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
1.如图,A物体重力为100N,B物体重力为30N,此时A物体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重和摩擦)( )
A.A物体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15N
B.若将B物体的重力增加一倍,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5N
C.动滑轮拉B物体的效率为75%
D.若将A以0.1m/s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拉力的功率为2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A物体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拉力,由题知,摩擦力
f=0.2G=0.2100N=20N
故A物体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为20N,故A错误;
B. 若把B的重增加一倍,但A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也不会改变,故B错误;
C.由图可知,n=2, A物体对绳子的拉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B=2f- GB=220N-30N=1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拉B物体的效率
W有用W有用η=W总=W有用W额=故C正确;
GBhGhG动h=GBGBG动30N=30N10N=75%
D.若将A以0.1m/s的速度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不变,A物体受到的绳子的拉力不变,则拉力为原来的2倍,即40N, 拉力的功率
WFsP=t=t=F′v=40N0.1m/s=4W
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8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至顶端。若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_____N;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时拉力F为_____N。若另一斜面的高度h与长度s之比为3:5,将重25N的物体匀速拉至顶端的拉力为18N,则该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N。
【答案】4 5 3
【解析】
【分析】
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则用手做的功和用机械所做的功相等;可由GhFs求出拉力;已知有用功和机械效率,可由机械效率变形公式求出总功,再由W总Fs求出拉力;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由GhFs求出拉力,然后与实际施加的拉力比较即可求出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
【详解】
[1]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则用手做的功和用机械所做的功相等,所以有
GhFs
则拉力F为
Gh8N0.2m4Ns0.4m
F[2]用手做的有用功
W有Gh8N0.2m1.6J
已知机械效率80%,根据
W有W总可得,此时拉力F做的总功
W有W总1.6J2J80%
则由WFs可得,此时拉力F为
W总2J5Ns0.4m
F[3]使用另一斜面,若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由GhFs可得,此时的拉力为
Gh325N15Ns5
F
由于该物体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则实际拉力F18N,所以摩擦力
fFF18N15N3N
3.一台起重机将3600N的货物提高4m,如果额外功是9600J,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
【答案】1.44×104 60%
【解析】
【分析】
起重机是用来提升重物的,所以对重物做的功是有用功,总功是指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从而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可求得机械效率。
【详解】
[1]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
W有Gh3600N4m1.44104J
[2]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W有1.44104J100%100%60%W总1.44104J9600J
4.如图所示,用F=50N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拉重为80N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0.4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_____J,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忽略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
【答案】40 60%
【解析】
【分析】
首先判断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受力,计算出拉力移动的距离,利用功;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克服物体A受到摩擦力所做的功,根据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拉力做的总求出其大小,再
【详解】
[1]滑轮组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所以有2段绳子有效受力,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F所做的总功
[2]滑轮组克服摩擦所做有用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睛】
本题考查水平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有两处关键的地方,一是滑轮组水平使用克服的是摩擦力,故题目已知物体重力是个干扰条件;二是对动滑轮上绳子段数n的判断。
5.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若GA>GB,则ηGA_____GB.(选填“>”、“<”或“=”)
甲_____η乙;若
FA=FB,则
【答案】> <
【解析】
【分析】
【详解】
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
总
功
,
则
滑
轮
组
的
机
械
效
率
:
η=×100%=×100%=×100%=×100%,因物体的重力G越
大,1+图可知,n
越小,越大,且动滑轮的重力相等,所以,GA>GB时,η
F=(G+G
甲>η乙;由
甲=2,n乙=3,由动)可得,提升物体的重力:G=nF﹣G动,则
FA=FB时,提升物体的重力关系为GA<GB.
