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及临床诊断标准化进展_韩雪松

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及临床诊断标准化进展_韩雪松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JLabMed,March2004,Vol27,No.3󰀁197󰀁

󰀁国内外进展󰀁

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及临床诊断标准化进展

韩雪松󰀁李强󰀁丛进阳

󰀁󰀁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除了病历、身体检查和心电图以外,生化标记物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乳酸脱氢酶(LHD)、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I酶(CK-MB)承担这个角色,尤其是CK-MB,一度被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和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1]。而自从发现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对心肌损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之后,心血管疾病诊断界发生了重大革新,就是肌钙蛋白(Tn)作为新的金标准取代了CK-MB。临床研究表明,cTnI不但可以检测到用CK-MB无法检测到的微小心肌损伤,而且和CK-MB不同的是,肌肉损伤对它没有丝毫影响。由于cTnT常因肾衰竭出现假阳性现象的问题尚没有完全搞清,所以,大量的试验、临床研究乃至制药工业生产都是针对cTnI展开的。

TnI是钙调蛋白Tn的3个亚基之一,cTnI仅存于正常人的心脏中,不可逆心肌损伤发生4~6h后,血液中的cTnI水平开始急剧升高,在约18h,达到平均峰值120ng/ml,并且这种不正常水平可以持续6~8d

[2]

一、cTnI检测方法的标准化

1987年,Cummins等[2]首次采用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来检测cTnI,最低检测值为4ng/ml,与sTnI只有2%的交叉反应,检测时间为24~36h。后来,单抗的应用减少了交叉反应,增大了检测的准确性,生物素和亲和素的应用增大了亲和吸附

[4]

,增强化学发光技术(ECL)的应

用增强了显色效果[5];为了使检测更便捷,有人还将金标记或硒标记单克隆抗体与免疫层析技术相结合,用纸条法定量或半定量床边检测cTnI浓度。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如Stratus法、AxSYM法、RxL-HM法、Opus法、Access法等,都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灵敏度都在0󰀁5ng/ml以下,检测时间都不超过30min,特异性高,操作方便。而不同检测试剂对同一样本的测定值千差万别,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检测和分析方法进行标准化,并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1.抗体特异性以及校准品的标准化:不同的检测方法对同一样本的检测值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主要是由于所用的抗体特异性不同。最近人们认识到,cTnI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4,6,7],而不同试剂的抗体检测的到底是什么?有几点需要考虑:

复合体问题:Tn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TnI与另两个亚基TnC、TnT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5󰀁108(有Ca2+存在时)和4󰀁4󰀁105[8]。有研究者[9,10]指出,人体内的cTnI先以TnI-TnC-TnT的形式释放入到血液里,不久之后降解成TnI-TnC复合体形式和TnT,所以,病人血清中的cTnI大部分是以TnI-TnC复合体形式存在的,而用提纯的或者基因重组表达的cTnI免疫而得的抗体,有的并不能识别它的复合体形式,有的却与复合体的亲和力比与cTnI单体的更强[4]。所以能够精确测定cTnI的单抗必须既能识别cTnI的游离单体,又能识别它的复合体,而且对复合体造成的影响不敏感。

水解问题:TnI是个极易水解的分子,在心肌坏死过程中,心肌细胞线粒体中的各种蛋白水解酶会释放出来,使得cTnI处于极易水解的环境中。目前尚不清楚cTnI水解的具体时间和参与其水解的具体酶。invitro试验[11]表明,20h后,坏死组织中的cTnI只有1%~3%保持完整,Morjana

[9]

。cTnI比骨骼肌TnI

(sTnI)在N端多出32个氨基酸,这个差异使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cTnI而避免与骨骼肌TnI产生交叉反应,从而准确检测心肌受损的情况成为可能。

通过检测cTnI来考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研究和产品开发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就开始了,现在全世界已有许多种cTnI的检测试剂出售,仅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就有8个厂家的14种产品。随着各种检测试剂的开发和应用,人们发现不同试剂对同一样品的检测结果差异最高竟可达100倍

[3]

