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年论文-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学年论文-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本科K1010班 欧睿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以及近年来会计舞弊行为的频频发生,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舞弊的认识成为了另一个应当重视并熟知的方面,如何预防和检查惩治舞弊也越来越具有其特殊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舞弊的涵义、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舞弊的基本手段,并简要的说明了如何防范会计舞弊行为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舞弊手段;防范措施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market econom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and the need for honest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in recent years, accounting fraud, accounting practitioners of

accountingawareness of fraud has become anot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ell-known how to prevent and punish fraud check is also growing with its special mea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the accounting fraud, manifestations and the causes and the basic means of fraud,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how to prevent accounting fraud. Key Words: Accounting fraud; reason; Corrupt means; precautions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频频出现,使得企业会计舞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舞弊是指组织内、外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舞弊是人为达到不良目的,经过事先预谋,精心策划,运用非法手段作弊的一种故意行为。 一、会计信息舞弊的表现 第 1 页 共 1 页

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客观性,就是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确凿可以验证。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严重背离了客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虚构业务。例如,有的企业为套取现金而虚构出差业务,以差旅费的名义从银行多提现金;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二)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例如,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多报出差费用,篡改住宿费等原始单据,或者在其他有关系的旅店开住宿,多报费用侵吞;有的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或开具“大头小尾”的等。

(三)与他人串通进行舞弊。例如,材料采购人员与材料核算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串通,在材料的采购、定价、核算方面做文章,利用出入库方便,侵吞单位材料。

(四)真账假算。就是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但不按有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正确核算,这是会计造假的常见和多发现象。它主要是以调节企业盈亏为目的,人为增减当期不应增减的成本费用,如把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其他应付款等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五)设内外两套账。就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主要指一些企业设内外两套账,一套是内部用的财务账册;一套是供外部用的账册。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又有区别。报税务部门的是微利或亏损,以少交税收;报银行部门则虚增资产和利润,打肿脸充胖子,为贷款创造方便。

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也就是说,一方面法定会计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 第 2 页 共 2 页 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

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①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二)法律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随着我国《企业法》等有关法规的颁布实施,国家将许多权力下放给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得到落实,如何有效而合理地监督制约经营者的权力和行为,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常常出现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这一现象需要健全《会计法》等相关法规,使财务会计法规尽可能全面、配套、及时,并具有可操作性,以堵住会计舞弊的法律漏洞。

(三)利益驱动也是舞弊产生的一种原因。有的企业为了通过公司上市、向银行借贷等手段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就有可能粉饰财务经营业绩来达到相关的规定;还有的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抬高股价,通过股票交易使公司的相关利益群体获利;也有的上市公司由于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恶化,利润连年下滑,为了避免公司股票暂停交易或停牌的处罚,不得不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中国国有企

业的经营管理往往带有一些政治色彩,它们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荣誉与晋升往往迎合偏好来编制财务报表。这也是舞弊产生的一种原因。

(四)实质性程序失灵,分析程序不够。一般的舞弊都是采取虚构经济业务的方式,实行一条龙作假,针对目前的监管或审计手段进行精心设计,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实务中,不少被审计单位聘用了原会计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由于他们对事务所的审计流程的了解,如果未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分析程序,没有站在战略和经营角度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前景进行分析,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情况从行业、会计、财务和市场前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可疑的线索视为当然,就不能深入探求,查错防弊。但是,审计人员如果能够秉持专业怀疑态度,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熟悉各种可能的舞弊迹象,则必然能够增加揭示财务报表虚饰的可能性。

(五)对经营管理者的外在监督作用有限。经营管理者为了隐藏、转移一部分利润,或者为了粉饰自己本来极差的经营业绩,甚至掩盖经营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完全① 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J].会计研究,2000.5。 第 3 页 共 3 页

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

可能通过自己的“权威”,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通过会计舞弊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会计舞弊的防范

(一)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立法机关及有关管理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等,尽管这些法规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认真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不会出现蓄意造假的现象。目前,问题的关键是贯彻执行法规和制度的情况很差,很多单位知法犯法,阳奉阴违。因此,加大相关法规和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②。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严格执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反之,企业内控不严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管理混乱,使国家和单位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行业迫切要求各单位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顺畅运行的基础,是企业预防舞弊的主要手段。只要制度严密、健全,权力受到了必要的制约、监督,员工的行为得到了规范,企业的舞弊就会大大减少。③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是会计舞弊的直接制造者,虽然他们也要服从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但对于会计舞弊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使

其能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以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此外,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如会计管理部门可督促企业按会计法及有关规定,依法建账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四)加强监督,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一致。强化会计监督,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造假现象的有力挑战,也是预防会计造假产生② 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6.2

③ 王彦.张祥.会计舞弊行为经济博弈理论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0) 第 4 页 共 4 页

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年论文

的有力措施。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即社会审计监督和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以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监督主要是指国家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④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分析,治理舞弊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才是出路。依法治理、有效监管、预防、发现、追究 (惩处)机制的建设以及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行为,强化会计监督缺一不可。企业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针对会计人员普遍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造假,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J].会计研究,2000.5。

[2]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6.2。 [3] 王彦.张祥.会计舞弊行为经济博弈理论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0) [4] 倪红宇.会计舞弊审计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④ 倪红宇.会计舞弊审计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