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 陈晓静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南阳473000) 【摘要】语言作为传承中国上下五千年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对汉语言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汉 语言文学在经济文化愈渐发展的当代愈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欣赏。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具有其独有的意境美,为汉 语言文学增添了一抹特别的色彩,使汉语言文学更具艺术魅力和朦胧美。本文旨在探讨语言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中的所产 生意境的特点;为何要将语言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中产生意境;如何才能使语言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中营造意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意境:语言 一、语言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中所产 生意境的特点 1.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运用语言于汉 语言文学中产生意境多见于诗词散文之 中,作者多是因某一经历,或者自身的所 见所闻、所观所感,结合联想与想象,营 造出符合当时环境和作者自身感受的意 境。换而言之,作者运用语言进行汉语言 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意境是源于生活高于 生活的。如屈原在《湘夫人》中写道:疏石 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 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 迎,灵之来兮如云。作者选取了石兰、芷、 杜衡等生活中象征着高洁坚贞品质的植 物,营造出洁白无瑕、高尚高雅的意境, 表达出作者自身品质高洁的思想感情。 2.具有艺术美感。文学是一门人文艺 术,而将语言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中所产 生的意境,使文学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艺 术美感。如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 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人 这种细致的描绘,使读者恍若身临其境。 在花草丛生的原野,一汪清泉曲曲折折, 在花花草草之间穿行着.时不时带走一 两片或粉或黄的花瓣,水流无声。这时, 月光柔柔笼罩下来,将丛林里开满的鲜 花照亮,好似一颗颗细密的雪珠子.在月 光下闪烁着。天空中有霜飞落,只因月色 如霜并未察觉.水中小洲上的白沙和如 霜月色相融合。让人分辨不清。此种意境 美。使人深入其中无法自拔。 3.能使人产生强烈共鸣。语言在文学 中所营造的意境往往能引发拥有相似经 历的读者的强烈共鸣。如明代洪应明《菜 根谭》中写道:宠辱莫惊,闲看庭前花开 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用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和漫随天外云卷云 舒,营造出一种闲适淡然,从容不迫的意 境。宠辱、去留.正是从古至今的人们都 在艰难抉择的问题。它们使人们内心焦 躁不安、摇摆不定。而宠辱不惊、去留无 意好似一位先代哲人为我们指明前路 这位哲人当初也一定像自己一样纠结于 是去是留,一样为荣辱而喜悲,而他最终 解脱了自身.变得如此淡然。当人们读到 这一句.便会不自觉放缓内心急促的脚 步。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为何将语言应用于汉语言文学 中产生意境 1.作者有感而发。汉语言文学作品中 的意境。有许多是作者于自身经历和想 象中产生的。并非有意为之。这就是为何 当有人问作者当初为何能将某一处写得 如此生动.意境营造的如此美妙时,作者 直言自己也不知道,没多想,脑子里有什 么就写下来罢了的原因。如王勃《滕王阁 序》中“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 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这是因作者在滕王阁的 所见所想与自身怀才不遇的现状相互结 合,使作者写出如此悲叹之语,营造出前 路漫长阴晦。难以预测的意境。 2.使文章更有深度。文学作品,若是 单纯的讲述某一事物或某一常见的事件 就只是空有躯壳,只有加入作者内心的 感受、理解、感悟等才能为文学作品赋予 灵魂。才能使作品更具内涵,更有深度。 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选择、整理、组 合而营造出契合作者内心感受的意境便 是赋予作品灵魂的佳法。 3.运用联想。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作 者在运用语言对文学作品营造意境时, 通常发挥丰富的联想.使文章更加生动 形象,富有感情和表现力,更具吸引力和 可读性。例如:诗人因南飞的大雁联想到 远方的亲人:因柳枝联想到离别:因秋季 的萧条落寞联想到自身悲凉的处境等。 三、如何做到运用语言营造意境 1.多涉猎相关书籍文章。意境的营 造,需要灵感。而灵感来源于大量的阅读 和思索。因此,运用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 营造意境.需要我们多涉猎相关书籍文 章。多阅读相关书籍,不但可以提升我们 的文学素养,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汉语言 文学作品中所营造的意境所要表达的感 情.更重要的是能使我们在学习中创新, 将他人的优点学为己用,理解和熟悉营 造意境的方法.使自身的创作水平得到 提升。 2.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文学作品 中意境的营造离不开自然与生活中实际 存在的事物,如顾城的《小巷》,“小巷/又 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 着厚厚的墙”。诗中所用以营造意境的小 巷、门、窗、旧钥匙、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 事物。而经其进行组合创作,平凡的事物 却能营造出不平凡的意境。因此,汉语言 文学作品的创作必须基于对大自然、对 生活的细微观察,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发 现可以营造意境的元素,使文学作品即 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深远意味。 3.沟通交流与沉静内心相结合。将语 言应用于汉语言文学中产生意境需要作 者与他人沟通交流和自身沉静内心相结 合。与他人沟通交流能够吸取很多真知 灼见。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知识素养;而 沉静内心,深思反省可以发现自身在营 造意境中的不足和差错。两者相结合,才 能取长补短.使营造的意境更加富有新 意和深意,更加切合自身的内心感受。 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及其所 营造的意境.使汉语言文学历经五千年 而经久不衰.依然焕发着璀璨光芒。在科 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今,汉语言文学的 地位也没有被动摇,依然深受人们的喜 爱。这与将语言应用汉语言文学中所产 生意境美使汉语言文学更具魅力有很大 关联 参考文献: 【1】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 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大众文艺,2011 年O8期. 【2】朱珊.论学习汉语言文章的重要性[J]. 科技资讯,2012,(15):23—24. 【3】张春娥.刍议应用性教学在汉语言文学 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年20期.口 (编辑/刘佳) 活力2015・3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