,同时,各公司给出确诊AMI的决定限(cutoff)也大不

相同;在cTnI的检测中,人们还逐渐发现一些影响准确性甚至导致假阳性的因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了解更加深入,如何给出心肌梗死(MI)更精确的定义,如何规定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AMI的分界点等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所以包括cTnI在内的各种心脏标记物的使用标准化成了临床诊断中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这方面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在2002年提出的󰀁心脏标记物应用准则󰀁是目前我国的导则性文件。所以cTnI的标准化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检测和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另一个是与其他生化标记物一同被考虑的在临床诊断上的标准化问题。

作者单位:100084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抗体工程实验室

的试验表明cTnI在血液中C端先被降解,产物的

一部分从N端又被降解,最终得到两个主要的水解产物,分子量分别为18000和14000,总体来说,中间部分28~110残基是稳定区域。Shi的研究发现[12],中间部分前半段的稳定是得益于它本身的一级结构,后半段的稳定则是由于󰀁198󰀁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JLabMed,March2004,Vol27,No.3

TnI-TnC复合体中TnC的保护。Shi还在试验中对比了不同的cTnI检测试剂,发现所用抗体有的识别cTnI的N端,有的识别C端,有的识别中间部分。现在,研究者和生产者的共识是检测cTnI的抗体应该针对它稳定的中间区域。

磷酸化问题:cTnI分子的第22和23个残基是两个Ser,它们在体内都可以被KinaseA磷酸化,所以理论上在梗死病人的血液中存在cTnI分子的4种磷酸化形式:未磷酸化态、22Ser磷酸化态、23Ser磷酸化态和22、23Ser均磷酸化态。Katrukha等

[13]

方法越精确;决定限则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2002年底,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给出最新的建议:在CV󰀁10%的前提下,检测试剂的决定限应该取健康人群的第99百分位点,而现有的cTnI检测试剂,还没有一个能够符合。

表1󰀁cTnI检测试剂决定限附近的总不精确度[22]

公司及产品AbbottAxSYMBayerACS:180BayerImmuno1BeckmanAccessBiositeTriageDadeBehring

Opus

决定限总CV(ng/ml)(%)2.901.331.000.080.343.70

10.04.14.912.919.513.0

公司、品牌DadeBehringStratusIIDadeBehringStratusCSDPCImmuliteRocheCardiac

ReaderRocheElecsys

决定限总CV(ng/ml)(%)0.660.101.000.330.11

13.64.59.218.03.6

用免疫方法证明,病人血清中确有相当一部分

cTnI呈磷酸化态,而Marston等[14]通过放射性试验发现,受损心肌中磷酸化态的cTnI比正常心肌中要少。磷酸化会大大改变cTnI分子的构象

[15]

,从而影响一些抗体与它的结合

[16]

氧化还原形式问题:cTnI含有两个Cys残基(Cys-79和Cys-96),其中巯基的氧化会影响TnI与其他Tn亚基的结合,也可能影响与单抗的结合。在体内释放的cTnI既有氧化形式又有还原形式[17]。Wu等[6]曾经发现,一些检测试剂对氧化形式的cTnI识别能力更强,大多数试剂则对两种形式的识别没有区别。专家指出[18],用于检测的抗体应该不抗第79和第96个残基,并且既识别氧化形式又识别还原形式。

综上所述,cTnI检测的标准化首先要求各生产厂商保证所生产的抗体不被TnI-TnC的复合体形式、cTnI的磷酸化形式和氧化还原形式影响,而且抗体所抗位点应该位于cTnI分子的稳定区域,不受水解影响

[12,13,19]

󰀁󰀁3.干扰因素:风湿因子[23]和嗜异性抗体[24](由于治疗等原因引入人体的人抗鼠抗体)会造成cTnI免疫检测的假阳性结果;自身免疫抗体[13]、免疫复合体(TnI-IgG)[25]造成的假阳性也有了报道;有时候,cTnI的检测还会受到体内物质如血红蛋白[26]和胆红素[27]的干扰。这些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是临床诊断和护理中极大的潜在危险,对这些干扰因素的限制和校正是标准化的又一个内容。专家建议[17],在检测试剂投入生产前,应该用高浓度的风湿因子和人抗鼠抗体来考察和排除这种干扰,并且应该在产品说明中详细标出可能的干扰因素,比如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红素、异型球蛋白等等。

