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在多出人才、快 好胜,思想偏激、容易冲动、易走极端等特征。他们犯 罪的过程大多比较突然而简单,受到某一件事情的强烈 刺激后,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恶果却希望 或放任它发生,在心理亢奋的状态下,不计后果.恣意 出人才、只争朝夕的时期。各类高校 不断扩招.给莘莘学子提供了展示才 华的舞台。然而在这个进程中,由于 各地区文化的差异、家庭教育的差 妄为.来不及更多的思考,也没有考虑的余地.便着手 实施犯罪了,结果是酿成大祸,一失足成千古恨 异、价值取向的差异、自身的差异 等,使一些大学生背离了正常的人生 轨迹,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家 庭、社会、学校带来了巨大危害。如 今,已成为高校发展不可回避的课 4.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剧导致犯罪。大学生在大学生 活期间,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他们的心理发展却是 相当的不稳定、不成熟。近几年,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的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大。这些大学生在面对理想与 题,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因此, 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新特 点,探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促 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向社会输送合格 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新特点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多种 多样。不同年龄、不同生源地的大学 生,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虽然如 此,我们从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 的新特点。 1.违法犯罪呈现广泛性。(1)犯 罪类型多样化。犯罪类型表现出形式 复杂、种类繁多的新特点。除我国刑 法分则规定只能是特殊主体犯罪外, 大学生犯罪几乎涉及其他各人类罪, 不仅仅以财产型和伤害型犯罪为主. 还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 全罪、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公 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权利罪,等 等。罪名主要有盗窃、抢劫、故意伤 害、故意杀人、强奸、诈骗、赌博, 等等。 (2)人员层次复杂化。大学 生犯罪的广泛性.还表现在人员层次上:性别上有男也 有女:年龄上有大也有小:学历上有高也有低;经济条 件上有好也有差:思想人品上有由优变劣的:地区上有 农村也有城市;政治面貌上有普通人员也有共青团员、 共产党员:平时表现上既有一般较差的人.也有学生中 的高材生、三好学生、学生干部;既有历史上有劣迹 的,也有初犯的.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状况。 2.犯罪手段呈现智能化。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他 们在违法犯罪上明显区别于一般青年的特点就是智能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作案能力.有的学生利用高 科技手段破解、盗用他人密码以窃取钱财:有的利用网 络进行诈骗。有的学生为提高反侦察能力.逃避法律制 裁.有针对性地学习法律知识.违法过程显得更隐蔽。 3.犯罪动机具有突发性。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多 为18—22岁。正处于青春活力旺盛期,普遍具有争强 38 现实的矛盾,或者遭受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时, 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就可能演变成大学生犯 罪心理 5.女大学生犯罪呈现严重性。近年来,女生的犯罪 现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随 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男性因为自身的优势拥有更多 的丰十会资源,女大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困难,长期找不 到工作,她们就会萌生被社会抛弃、歧视的心理。在女 大学生犯罪中,性犯罪与财产型犯罪所占比重较大。 6.与考试有关的违法犯罪日趋常见。从小的方面来 说,考试作弊、论文抄袭都是违纪、违法的行为。从大 的方面来说,为了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不惜铤而走 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大学生甚至由原先自己买 假文凭、假证件转向制作假文凭、假证件贩卖:有的由 偶尔代别人考试转变成有组织地代他人考试,等等。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社会的犯罪现象还是个人的犯罪行为.都是 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大学生i巳罪也是多种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 校因素,及大学生自身因素。 1.}十会因素。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市场经济 的负面影响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 乱.社会的深刻变化无疑会影响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变 化.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轨和倾 斜.他们趋乐避苦、追求享受、低级趣味,当通过正当 渠道不能达到目的时.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就会采取犯罪 的方法来实现 从经济发展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 确立的同时.拜金主义也越来越严重。许多大学生错误 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就诱发部分大 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失当是导致大学生走向犯 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关注 的是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人格 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教育方式上,由于现在的 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家长采取溺爱型的 教育方式.