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
走近学生,你会感觉到孩子们的欢笑那样温暖;走进学生,你会读懂他们的眼神,感受到他们的心声。把自己放在孩子们当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孩子们也会读懂你眼神,感受到你心声,有时无须多言,孩子们和你心有灵犀。
一、和学生平等对话
在修改孩子们的作文前,总是把孩子们的作文读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指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处。读作文前,有时我会说:同学们,这篇作文老师认为写得好,请同学们认真听,不知道你们是否同意我的这样说。或是:同学们,老师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好,请同学们听听,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读完后让孩子们各抒己见。
这样一说,孩子们听得很专心,个个就像裁判似的。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老师朗读的作文。这时,我觉得我就是孩子们中的一员,这时我和孩子们是平等对话,我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自己去判断,自己去思考。
二、和孩子们赛读
语文课堂中经常有朗读课文的环节,有时是生与生比赛,男、女生比赛,或挑战赛。但这样的比赛都没有师、生比赛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激情。
有一次,教学课文《乡下人家》,谁愿展示读。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孩子勇敢地举手。可见,孩子们对自己的朗读不自信,这个勇敢地孩子放声地读了起来。读完后大家都说好。谁愿向他挑战。大家面面相觑,没有孩子举手。“我向这个勇敢地孩子挑战。”孩子们一听精神来了。“好!”孩子们齐声说道。我也不敢怠慢,认真地读起来。读完,孩子们说我读的好。“谢谢大家的夸奖,我读的比他好不算什么。我想和你们四十六个人挑战,如果读的还比你们好,那才是本事呢,你们敢我挑战吗?”“敢!”孩子们很高兴,好像他们人多,没什么好担忧的。孩子们很用心地读了起来,那声势犹如排山倒海,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信心。“同学们士气可佳,不过,我稳坐钓鱼台。”我读了起来,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班级里静得能听到我读书的回声。
读完后,我说:“我还稳吧,没被你们的气势吓倒吧。”孩子们呵呵地笑着。课堂就在我和孩子们的挑战赛中轻松活跃起来。
有时早读时,当孩子们读得累时,师、生挑战赛开始,短短一个自然段的朗读,就像一个小插曲,既让孩子们放松片刻,又调节了气氛,还让孩子们在挑战赛中知道自己朗读中要注意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朗读中专心地读。真是一举三得。
三、我是一名小组长
班级分成了四人一个学习小组。有的组里有学习特困生,让组长很头疼,经常在我跟前抱怨。经和孩子们讨论后,我们把班里几个学习特困生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由我来当这个小组的组长。
孩子们都很乐意,包括那几个特困生。孩子们的意思我明白,我这个组所要得的星星是没有保障的。(班里哪个学习小组的同学表现好就能得到星星,两个星期累计一次,哪组星星最多,哪组就有小礼物)。好像在等着看我怎办。那些组长们也松了一口气,让他们头疼的学生都在我的组里。
把我也编入组里,让孩子们感到班级的规章制度并不是仅对于他们,也对于老师。在孩子们的心里,我和他们一样,都得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在班里没有特权。大家一律平等,按章办事。如此,孩子们才会有话敢说,个个都是班级的主人翁。
让自己成为孩子们中的一员,班级就是自己和孩子们的家,把自己放到孩子们中去,这个家就是温暖的家。孩子们眼中的老师是可亲的,老师心中的孩子们是可爱的!学习就是我们大家的事,而不是仅仅孩子们的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