4.分析前变异(preanalyticalvariability):cTnI检测的标准化还要考虑另一个以前很少得到关注的重要问题:血样从采集到分析过程中的变化。在现有的浓度下,保存时间、保存温度以及冻融对检测值有何影响?因为cTnI极容易吸附在容器壁上,收集血样的容器又会造成多大影响?如果血样中的cTnI浓度不在该检测试剂的线性范围之内,不同的稀释方法对检测值又有何影响?对这些问题,需要一个系统的研究数据,但目前这方面的数据和报道却少而零散;由于检测周期短,血浆比血清更受欢迎,但血浆中加入的抗凝剂

[28]

;另一方面,迫

切需要国际上给出一个统一的校准品。

2001年,美国临床化学联合会(AACC)下属的cTnI标准化委员会[3]用13种cTnI的检测系统检查了10种校准品的候选材料,这10种候选材料来自5个公司和研究机构,既有从心脏中直接提纯的又有基因重组表达的,既有cTnI的单体形式,又有TnC-TnI、TnC-TnT-TnI的复合体形式,既有溶液形式,又有干粉形式,还有将溶液再冻干的形式。最终得到3种最佳的材料,都是CIT复合体的形式。后来,又经过溶于血清的和病人血样标本的临床检验,和一些其他特性的考察,2002年末,AACC和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nternationalStandardisationCommittee)正式指定HyTest公司的溶液形式的、提纯的TnI-TnC-TnT复合体为cTnI检测试剂的校准品。

要想最终实现cTnI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各生产厂商对这个校准品的使用必不可少。

2.不精密度、最低检测限和决定限:现有的各种商品化检测试剂的不精密度(CV)也不统一,这方面不是所有的试剂都在临床应用中表现良好。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下属的心脏标记物标准化委员会给出的标准[18]是:总(试验内加上试验间)CV󰀁10%,这个值与国际上一些专家给出的值一致[20,21],现有的检测试剂不是每一种都能达此标准(表1)。在评估新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时,临床化学家们应给予不精密度以更多的关注。与分析精密度紧密相关的还有最低检测限和决定限,最低检测限越低说明该󰀁󰀁󰀁比如肝素(heparin)或EDTA󰀁󰀁󰀁对检测值也有影

响,各个厂家对该影响给出的说明却并非完全可信[13]。所以目前对各种抗凝剂也需要一个彻底的评估。生产商应该在商品中尽量详细地说明样品的保存方式、保存容器、稀释方式乃至离心条件对检测的影响。

以上几项cTnI检测分析的标准化内容,一方面需要实验室给出系统的数据,国际上制定出科学的标准,另一方面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JLabMed,March2004,Vol27,No.3󰀁199󰀁

更需要制药工业的积极配合。

二、cTnI在临床诊断中的标准化

1979年,WHO为MI给出的定义是典型症状、酶水平升高和心电图异常中三者居二。但是逐渐地,临床诊断、健康护理和流行病学的研究都需要一个更精确的定义。并且,新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生化标记物以及更准确、更先进的成像技术使得更科学、更准确的重新定义MI成为可能。1999年6月,ESC和ACC从各个角度给出了MI的新定义[21],在病理学的含义上,MI可分为AMI、康复中的(Healing)MI和已康复的(Healed)MI。在AMI的诊断和MI的治疗监测中,利用生化标记物比利用心电图和成像技术更特异更灵敏,也更经济,对目前最常用的cTnI,也存在一些临床诊断上的标准化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该把cTnI作为惟一的标记物用于诊断:如果cTnI完全取代了CK-MB,对临床诊断和护理无疑非常便捷和经济。有些组织曾经指出Tn可以完全取代CK-MB,但是目前缺乏标准化的检测方法仍然阻碍cTnI成为惟一的判定标准;而且cTnI从发病到可检测至少需要4个小时,发病后的高水平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0d,所以对于早期到达的病人和10d内有复发的病人,CK-MB的辅助诊断很有必要;再加上所有医院都迅速转变也不现实,所以,美国国家科学院实验室实习临床生化标准(NACB)认为[20],LDH应该停止使用,但由CK-MB到Tn的完全转变尚需一个过渡时期,目前应该二者并用,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也给出了类似建议。