对子女娇生惯养.极易导致子女形成一种唯 我独尊、以我为中心的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不健全的人 格品质:而当子女考入大学后,许多家长(下转33页)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 妾身千万难。”元代词人姚燧的这首《寄征衣》,把妻子 对身处远方丈夫的“两难”抉择心境写得凄婉动人。 可以说.日常生活中的“两难”抉择现象,并不鲜 见 比如.媳妇、儿子同时落水先救谁?癌症孕妇,化 疗会伤及胎儿,不化疗又性命不保,到底该怎么办?野 猪偷吃饲养的羊,二者保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两难”抉择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学生 一考定终生会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素 质:但是普遍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又会给寻租腐败制造 土壤和机会,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公。不提高水电气价 格.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城市运转难以为继;但是提高 这些资源价格,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我们提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土地资源自然变短缺, 房价难免上涨;但乱占耕地盖房子,房价下来了,可l3 亿人的吃饭问题将不保。眼下“低碳”这词挺时髦,不 倡导“低碳”.环境遭破坏,发展不可持续;但作为发展 中困家,我们过分“低碳”,导致成本猛升,又实现不了 经济增长。经济增速太快,会导致煤电油气运资源紧 张,碳排放猛增,不利于科学发展;但经济增速放缓, 不仅财政收入减少,还难以解决每年新增上千万人的就 、l 问题. .徨、裹足不前 不改革开放,消极腐败、有失公平和正 义的现象可能相对要少些,但不改革开放.走回头路, 那只能是经济社会发展停滞,同将不圈了。一句话,改 而在事1炎社会发展的诸多两难抉择中,如何对待改 革开放可谓是最大的了。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发展,也 革开放则生,不改革开放则死。这来不得半点含糊。 有个故事说.一一位哲学家养了一头小毛驴.有一天 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那头小毛驴站在两堆与它等距离 的干草之间犯难.不知该吃哪堆好了,结果竞活活地饿 死了 使利益碰撞加剧,社会矛盾凸显:不继续深化改革、扩 大开放.发展便不可持续:而大胆改革攻坚、坚定扩大 开放就回避不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俗话说.天下事难两全。个体遇到的“两难”.靠 个人智慧去抉择,抉择正确与否,影响有限。而社会发 我们切不可这样.在事关臼身发展的“两雄”选择 中,徒唤奈何,不知所从。否则,无异于坐以待毙。 展层面的“两难”抉择,则关乎全局大局,关乎国计民 盒 盒客 =: 叠 盒盒盒盒客 盒 客 盒 盒; 客套盒 盎叠 叠盒客 盒 (作者单位 宣讲家网站) 0盒盒盒 盒 工 盒盎盒 (上接38页)又将全部的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孩 子的大学生活无力指导,或者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 样,孩子一旦受到委曲、挫折.就会造成心理失衡,采 取极端的手段解决问题,进而滑向犯罪的泥潭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少数人 学生在精神追求上,一味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为达到 自己的目的,则又会不择手段,,住往冒险走f川违法犯罪 之路。(3)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心理。在市场经济冲击 3.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 着一定的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和其他一些不良因素 都会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学校只 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 育。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缺 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 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r改变和错位, 他们把穿名牌、高消费看成是一种时髦。对物质享受和 满足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部分大学生去进行偷 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f4)贫富差 导致心 理失衡,目前,因家庭困难造成经济紧张而陷入 境的 大学生,在学校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经济的窘迫使他 博醉酒等也尤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市十渐,导致个别 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 们自卑心理特别敏感,一旦遇事伤及自尊导致心理失 衡,就很容易走上邪路。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主人,因此大学生违法犯罪问 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只有紧跟时代.及时分析把 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新特点和新原因.才能有效预防和 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 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4.大学生自身原因。 (1)法制观念淡薄 大学生 违法犯罪并不完全是由于对法律的无知.大多是知法犯 法,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手段高超.不会被查获.所以 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2)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保卫处)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