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床号 住院号 诊断 日期 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 病人是否有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 □防治休克措施是否及时有效 □ 病人尿液是否引流通畅。 □病人有无继发感染:泌尿系和造瘘管皮肤感染。 责任护士 签名 护理组长 签名 □潜在并发症——休克 相关因素: 1 、腹膜后血肿: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盆壁肌肉多,邻近又有许多动脉和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易引起广泛出血。 2 、合并有内脏损伤。 □病人未出现休克。 □ 病人一旦出现休克,能得到及时抢救。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尽量少搬动病人,必须搬动时,需将病人放置于平板担架上移动,以免增加出血。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止血、输血等处理,防治休克。 □对合并有内脏损伤的病人,在扩容的同时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潜在并发症——尿道、膀胱损伤 相关因素: 1、 双侧耻骨骨折。 2、 耻骨联合分离。 □ 病人尿道、膀胱损伤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相应处理。 □病人无继发的并发症:尿道感染和造瘘口皮肤感染。 □密切观察病人尿液颜色、量,有无尿痛、排尿困难及会阴部血肿,发现异常,配合医师及时作好相应处理。 □尿道不完全断裂时,放置较细软的尿管并保留2周,妥善固定,以防脱出。 □留置尿管护理参加脊椎骨折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 耻骨上膀胱造瘘者: (1)引流管长短要合适,不可扭转、折叠,保持引流管通畅。 (2)保护造瘘口周围的皮肤:每天更换敷料后外涂氧化锌软膏。 (3)造瘘管一般留置1-2周。拔管前先夹管,观察能否自行排尿。若排尿困难、切口处有漏尿,则 □潜在并发症——直肠破裂 相关因素: 骨盆骨折伴有会阴部开放性损伤。 □ 病人直肠破裂能被及时发现并作相应处理。 □ 病人行结肠造瘘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延期拔管。 □密切观察腹部及肛门局部情况,发现异常时,积极配合医师作相应处理:禁食,静脉输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止弥漫性腹膜炎和直肠周围厌氧菌感染),并作好急诊手术准备。 □ 对行结肠造口术病人: (1)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温开水擦洗后外涂氧化锌软膏,更换污染敷料。 (2)经常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和组织有无感染的征象,并注意体温的变化。 □ 对肛管周围感染的病人,观察伤口引流情况,并及时更换敷料。 □病人是否合并有直肠破裂。 □ 病人行造瘘术后是否合并感染和皮肤受损。 □病人是否合并有神经损伤。 □ 病人下肢是否出现废用性萎缩。 □潜在并发症——神经损伤 相关因素: 骶骨骨折。 □病人合并有神经损伤能被及时发现并作相应处理。 □病人未出现废用性萎缩。 □观察有无神经损伤症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 及早鼓励并指导病人作抗阻力肌肉锻炼,定时按摩、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废用性萎缩。 □ 伴有足下垂时,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跟腱挛缩畸形。 □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相关因素 1 、未接受专业知识教育。 2、 疼痛。 3 、恐惧 □ 1 病人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方法。 □ 病人无明显废用性萎缩。 □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功能锻炼的意义与方法。 □ 功能锻炼方式依骨折程度而异。 □( 1)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①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卧床休 息,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 动。②伤后1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作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③伤后2-3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④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2)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①伤后无合并症者,卧硬板床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②伤后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③伤后第 □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④伤后第6-8周(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⑤伤后第12周逐渐锻炼,并弃拐负重步行。 □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