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考)
1.(2016·杭州)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天上学前,爸爸总是为我整理书包,剥好鸡蛋。晚上洗完澡,妈妈就在喊:“衣服、袜子都放着,我替你收拾,快去写作业。”我跟他们说了很多次,我自己来,他们却说:“你学习重要,其他的事情我们替你做。”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穿衣,我头儿一摇“自己来”;爸爸给我穿鞋,我小手一摆“自己来”。至今还记得,爸爸妈妈听了开心笑的样子……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2016·金华)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开关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如果我们脑上有开关, 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犯罪。 因为我们可以把坏东西拿出来,
把好的留在里面。
打开开关,可以把对娱乐明星的追捧拿出来,把对卑微者的友善留在里面;把对网络游戏的痴迷拿出来,把对名著经典的热爱留在里面;把对花开日落的熟视无睹拿出来,把对星空宇宙的好奇想象留在里面……
你可以记录打开开关的经历,也可以发挥想象讲述打开开关的故事,还可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3.(2016·嘉兴)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除诗歌外,文
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思路点拨)
一、材料作文的类型
按照所给材料的特点,可将材料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故事型:所给材料是一个故事梗概、片段、寓言等。 2.论说型:所给材料是名言警句、哲理名言、议论文段等。 3.事例型:所给材料是名人事例、凡人小事等。 4.情景型:所给材料是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等。 5.图表型:所给材料是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等。 二、材料作文中材料的特点
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而要把握其关键,就得认真研究材料作文的客观规律。纵观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有下面七种情形。
1.材料含意明显。
如“最新中考”3中,“我就安静地坐着……表就找到了”。
这样具体的文字材料,不需要怎么分析,一看就明白其主旨,那就是“静能出智慧”。 2.材料观点隐晦,要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
这类材料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位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地排列着七万多卷各种各样的图书,而且每卷书上都有他的手迹。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大家问他什么,他总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他活了六十多岁,读了一辈子书,却什么也没留下来,被人们称为“书橱”。
这样的材料虽好懂,但观点很隐晦,只有通观上下文,认真仔细地阅读材料,寻找关键性字眼或重要的细节,才能挖出材料本身所蕴含的观点。
(1)“杂乱地排列着……”“被人们称为‘书橱’”,说明主人兴趣很广,但读书没有选择。 (2)“每卷书上都有他的手迹”,可问他什么,“他总是七扯八拉答不清楚”,他“读了一辈子书,却什么也没留下来”,亚克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只博览群书而不能精读,蜻蜓点水,因此学而不成。这样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一分析,观点就出来了。
3.观点是非不清,要求评价分析。
这种类型的材料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清是非的辩证能力。 如:针对校园学生带手机问题,学校和社会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不能带,学生上学不需要手机,学校提供的有公用电话,现在智能手机能上网玩
游戏,QQ聊天,看影视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一种认为可以带,这样学生和家长联系更方便,有利于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对此,你有何看法?
对这种材料,首先要将两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辨别,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分清是非。 4.材料具有多面性,要确定最佳观点。
苏轼曾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就是所说的“见仁见智”。
如:一次,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出了故障,技术人员修理了两个月,也未找到毛病。这时,一位瘸腿驼背的德国移民在电机旁仔细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时间不长,他就用粉笔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很有把握地说:“打开电机,把画线处里面的线圈减少十六匝就好了。”许多人半信半疑,但按他的话做了以后,电机果真修好了。公司非常满意,经理问他要多少报酬,这人毫不客气地说:“画一条线一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周围的人听了深感吃惊,但精明的公司经理不但照付一万美元,而且还重金聘请了他做公司的顾问,他就是从小被人讪笑,而在逆境中顽强奋斗,最终登上科学高峰的德国科学家卡尔·斯坦门茨。
这种材料,可以从不同的人物和主旨进行分析、研究,列出不同的观点,然后比较,鉴别出最佳观点。
5.提供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要求进行补写、扩写、改写、续写。
此种材料可以考查考生的思维以及围绕中心重新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尤其是考生的想象能力。不管什么要求,首先应领会原文(段)的主题和全文(段)的脉络,依照原文(段)的写作意图和要求或补写,或扩写,或改写,或续写。
, 技法荟萃)
2016年,浙江绍兴、义乌、台州、金华、丽水、杭州、衢州、嘉兴、舟山等地市均考查了材料作文。
要想在考场上写好材料作文,应从如下几点做起: 1.仔细读
(1)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
(2)读材料。这个环节的任务是看懂材料内容,深刻理解含意,要用慢读的方法,细细地、全面地阅读材料,以做到心中有底。
读材料的要求是“细”“全”。一则材料从头到尾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不要用扫读的方法去读。 2.全面析
仔细读材料之后便要析读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1)明确材料的作用。
①供扩写、续写用;②供引论用;③供提炼论点用;④供评论用;⑤供选择说明文的材料用,析题时要认真判定,以便正确运用材料。
(2)分析材料的类型。
①故事梗概型;②故事片段型;③寓言故事型;④正反对照型;⑤参考资料型;⑥设置情景型;⑦立论导向型;⑧论据论点型。析题时要准确把握,以便有针对性地作文。
(3)分析材料的含意。
有的材料意义直露,指向明确,不需要细嚼就能理解;有的材料则需要品析出深刻含意。可运用寓言结尾法、抽象概括法、评析立论法等对材料进行分析,把握其深层含意,提炼出正确观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可运用如下分析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提炼法。主要用于含意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的意图,以此作为立意的依据。
③撷取法。主要用于原料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整理写作的线索。
④揣摩法。主要用于寓意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寓意、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⑤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明确了。
3.防失误
经过了仔细读、全面分析之后,便可以按题目写作或自拟题目写作了。但由于材料作文的特殊性,在读材料、析材料方面的失误可能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要大些,因此在写作前和写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要严防失误,要特别防止如下五个方面的失误:
(1)由于对材料的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要点,文章立意过偏、过浅。
(2)由于重视了材料而淡漠了文题中的关键词,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偏离了所要求的中心。 (3)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材料没有得到利用。
(4)改写后的记叙文或由于套用而与原文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或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 (5)扩写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是增加了若干字数而已。 其他如泛泛而谈、结构杂乱、错字病句等作文过程中的失误,也应该避免。
, 随堂演练)
1.(2016·丽水)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早上,小尤拉醒了。他看着窗外,太阳照耀着大地,天气很好。尤拉想做点事情。他坐下来想:假如妹妹掉进河里,我就去救她们!妹妹恰好走来了,央求说:“哥哥,带我去玩吧!”尤拉不耐烦地说:“走开,别打扰我,我正想着好事情呢!”妹妹受了委屈,不高兴地走开了。
尤拉又在想:假如家里的小狗掉进井里,我就把它捞起来。小狗恰好走过来,它摇摇尾巴,好像在说:“给我点水喝吧,小主人!”尤拉在它头上打了一下,骂道:“滚开,别打搅我想好事!”小狗夹着尾巴走掉了。
(选自奥谢耶娃《好事情》,有改动)
上面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2016·绍兴)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线,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可抒发情感,还可……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