6.质量为m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运送到楼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筑材料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机械中摩擦及绳重忽略不计,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原因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建筑材料时,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为_____。(后两空均用已知量符号表示)
3mgGn【答案】物重(或动滑轮重) Gn 3mg×1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已知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由
G100%GG动
可知,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动滑轮重。
[2]由图乙可知,物重G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0%,因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用GnhGn100%100%100%50%W总GnhG动hGnG动
解得
G动Gn
[3]已知工人的质量为m,则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绳子的最大拉力
FmaxG人mg
由
GG动3
F可得提升的最大物重
Gmax3FmaxG动3FmaxGn3mgGn
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Gmax3mgGn3mgGn100%100%100%GmaxG动3mgGnGn3mgmax
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4kg 的物体,在重物上升1m的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25W,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J,重物上升的速度是_____m/s;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80N 的货物,所需拉力为________N。(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答案】40J 0.5m/s 45N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有用功为
W有=G物hmgh4kg10N/kg1m40J
[2]拉力做的总功为
W有W总==40J50J80%
做功所需的时间为
W总50J=2sP25W
t所以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vs1m=0.5m/st2s
[3]上问中拉力为
W总50JF25Ns1m2
动滑轮重力为
G动=nF-G物=225N-40N=10N
所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80N 的货物,所需拉力为
11G物+G动=80N+10N=45Nn2
F8.如图所示,用8 N的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面匀速运动了1 m。已知物体A重40 N,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是100cm2,它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12N,则拉动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P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答案】4×103 75%
【解析】
【详解】
[1]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
FG40N4103Pa42SS10010m
P;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绳=21m=2m;
克服摩擦力做的有用功为:
W有fs=12N1m=12J;
总功为:
W总F拉s绳=8N2m=16J
;
机械效率为:
W有12J100%=100%=75%W总16J=
。
9.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若物体在1s内运动了2m,A处的绳子拉力为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滑轮组摩擦力及绳重不计)
【答案】45 5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45N,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处的绳子拉力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平衡,故绳子拉力为45N;
[2]如图,绳子股数n=3,物体移动的距离s=2m,滑轮组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W有fs45N2m=90J
,
拉力做的功即总功为:
W总F3s30N32m=180J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W有W总100%90J100%50%180J
1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实心物体A从深井中吊出来,拉力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60N,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始终为1m/s(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ρ33
水=1×10kg/m,g=10N/kg),则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_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答案】120 80%
【解析】
【分析】
由图甲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升高速度的2倍;由图乙可知圆柱体A离开水面后拉力F的功率,利用PFv求绳子自由端的拉
1F(GAG轮)2力,而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拉力,据此求A的重力;由图乙可知圆柱
体A在水中拉力F的功率,由PFv得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拉力
1F(GAF浮G轮)2,据此求浮力大小;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利用
W有GAF浮W总GAG轮F浮
求物体浸没水中时的机械效率。
【详解】
[1]由图甲可知,n=2,则拉力F拉绳的速度
v2vA21m/s2m/s
由图乙可知,圆柱体A离开水面后拉力F的功率420W,由PFv得,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P420W210Nv2m/s
F1F(GAG轮)2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拉力,A的重力
GA2FG轮2210N60N360N
由图乙可知,圆柱体A在水中拉力F的功率300W,由PFv得,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P300W150Nv2m/s
F1F(GAF浮G轮)2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拉力,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AG轮2F360N60N2150N120N
[2]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机械效率
W有GAF浮h100%360N120N100%80%100%W总360N120N60NGAF浮G轮h
11.为运送物体搭制的斜面如图所示,斜面长为s,高为h,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由斜面底端以速度v匀速拉到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
B.整个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GhFs
Ghs
C.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拉力
FD.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fGh1-s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使用斜面的目的是提升重物,因此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即
W有Gh,A正确;
B.使用斜面时,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即根据总功、额外功和有用功的关系可得,总功
W额fs;
W总W有W额Ghfs
B错误;
C.斜面所做的总功是W总Fs,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η,那么
W有W总100%Gh100%Fs
变换可得
GhGh100%ss
FC正确;
D.由上述可知
W总Ghfs
即
Gh100%Ghfs
变换可得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
Gh1-fs
D正确。
故选ACD。
12.如图所示,实心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现利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拉动A,使A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碰到定滑轮)。已知A的体积为0.2m3,密度为0.4×103kg/m3.动滑轮重为300N,电动机工作时拉绳子的功率为1.5×103W且保持不变,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g=10N/kg,ρ确的是( )
33
水=1.0×10kg/m,下列说法中不正
A.物体向下运动的最小速度3m/s
B.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103N
C.物体A向下运动过程中,电动机拉着绳子的力先变大,后不变
D.物体A向下运动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为80%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mV知道,A的质量
B.由
mA=ρAVA=0.4×103kg/m3×0.2m3=80kg
由Gmg 知道,A的重力
GA=mAg=80kg×10N/kg=800N
由于A浸没在水中,声音,
V排=VA=0.2m3
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2m3=2×103N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A.当A完全浸没时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最大,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也最大,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则电动机对绳子的最大拉力
11F浮GG动=2103N﹣800N300N=500N33
F由
PWFsFvtt知道,绳子自由端运动的最小速度
P1.5103Wv绳3m/sF500N
则物体向下运动的最小速度
11vv绳=3m/s=1m/s33
故A错误,符合题意;
1F浮GG动3,而物体A向下运动过程中,浮力先
C.由于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
F变大、后不变,所以,电动机拉着绳子的力先变大,后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A完全浸没后,滑轮组受到的拉力最大,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有用功
W有用=(F浮﹣G)h 总功
