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 杨育斌 摘要: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 标。目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严重,职业幸福感偏低。本文将从马斯洛需 析如何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滑坡现象,他们对工作没热情,消 极应教,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教师 道德失范,敬业精神缺失,把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 一1.物质需求与物质满足之间差距较大 据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在稳定的工作、良好的教学 职 教研条件、较高的工资福利等物质需求的重要性方面位 些商业性活动,丧失了最基本的教师道德标准。 居前列,且教师普遍认为个人报酬福利与同行相比偏低、 所得报酬与贡献相差较大、工作环境差等物质满足程度 与需求有较人差距。另外,由于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 较少,中职学校的实训设备普遍比较陈旧,教学手段比 较传统,办公环境比较差。 2.教学任务繁重,身体健康不容乐观。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在人类需要理论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业伯拉 教 方 略 罕・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的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 同层次的需要,构成一个需要系统,简要概括为五大类: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 (2)安全需要;(3)情感与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自 近几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的扩招,学生多,教师少, 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而且大部分教师还兼任了班 主任工作。由于负担重,压力大,这使得教师不仅无暇顾 及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 康,使不少教师患上了咽喉炎、声带损伤、胃病、下肢静 脉曲张、头痛、失眠等职业病。 3.工作缺乏成就感.职业理想难以实现 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首先, 上述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生理需要 和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 高级需要,感情与归属的需要为中间层次的需要,基本 上也属于高级需要。其次,主导需要对人的激励有决定 性的作用。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下 一个需 教师的职业理想主要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 过程中,学牛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教师本身也得到和谐 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再次,人的需要是交叉的,可能同 时存在多种需要。因此,要提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发展。然而,中职生不愿学、养成习惯差的现象较严重, 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时连最基本的尊重 郜得不到。面对数量众多的“学困生”“后进生”,教师呕 心{=J)j血地工作有时也未必能奏效,所以相当一部分教师 没有成就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 4.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挫伤教师工作幸福感。 就必须认真了解、研究中职教师的各层次需要状况及满 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各种正当需要得到 适当的满足。 三、提升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策略 结合上述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和马斯洛需 要层次理论的启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 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教师自身方面 前,许多中职学校对教师都采取了一定的评价考 核制度,但评价方法无论是采用“末位淘汰制”,还是“评 选最差教师”等方式,都不能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教 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能力,也达不到考核的最终目的, 反而}坐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5.职业道德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 教师的职业幸福很重要,教师一个人的幸福不仅仅 影响着其家人是否快乐,他更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 的职业幸福会转化成一种教育力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 情,激发学生对幸福的追求。 (1)转变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新的教育观要求 教师转换角色,摆脱“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平等地对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受利己主义、实用 义、功利丰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在一部分教师中出 J。。。。。。。。 ‘一 I 22 謦 艺辑 恭 | 圈点/ 待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 分中职教师都很在意别人对其工作的评价,如果能得到 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应看到,现在的中职生或许养成习 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和学生的好评,将会极大地激 惯不好,但对人很真诚;或许文化素质不高,但有艺术体 励他们更加积极工作,因此,建立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 育天赋;或许学习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很强。因此,树 机制能使教师体验到受尊重的幸福。首先,考核内容要 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 综合化,应多方面、多角度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态 学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学生的成材发展。 度、实际教学效果及其对教育教学所专注的程度和对学 (2)提升职业价值观,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中职教育 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必须建立多主体的考核评价 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着重培 体系,让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占一定比值的考 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 核指标。再次,评价方法要多样化,不能只凭领导和学生 下,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所学, 打分的一种简单方法,必须辅以自评、同事互评、查阅教 立足社会。对中职教师来说,这就是“桃李满天下”的职 案、教学笔记等方法。 业价值所在。另外,教师要自觉学习《教师法》和《教师职 (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据调查 业道德行为规范》,通过系列的师德培训活动,自觉加强 显示,工作单位现状影响教师工作幸福感。有约35%的教 师德修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师认为“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学校缺乏良好的文化氛 (3)学会自我调适,注重健康。作为中职教师,一定 围”等因素影响到基本生存、安全以及归属需要等幸福 要学会自我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善待自己,这是感受幸 指标。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提升教师的 福的前提。教师不能仅仅只知道埋头教书,而要积极参 幸福指数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因此,学校要注重校园 加体育运动锻炼。因为有了健康的好身体,才能更好地 文化建设,提炼学校精神文化,致力于创设幸福、和谐的 感受幸福。同时,教师要保持知足心态,要耐得住寂寞, 校园文化,让教师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心情舒畅, 守得住清贫,况且国家日益重视中职教育,中职教师的 教书育人。 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要适当降 3.社会方面 低物质需求,知足才能常乐,才能幸福生活。 (1)社会对教师要合理期待。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 2.学校方面 师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但是“没有教不好 (1)提高福利待遇,满足生理层次需要。福利待遇是 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笔者认为,这种无条件要 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实现的重要物质条件,它能够满足 求体现出了社会对教师的不公平,因为教育包含社会教 中职教师的生理层次需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三个层面。教师只是施教方 应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安心地从事中职教育工 之一,没有教好的责任岂可全由教师来承担?如若从受 作。当然,纯粹物质刺激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幸 教方来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好”的标准也因 福指数,且其作用往往是短期的、有限的。只有满足了教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因此,社会不能以“圣人”的 师在精神方面的需要,才能使教师自发地充满激情地工 标准来要求教师,而应给予教师一种宽容、平等、尊重的 作,并体验到其中的幸福。 社会环境。 (2)创设感受幸福的人文环境,建立以人为本的激 (2)要纠正对中职学校的歧视和偏见。中职教育培 励机制。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人的自由、情感、存 养的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是就业教育。中职学校并不 在和价值,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的回归已 是所谓差生的“集中营”,中职教师做的是“授之以渔”的 成为时代的呼唤。特别是在知识分子聚集的学校里,关 职业,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中职教师为自己在 心教师职业行为的同时,更要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学 中职学校工作而感到自豪和幸福。 校要弘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爱教师”的良好风气,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营造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感受幸福的人文环 境,满足教师安全、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做到“感情留 参考文献: 人”。尊重、赞美、情感、目标、榜样、培训、参与等激励法 [1】刘新苗.对中等职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J]. 会让教师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能满足教师尊重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09,(3). 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能让教师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创造 [2]亚伯拉罕・马斯洛[美],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 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并体验到心灵上的幸福感。 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大部 责任编辑何丽华 r————] I23,『r 职 教 方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