另外,尽管cTnT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一段时间,但有人认为它和cTnI有相似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相似的灵敏性,最好只用其中之一。支持cTnI的认为cTnT对肾衰竭的假阳性难以克服,支持cTnT的则认为cTnI的检测标准化太过复杂,这个问题仍在争论中。但是毫无疑问,以后对cTnI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标准化上,而cTnT的检测试剂目前还只有一个厂家生产,不存在检测标准化的问题,所以对它的研究应该主要针对临床解释。

2󰀁诊断、预后和治疗应该考虑cTnI升高的程度:cTnI对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使人们有可能检测到极细微的心肌坏死,cTnI升高的程度越高,说明坏死的程度越重。怎样为AMI选定一个恰当的判定阈值或者决定限?在心脏外科手术、化疗等治疗措施中,都会有因心肌轻微受损造成的cTnI水平的轻微升高,此时如果把决定限定的太低,将起不到应有的诊断和预后效果。所以,有研究者建议[29],效仿曾经对CK-MB的措施,适当地增大cTnI对AMI的决定限,会对危险事件起到更好预测作用。

最近,ESC、ACC和AHA(美国心脏协会)达成一致,把cTn水平正常的ACS患者症状划分为UA,把cTn水平升高的ACS患者症状划分为AMI[30]。专家们还认为,有必要根据心肌坏死的程度给出AMI一些更细致的区分,比如󰀁较轻微AMI(minorAMI)󰀁、󰀁轻微AMI󰀁[31],它们之间合适的临界值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给出。3󰀁检测cTnI需明确采血时间:当患者症状(胸痛、恶心、气短等)明显时,医生通常在6~9h后为病人采血样;当患者症状不明显的时候,就需要多次采血。专家推荐[32],在第一次采血后的6~9h,也就是可能症状出现后的12~24h是合适的再次采血时间。对于需要CK-MB辅助尽快作出诊断的患者,针对CK-MB最佳取血时间应该是2~4h一次,针对cTnI[20]最佳取血时间应该是6~9h和12~24h各采血一次。

4󰀁床边检测(POCT)的评估及其与定量检测的统一:床边检测取全血加抗凝剂检测,15min之内可出定性结果,由于快速、方便而广受欢迎。但给不出具体浓度,不及实验室分析的检测方法精确。虽然最近有人发明了加有光度计或荧光计的POCT,可以做到准确定量,但是这样的装置太过复杂和昂贵。所以,用POCT来作诊断要以实践为基础。专家建议[20],样本周转时间(TAT)不要超过1h,如果医院没有这样的检测和分析能力,就应该选用POCT。POCT应该给出可靠的决定限。

另外,cTnI用于AMI的临床诊断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目前所有的标记物都不能分辨出心脏外科手术和MI造成的心肌损伤,cTnI也不例外;在心脏外伤、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过度紧张、心律不齐、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不足、心肌炎、肺栓塞、慢性肌炎症、败血症、血液恶性瘤、淀粉样变性、癌症化疗引起的心脏中毒病人中,都发现过cTnI的轻微升高[33],这些假阳性仍是难以解决的困扰,但是cTnI也因此有望用来监测化疗对心脏的影响[34,35];最近还有研究[36]表明,cTnI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相同情况下,男性比女性的cTnI水平要高。在实际诊断过程中,这些现象都值得注意。

三、标准化的影响

临床研究的一个目标就是在现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对病例作出准确而肯定的诊断。cTnI的灵敏检测和MI的重新定义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灵敏的诊断手段可以更加详尽地描述出病人心肌损伤的程度和此时心脏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做出󰀁患有急性心肌梗死󰀁这样粗略的诊断。cTnI检测和临床诊断的标准化一旦实现,在临床诊断和患者护理上的推进和贡献自不必说,同时,它也会影响到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订。当然,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也要做相应的调整[21]。

