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注意:
1、 本试卷共有26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2、 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情加1-3分,全卷满分不超过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阅读以下语段,完成1-4题。
①我常常望着山中的那些花儿,红的、白的、粉的、紫的„„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可它们总能让我慢下来,默默思考。我想,这些花儿也许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居住在一个地方,专注于一件事情,经营着一种美丽。
②每当孤独痛苦的时候,我总是常常想起山径幽谷中的那些花儿,我想起与它们的对视,与它们的轻触。于是,那随之而来的坦然,瞬间便溢满内心。花儿赋予我勇气和力量,让我看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③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让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花瓣,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都能从容绽放,为世界增添一道。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身处高山还是低谷,都能冷静达观、恭敬自足地生活。
④是的,“生命在低处,灵魂在高处。”凝视那些花儿,让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在花香中一路走去,.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方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瞬( )间 (2)赋予( ) (3)浸( )透 (4)凝( )视 ....3.第①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4.第②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2分)
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A、惘然 攒聚 分道扬镳 消声匿迹 _____ 改_____ B、河豚 栈桥 分道扬彪 万壑藏云 _____ 改_____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的顺序来组织材料,文章透露了作者对人生的见解。
B、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一般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电视画面来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
C、《画山秀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的一篇散文,标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绣出来的山和水。
D、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达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7、按要求默写。(10分)
(1)羌笛何须怨杨柳, 。《凉州词》王之涣 (2)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3)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苏轼 (4)今夜月明人尽望, ?《十五夜望月》王建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关雎》
(6)在辛弃疾《西江月》一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句子是
, 。
(7)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积极豪迈的气概的句子
是 , 。
(8)《赤壁》一诗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的句子
是 , 。
(9)晏殊在《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语句
是: , 。
(10)变化多端的云,常能触发诗人几多思绪,请写出古诗词中含“云”的连续两句: 二、阅读理解。(含8-22题,共40分) (一)诗歌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8、 此诗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1)便要还家 (2)尉果笞广 ..(3)阡陌交通 (4)为天下唱 ...(5) 置人所罾鱼腹中 (6) 无论魏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等死,死国可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天下苦秦久矣 群狙皆患苦之 ..
C、扶苏以数谏故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2、【甲】文中前, 陈胜、吴广“卜鬼”之后,为了树立威信还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2分)
13、【乙】篇作者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却在这里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境界? (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11分)
大地的震动
①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②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③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3
④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⑤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⑥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一种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下的空洞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这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⑦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和宏观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常的反应。有时,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
⑧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数据。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14、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请以汶川地震为例加以说明。(3分) 15、选文第④段除了运用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2分)
16、下面是依据本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地震进行的分类,选出不恰当的一项。(2分) ( )
A.根据人是否有感觉,可分为无感地震和有感地震。 B.根据震级和烈度的大小,可分为9个震级和12级烈度。 C.根据是否有人为因素,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D.根据地震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构造地震和非构造地震。
17、国外极少数支持“”的人别有用心地说四川地震是“对中国人的报应”,激起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极大愤慨。请运用上文介绍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驳斥的话。(4分)
【链接1】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三千多年来有记录的地震就有近万次,其中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破坏性地震有二千多次。而汶川正处于板块断裂带上。
【链接2】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大地震,仅上世纪就有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7.5级大地震,1923年日本8.2级关东大地震,还有1960年的智利特大地震和1985年的墨西哥大地震,都造成了惊天的灾难。
4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2题。(13分)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8、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 (3分) 19、“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这别有的“滋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0、“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中的“浸”字用得好,请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1、文章写泉声的层次为什么选择提琴、弹拨、倍司、铜管这几种乐器来作比喻?为什么先写喻体,后来才道出本体? (2分)
22、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听雨后的一点感受,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50字左右)(3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23-25题,共8分)
学习了“气候物候”专题,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每到冬季,就会有一群被称作“鸟类熊猫”的黑颈鹤飞到位于云南昭通的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在大山包,有一个人十数年来一直陪伴着这一群“精灵”, 这个人名叫王昭荣, 一九九八年,王昭荣了解到黑颈鹤的数量正在减少,他下决心要保护好黑颈鹤。从那以后,王昭荣开始到处宣传黑颈鹤的基础知识和保护黑颈鹤的意义。
他们编辑出版了会刊《黑颈鹤》、文艺副刊《绿色风》、慈善副刊《爱之源》;组织志愿者对黑颈鹤越冬栖息地进行考察,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与世界各地环保组织联系,从食物等方面为黑颈鹤提供援助;在当地广泛宣传倡议保护黑颈鹤等。
“黑颈鹤总是一对对出现,亲密相伴。如果你非要走近去拍照片,它们就一起飞走,在天空渐渐远去。黑颈鹤对爱情非常专一,固守一夫一妻制,雌雄二鸟朝夕相伴,终身厮守。一旦伴侣先它而去,无论雌雄,均悲伤绝食,忧郁死去,或者冲向长空,然后收翅坠地自戕。”王昭荣说自己从黑颈鹤身上更深的体会到
5
了爱情的真正含义。
现在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已经从一九九二年的三百五十只发展到2008八年的一千余只。今年到大山包的黑颈鹤数量,截至十一月底的统计,已达到一千一百只。
选自中国广播网《护鹤人的十年:爱情与黑颈鹤同在》
23、学习“气象物候专题”后,相信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物候现象的古诗。请写出一句课外的含物候现象的古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探究题,你从这则通讯里读出了哪些气候物候知识?你了解了颈鹤的哪些知识?请选择一个问题用自己话总结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果《黑颈鹤》、文艺副刊《绿色风》或慈善副刊《爱之源》请你做编辑,为他们策划一期关于黑颈鹤专刊的二个栏目,你将准备从什么角度宣传黑颈鹤呢?请简单说说理由。(3分) 栏目一: 栏目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作文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6、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 ,我的快乐之源”(横线上可填:读书、运动、助人、乐观„)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6岁的小琪琪和妈妈一起去爬山,到了山顶的时候突然下雨了,可是她们什么雨具也没带。旁边的一位叔叔将仅有的一件雨衣给了他儿子,这位男孩看到她们后又将雨衣给了小琪琪。琪琪问妈妈:“为什么叔叔将雨衣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妈妈回答道:“因为叔叔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他们都在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而且你看,这种帮助、这种爱都是可以传递的呀。”琪琪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衣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
写作要求:1、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3、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4、 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5、 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6、 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6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鹿阜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9月月考 九年级语文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 1.(2分) 2.(2分) (1)瞬( )(2)予( )(3)浸( )(4)凝( ) ....3.(2分) 4.(2分) 5、(2分) A、_____ 改 _____ B、_____ 改 _____ 6、( )(2分) 7、按要求默写。(10分) (1) (2) (3) (4) (5) , (6) , (7) , (8) , (9) , (10) , 二、阅读理解。(含8-22题,共40分) 8、(2分) 9、(3分)(1)要 (2)笞 .. (3)交通 (4)唱 ... (5) 罾 (6) 无论 ...10、( )(2分) 11、(4分)① ② 12、(2分) 13、(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11分) 14、(3分)
15、(2分)
7
16、(2分) ( )
17、(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2题。(13分) 18、(3分) 19、 (3分)①_________________ 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③________________ 2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1、(2分) 22、(3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23-25题,共8分)
23、(2分) 24、(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栏目一: 栏目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作文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题目 8
9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