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 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

4 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

说教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说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说教法学法

坚持“文道统一”,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

“文”指语言形式,“道”指思想内容。“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统一、文道不可偏废”,是古代教育家和文论家对“文”“道”关系多角度、多样化的理解与认识。但这些论述并非专指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如果从大语文教育,或者说广义语文教育的角度来思考,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一条宝贵经验。“文”“道”既涉及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与编排,也涉及语文教学,因此,需

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

抓住课文这的关键词语或句段,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一些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理解时容易遇到困难,不易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学习课文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

教学时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或句段,做到“难课文巧教”,在“巧”字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实效性。需要说明的是,抓住课文中关键性的词语或句段,并不意味着不关注课文的整体。

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分别出示邓小平画像和植树图。提问:

(1)这位爷爷谁认识?(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植树)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出示课题学生读好课题。二、合作学习完成预习

1.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段,其他同学在听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下来。2.互帮互学。向同组同学请教,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3.小组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1)爷爷植树时多大年龄了?

(2)树栽好了邓爷爷满意吗?从哪里能看出来?学习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画上记号。三、反馈、质疑、自悟1.全班器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你知道了什么?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朗读、感悟、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做做动作。

3.讨论交流:邓爷爷那么大年龄了,工作又非常忙还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我们同学该怎么样做?

五、学习积累词语

1.课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词语,学着找一找,画出来,再读几遍。2.小组内交流,各自画出的词语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