新出现的MI患者和已建立的MI患者库是很重要的流行病学数据,对它的分析有助于评估各种预防和治疗措施,比如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各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然而,cTnI作为更灵敏的诊断标准,会使MI新病例增加,死亡率降低。这意味着,MI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和由此制定的公共卫生政策不得不面临一些混乱和改变。但是,这不应该阻碍正在进行的标准化,相反,流行病学数据和公共卫生政策应该尽快做出相应的对照和调整。标准化还应该尽可能广泛的实行,以使各个地区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除此之外,MI诊断灵敏性的提高会在医疗和护理上为󰀁200󰀁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JLabMed,March2004,Vol27,No.3

antibodiesforhumancardiactroponin-I.EurJBiochem,1998,256:535-540.

PanteghiniM,GerhardtW,AppleFS,etal.Qualityspecificationforcardiactroponinassays.ClinChemLabMed,2001,39:174-178.

PanteghiniM.IFCCCommitteeonStandardizationofMarkersofCardiacDamage:premisesandprojectpresentation.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ClinicalChemistryandLaboratoryMedicine.ClinChemLabMed,1998,36:887-893.

TateJR,HeathcoteD,RayfieldJ,etal.ThelackofstandardizationofcardiactroponinIassaysystems.ClinicaChimicaActa,1999,284:141-149.

WuAH,AppleFS,GiblerWB,etal.NationalAcademyofClinicalBiochemistryStandardsofLaboratoryPractice:Recommendationsfortheuseofcardiacmarkersincoronaryarterydiseases.ClinChem,1999,45:1104-1121.

AlpertJS,ThygesenK.Myocardialinfarctionredefined--aconsensusdocumentofTheJoint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Committeefortheredefinitionofmyocardialinfarction.JAmCollCardiol,2000,36:959-969.

PanteghiniM.Recentapproachestothestandardizationofcardiacmarkers.ScandJClinLabInvest,2001,61:95-102.

KrahnJ,ParryDM,LerouxM,etal.HighpercentageoffalsepositivecardiactroponinIresultsinpatientswithrheumatoidfactor.ClinBiochem,1999,32:477-480.

FitzmauriceTF,BrownC,RifaiN,etal.FalseincreaseofcardiactroponinIwithheterophilicantibodies.ClinChem,1998,44:2212-2214.

PlebaniM,MionM,AltinierS,etal.False-positivetroponinIattributedtoamacrocomplex.ClinChem,2002,48:677-679.

WenkRE.Mechanismofinterferencebyhemolysisinimmunoassaysandrequirementsforsamplequality.ClinChem,1998,44:2554.

ElstKM,ChapelleJP,BolandP,etal.AnalyticandclinicalevaluationoftheAbbottAxSYMcardiactroponinIassay.AmJClinPathol,1999,112:745-752.

GerhardtW,NordinG,HerbertAK,etal.TroponinTandIassaysshowdecreasedconcentrationsinheparinplasmacomparedwithserum:lowerrecoveriesinearlythaninlatephasesofmyocardialinjury.ClinChem,2000,46:817-821.

WuAH,BodenWE,McKayRG.Long-termfollow-upofpatientswithincreasedcardiactroponinconcentrationsfollowing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AmJCardiol,2002,89:1300-1302.

AppleFS.Cardiactroponin:redefiningthedetectionofmyocardialinfarction.AmClinLab,2002,21:32-34.

JesseRL.Impactofthemeasurementoftroponinonthetriage,prognosis,andtreatmentofpatientswithchestpain.ClinChimActa,1999,284:213-221.

JaffeAS,RavkildeJ,RobertsR,etal.It󰀁stimeforachangetotroponinstandard.Circulation,2000,102:1216-1220.

PanteghiniM.Acutecoronarysyndrome:biochemicalstrategiesintroponinera.Chest,2002,122:1428-1435.Bauer-KosinskaB,MlskiewiczZC,KaminskaJ,etal.CardiactroponinIinbreastcancerpatientsreceivinganthracyclinechemotherapy.EurJCancer,2002,38:S135.

