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23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2013)教育者施教传道与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 )。
A.德育内容 B.德育活动 C.德育方法 D.德育过程
正确答案:C 解析: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与受教育者的受育方式。我国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实际锻炼法等。 知识模块: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2. 课堂讨论是有助于学生思维进步、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的教学过程。以下做法中,有利于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的是( )
A.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B.创设情趣,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吸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 C.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解答线索、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D.选择适合特定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B
3.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正确答案:C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4. (2018年济南济阳)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了( ) A.关系理论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形式训练说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5. (2018年)教育本来应该是促进民主、平等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教育复制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
6. (2017年菏泽)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主体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
7.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和确立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
8. [2012年·吉林·单选]学生尊敬教师,团结同学,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表现出其性格上的( )。
A.情绪特征 B.态度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正确答案:B
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故选B。 知识模块:心理学
9. -学校的建筑、校园环境、师生关系以及学风等属于( )。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正确答案:C 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隐性课程也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4)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1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最基本的需要是( )(济南市中)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求知需要
正确答案:B
11.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是( )。
A.头脑风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正确答案:A
解析:头脑风暴法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方法。
12.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现象的是(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卡诺尔 D.埃里克森
正确答案: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首次提出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13. 江老师在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老师在教学中贯彻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科学性和思维性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答案:B 解析:直观性原则指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题目中罗老师利用了模像直观的方式,通过视频让学生获得了钱塘江大潮的生动表象,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14.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①教育领导权②受教育权③教育目的④教育结构⑤教育内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正确答案:D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的目的和性质、教育的内容和教育体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结构。
15.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
A.知识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正确答案:C
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加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阶级服务。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16.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 )。 A.结构主义课程论 B.社会本位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人本主义课程论
正确答案:A
解析:布鲁纳提出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他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17. 【2010江西真题】“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 )的关系。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正确答案:B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意思是:教化老百姓养成一种好的民风必须从教学开始。所以这两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18. “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2015.江苏)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个人活动 D.小组活动
正确答案:D
解析:小组活动是在教师或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以某一课题自愿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活动。小组活动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科技活动和学科活动属于群众性活动,是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遍性质的活动。群众性活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较多学生受到教育,但是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多种兴趣和需要。而个人活动是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不具有小型分散的特点。
19. ( )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A.学生社团 B.课外活动 C.校园文化 D.班级
正确答案:D
解析: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20. 【2014江西真题】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
A.教育终身化 B.教育民主化 C.教育国际化 D.教育制度化
正确答案:A
解析:终身教育是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21. 【2013江西真题】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A.1902年 B.1924年 C.1912年 D.1904年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制的颁布时间。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22. 教育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互相制约,二是( )。
A.教育与社会制度相互制约
B.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C.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
正确答案:D
解析: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个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二是教育与人的关系。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这两个基本规律可大致表述为:教育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并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活动历史地、具体地体现着这两个基本规律的矛盾和统一。
23. 教师的教育机智属于教师的( )。 A.反思能力 B.课堂驾驭能力 C.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教学能力
正确答案:B 解析: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
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24. 【2013.福建】某学生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跟前一段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这种评价类型是(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评价
正确答案:C
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 知识模块:教育学
25. ( )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A.师生关系 B.生生关系 C.师师关系 D.群体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26. 教学设计的环节主要包括( )。
A.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 B.设置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 C.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 D.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及任务分析
正确答案:A
解析: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的环节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
27. 学校或教师为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背着学生检查学生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手机短信、日记等信息。这样的行为涉嫌侵犯了学生的( )
A.知情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正确答案:C
解析:教师未经许可,拆看学生信件等,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28.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 ) A.培养学生 B.管理学生 C.开发潜能 D.激励学生
正确答案:C 解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因此,本题应选择C项。
29.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
正确答案:A 解析: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因此,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是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
30. ( )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
A.概括的课程 B.狭义的课程 C.广义的课程 D.广域的课程
正确答案:C 解析: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广义的课程突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界限,使学校教育活动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
31.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将孟子的这一思想运用到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中,要求教师要格外重视( )的重要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C 解析: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要素。孟子的上述思想体现了道德意志的重要性。
32. 【2014.山东淄博】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冲突是( )。
A.主动感——内疚 B.勤奋感——自卑感
C.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 D.友爱亲密——孤独
正确答案:C 解析: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春期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33. 【2014.江西】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性需要的一种。
A.尊重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审美的需要 D.认知的需要
正确答案:A
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两种根植于生物学的需要: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缺失需要又称基本需要,基本需要的满足比成长需要更迫切.基本需要按照力量的大小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
34. 学前教育的有些内容、任务和方法并不是随着政治的改变而改变的,反映出学前教育具有( )
A.绝对性 B.停滞性 C.长远性
D.相对独立性E.持续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学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考查。
35.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过程,具有若干环节,其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效果
正确答案:A
36.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 )。(2015·广西) A.社会性 B.独立性 C.文化性 D.政治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缺陷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
37.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2015·湖南) A.情感 B.意志 C.兴趣 D.性格
正确答案:D
38.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 ) A.综合性、生活性、趣味性 B.层次性、生活性、趣味性 C.综合性、全面性、趣味性 D.整合性、情景性、趣味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39. 【2012年临沂市】“性恶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 A.孟子 B.孔子 C.董仲舒 D.荀子
正确答案:D
解析:性恶论最早由荀子提出,他认为“人之性善,其善伪也”,提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董仲舒提出了“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40. 【2013年烟台龙口市】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观点,课程可以分为五个层面,除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之外,还有( )。
A.生活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B.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C.隐性的课程和运作的课程 D.隐性的课程和生活的课程
正确答案:B 解析: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五个层面。 知识模块:课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