):14-19.

[11] 于萍. 女性旅游心理探究[J]. 特区经济,2008:158-159.

[12] 胡庸. 中国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及市场营销策略[J].贵州工业大学学

5

报,2007,09(2):49-51.

[13] 于静. 浅论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J].山西政报,2009:41.

[14] 郑向敏,范向丽. 论“女性经济”时代的女性旅游市场开发[J].旅游科学,2007,21(3):65-71.

[15] 蒋素梅. 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女性休闲旅游吸引策略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17(2):64-66.

[16] 王显成,陈艳. 城市女性游客旅游消费意愿与实际支出结构分析[J].市场论坛,2007,(9):77-79.

[17] 胡林. 国外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综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7):23-29.

[18] 张丽娜. 女性旅游消费特点与市场策略[J].社科纵横,2009,25(9):65-66.

[19] 赵序. 女性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点及其营销策略[J].社会视窗,2010,(6):166-167.

[20] 赵敏.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现状及开发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5.

[21] 王娟,李渊,程静静. 女性旅游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42-144.

[22] 张玉改. 我国女性旅游的影响因素及开发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09):241-242.

6

[23] 范向丽. 我国女性旅游安全研究[D]. 华侨大学, 2008

[24] 郑蕊章. 女性群体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 长安大学, 2008 .

[25] GÁBOR MICHALKÓ,TAMARA RÁTZ. Typically Female Features in Hungarian Shopping Tourism[J]. Migracijske i etničke teme 2006(22):79–93

[26] Marybeth Bond. Women Travellers: A New Growth Market[J/OL]. PATA Communications,

[27] Lisa M. Najavits,Roger D. Weiss,Sarah R. Shaw,Larry R. Muenz. “Seeking Safety”: Outcome of a New Cognitive-Behavioral Psychotherapy for Women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ubstance Dependence[J].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998,11(3) .

[28] Nerilee Hing,Helen Breen. Profiling Lady Luck: An Empirical Study of Gambling and Problem Gambling Amongst Female Club Members[J].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2001,17(1)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