SandriMT,CardinaleD,ZorzinoL,etal.MinorincreasesinplasmatroponinIpredictdecreased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afterhigh-dosechemotherapy.ClinChem,2003,49:248-252󰀁SchwarzenbergerJC,SunLS,PesceMA,etal.Sex-baseddifferencesinserumcardiactroponinI,aspecificmarkerformyocardialinjury,aftercardiacsurgery.CritCareMed,2003,31:689-693.

(收稿日期:2003-06-13)

社会节省费用,对MI理解的修正还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状态、人寿保险、职业选择、驾照颁发和病假标准等诸多方面

[21]

17

总之,cTnI检测和临床诊断的标准化课题一旦完成,不但可以在临床上降低死亡率,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医疗费用,而且会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需要实验室化学家、临床医生、制药工业界和有关学术组织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20

1AppleFS.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ndcoronaryreperfusion.

Serumcardiacmarkersforthe1990s.AmJClinPathol,1992,97:217-226.

2CumminsB,AucklandML,CumminsP.Cardiac-specifictroponin-Iradioimmunoassayinthediagnosis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HeartJ,1987,113:1333-1344.

3ChristensonRH,DuhSH,AppleFS,etal.StandardizationofcardiactroponinIassays:roundRobinoftencandidatereferencematerials.ClinChem,2001,47:431-437.

4KatrukhaAG,BereznikovaAV,EsakovaTV,etal.TroponinIisreleasedinbloodstreamof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notinfreeformbutascomplex.ClinChem,1997,43:1379-1385.

5AppleFS,KoplenB,MurakamiMM.PreliminaryevaluationoftheVitrosECicardiactroponinIassay.ClinChem,2000,46:560-576.

6WuAH,FengYJ,MooreR,etal.Characterizationofcardiactroponinsubunitreleaseintoserumafte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ndcomparisonofassaysfortroponinTandI.AmericanAssociationforClinicalChemistrySubcommitteeoncTnIStandardization.ClinChem,1998,44:1198-1208.

7LabuggerR,OrganL,CollierC,etal.ExtensivetroponinIandTmodificationdetectedinserumfrom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irculation,2000,102:1221-1226.

8ReiffertS,JaquetK,HeilmeyerLM,etal.Stepwisesubunitinteractionchangesbymono-andbisphosphorylationofcardiactroponinI.Biochemistry,1998,37:13516-13525.

9MorjanaNA.DegradationofhumancardiactroponinI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BiotechnolApplBiochem,1998,28:105-111.

10MockelM,HellerGJ,BergK,etal.Theacutecoronarysyndrome

diagnosisandprognosticevaluationbytroponinIisinfluencedbythetestsystemaffinitytodifferenttroponincomplexes.ClinChimActa,2000,293:139-155.

11KatrukhaAG,BereznikovaAV,PetterssonK,etal.Degradation

ofcardiactroponinI:implicationforreliableimmunodetection.ClinChem,1998,44:2433-2440.

12ShiQ,LingM,ZhangX,etal.DegradationofcardiactroponinI

inserumcomplicatescomparisonsofcardiacTroponinIassays.ClinChem,1999,45:1018-1025.

13KatrukhaAG,BereznikovaAV,FilatovV,etal.Biochemical

factorsinfluencingmeasurementofcardiactroponinIinserum.ClinChemLabMed,1999,37:1091-1095.

14MarstonS,PurcellI,KnottA.DoesadecreaseintroponinI

phosphorylationexplainthealteredfunctionalpropertiesoftroponininfailingheartmuscle?EurJHeartFail,2000,2:79.

15ChandraM,DongWJ,PanBS,etal.EffectsofproteinkinaseA

phosphorylationonsignalingbetweencardiactroponinIandtheN-terminaldomainofcardiactroponinC.Biochemistry,1997,36:13305-13311.

16HillawiEA,ChiltonD,TrayerIP,etal.Phosphorylationspecific

1918

21

2223

24

252627

28

29

3031

323334

35

36

(本文编辑:张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