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2 生物学通报 2007年第42卷第4期 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 分表”,分析初三学生的早餐食谱,教师指导学生查阅 ⑦正确的洗蔬菜的方法应该是( A.浸泡后用流水洗 C.切碎后用流水洗 的是( )。 ‘ )。 B.不浸泡就洗 表格,并请学生讨论:这些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 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 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教师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早餐教育,并要求学生课 ⑧购买鱼、肉、蔬菜、水果等物品时,首先应考虑 A.食品新鲜 A.蒸 B.炒 B.食品便宜 ⑨烹调蔬菜类食品的主要方法是( C.炸 D.烤 )。 下抽时间准备角色扮演。 早餐教育内容: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在 全天能量和营养摄人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吃 3)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围绕饮食健康办一期手抄 报;收集关于饮食健康的资料,教师将从中选择与学 早餐是引起全天能量和营养摄人不足的重要原因。由 于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差而引起的能量和营养 不足很难从午餐和晚餐中得到补充。 评价早餐质量通常用2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早餐所 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量来评价。我国的膳食指南中建 议,来自早餐的能量应占全El能量的30%,但对各种营 养素没有建议量。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早餐食物种类的多 少来评价。把食物分为4类,即谷类、肉类、乳制品和蔬 菜、水果类。如果一顿早餐中上述4类食物都有则为早 餐充足,如果食用了其中的3类则为早餐质量较好,若 只选择了其中的2类或2类以下则为早餐质量较差。 吃不吃早餐及早餐质量是否能影响儿童青少年 的认知能力、学习成绩等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一 些发达国家的观察结果认为,不吃早餐对儿童应答的 准确性具有不利影响;早餐能量摄人充足的学生其身 体耐力、创造力、加法、数字校对等的表现均优于能量 摄人不足的学生。 第2课时 做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第3课时 1)角色扮演活动:营养物质争“功”会。 2)表演结束后,做下列测评题: ①人们平时的主食应( )。 A.只吃米饭 B.只吃面食 C.米、面两种主食都吃 ②正确的早餐习惯是( )。 A.每天吃 B.偶尔不吃 C.经常不吃 ③就餐时,如果菜肴不丰盛,正确的态度是( )。 A.照常吃饭 B.吃其他点心 C.不吃饭 ④每餐吃饭的饥饱应该是( )。 A.基本保持八分饱 B.有时因为食欲特别旺盛,吃饱些 C.都吃得过饱 ⑤吃饭时应该( )。 A.慢慢吃 B.边看电视边吃 C.吃得很快 ⑥每天饮水的好习惯是( )。 A.每天喝一定量水 B.口渴时才喝水 C.几乎不喝水 生生活密切的资料,并让收集者在班内做口头报告。 学以致用是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 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选择研究对象时,要善于从学科课 程中挖掘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引 导学生重视对学科知识的运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 养,使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在生物 学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时应该做到:1)要把健康教育 渗透到生物学科课程教学中,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2) 要注重学习方法培养、基础知识巩固、能力与技能培 养等方面;3)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包括社区资源与学 校资源,突出社会性和开放性;4)充分考虑学生的个 性差异,突出自主性和目标的生成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汪忠,刘恩山.全13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试验稿)解读.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2薛建平.食物营养与健康.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 马冠生.儿童少年的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中国健康教育,2005:21 (5):337--340. 4 胡佩谨.季成叶.学生早餐状况对学习行为的影响.中国健康教育. 2004,20(3):240--242. 5 张莉丽.营养科学与中学生的饮食健康教育.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5,25(2):72—74. 6 马冠生.儿童少年的营养.中国健康教育,2005,21(3):l79—182. (E—mail:sue.tian@163.oom) (BZ) 约120种与癌症有关基因被发现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一项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中.又发 现了约120种基因的变异与癌症有关。这一发现使已知的与癌 症相关的基因从350种增加到约470种。 此前的研究认为,癌症与人类基因变异有关。这种基因变异 导致细胞无节制复制,形成恶性肿瘤,并向身体的其他部位扩散。 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说,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 究小组分析了200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样本,从中选取了 一类名为“激酶”的基因。研究人员发现,在这类基因发生的 1 00O多种变异中.有120多种基因变异与癌细胞的形成有直 接关联。 研究人员指出.由此看来.导致癌症的基因数量远远超过人们 的预想。这类基因被发现得越多,越有利于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 摘自《科学时报)2007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