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预应力管桩—接长桩脱桩 18.1 表现形式
长桩打入须进行多节接长,施工完毕通过检查完整性时,发现有的桩出现脱节现象(拉开或错位)。 18.2 产生原因
(1)接头处连接角钢长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2)焊接不连续,焊腿尺寸不足,上下节桩间隙垫铁不充实,致使桩接头处吻合不好。
(3)遇密实砂层,穿透或进入持力层要求过高,造成锤击数增加,桩身受到拉、压应力的交替循环作用,使角钢焊缝打裂开焊,接头脱桩。
(4)打入桩的挤土效应,若在水位高的沿海地区,打桩时会产生超空隙水压力,产生土体触变与蠕动变形,造成土体效应,致使地面隆起或侧移,使得先打完的桩有抬起现象,接头焊缝开裂。
18.3 防治措施
(1)选用复打加固方式(用贯入度控制)检查和消除接头处的间隙,再用小应变检查 桩体完整性,若仍出现错位,就用加桩方法处理。
(2)上下节桩双向校正后,其间隙用薄铁板填实焊牢,所有焊缝要连续饱满,按焊接质量要求操作。
(3)对因接头质量引起的脱桩,若未出现错位情况,属有修复可能的缺陷桩。当成桩完成,土体扰动现象消除后,采用复打方式,可弥补缺陷,恢复功能。
(4)对遇到复杂地质情况的工程,为避免出现桩基质量问题,可改变接头方式,如用钢套方法,接头部位设置抗剪键,插入后焊死,可有效地防止脱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