W总=Fs=(F浮﹣G+G动)×3h=(F浮﹣G+G动)h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
W有(F浮﹣G)hF浮﹣G2103N800N===100%80%3W总(F浮﹣GG动)hF浮﹣GG动210N800N300N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如图是工人将重160 N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 m,用时3 s,工人的拉力为50 N,工人质量为50kg(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设此时工人放绳的速度为v1, 滑轮组的效率η1 ;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
∶3124械效率为η2,已知∶(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
及摩擦,g取10 N/kg) 设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浮,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2.则( )
A.v1=1 m/s B.η1=62.5%。 C.F2 =525 N D.F浮=120 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下降速度为
h3m=1m/st3s
v因为有4段绳子,所以工人放绳的速度为
v14v物41m/s4m/s
故A不符合题意;
B.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 m,因为有4段绳子,所以绳子运动距离
s4h43m12m
放绳子的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60N3m480J
放绳子的做的总功
W总Fs50N12m600J
滑轮组的效率
W有用480J100%100%80%W总600J1
故B不符合题意;
CD.物体未浸入水中时,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受到重物对它的拉力、本身的重力、绳子的拉力,由
F1(GG)n动可得,动滑轮重力
G动4FG450N160N40N
已知η1:η2=4:3,则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4342180%60%
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不计绳重及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W有用F拉物hF拉物60%W总F拉物hG动hF拉物40N
解得F拉物=60N;物体的重力为160N,根据公式可得
F浮=GF拉物=160N-60N=100N
故D不符合题意;
完全入水后,动滑轮受到重物对它向下的拉力、本身向下的重力、4段绳子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4F绳F拉物G动
则人对绳子的拉力
11F绳(F拉物G动)(60N40N)25N44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绳子对人的拉力也为25N;人的重力为
G人m人g50kg10N/kg500N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则人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F支G人F绳500N+25N=525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525N,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4.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
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 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2F2 W1=W2
11B.F1=2F2 W1=2W2
C.F1=4F2 W1= W2
11D.F1=4F2 W1=4W2
【答案】C
【解析】
【详解】
物体A在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f相等,上图滑轮是动滑轮,下图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可以看做是特殊使用的定滑轮。则:
F1=2f 1F2=2f 故:
F1=4F2
根据功的公式可知:
11W1=F1×2s=2f×2s=fs 1W2=F2×2s=2f×2s=fs 故:W1=W2,故选C。
15.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滑轮和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重物G1和G2分别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物重相等,则拉力F1小于F2
B.若物重相等,则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若F1、F2大小相等,则拉力F1 做的功较多
D.若F1、F2大小相等,则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答案】D
【解析】
1F(GG动)n甲3,n乙2nA.由图可知,,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由可得,绳子的拉
力:
11F1(G1G动),F2(G2G动)32
,
若物重相等,即G1=G2,则F1<F2,故A正确;
B.若物重相等,且提升相同的高度时,因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时,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总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做的功,所以,由做的有用功相等,由
W总(GG动)hW有Gh可知两滑轮可知,甲、
可知两滑轮的总功相等,由
W有W总100%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B正确;
C.由图可知,n甲=3,n乙=2,由snh可知,两物体提升相同高度时,甲滑轮组绳
端移动的距离较大,由WFs可知,若F1、F2大小相等,则拉力F1做的功较多,故C正确;
D.将重物G1和G2分别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时有用功相同,若F1、F2大小相等时,拉力F1做的总功较多,由误.
W有W总100% 可知,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故D错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和做功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滑轮组的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
16.如图所示,拉力 F 为 5N,物体 A 以 0.1m/s 的速度在物体 B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 表面足够长);物体 B 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水平向左 4 N 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 10N
B.拉力 F 的功率为 1.5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D.拉力 F 增大到 15N 时,物体 B 开始向左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所以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物体B受到向右的弹簧拉力、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和物体A对它向左的摩擦力,所以两个摩擦力之和为12N,即
fAB4N12N
则fAB8N;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可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ffAB8N
故A错误;
B.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n=2,拉力端移动速度
v2v物20.1m/s0.2m/s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
WFsFv5N0.2m/s1Wtt
P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f8N100%=100%100%80%W总nF25N
故C正确;
D.若拉力F增大到15N时,A在运动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物体B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物体B仍然静止,不会向左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7.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甲<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B.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C.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D.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滑轮组绳子的股数为2,乙滑轮组绳子的股数为3,A、B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h,则甲滑轮组绳子自由端运动2h,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运动3h,A、B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h,而GA>GB,所以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多,即
W有甲W有乙
而甲<乙,由
W有用W总可知
W总甲W总乙
又因为时间相同
所以
P总甲P总乙
忽略绳子和摩擦,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W有用G物hG物==W总G物h+G动hG物+G动
则
G1G动+G物==1+动G物G物
又因为甲<乙,则
G动甲G动乙>GAGB
又因为GA>GB所以
G动甲>G动乙
A.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故A项符正确;
B.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故B项错误;
C.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多,故C项错误;
D.甲滑轮组绳端运动长,故D项错误。
故选A。
18.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的小刚站在高台上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第一次提升货物的质量为100kg,第二次提升货物的质量为200kg,小刚第二次提升货物时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20W。已知滑轮A、B的质量均为4kg,滑轮C的质量为8kg,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取10N/kg,关于小刚提升货物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提升货物时,小刚对高台的压力为500N
B.第一次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C.第二次提升货物时,货物上升的速度约为0.6m/s
D.第二次提升货物时,小刚对高台的压力为800N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第一次提升货物时,滑轮B所受向下的拉力为
111G物GCm物gmCg(100kg10N/kg8kg10N/kg)360N333
FB小刚受到向下的拉力为
111FGFmgBBBB360N4kg10N/kg200N222
F拉;
小刚对高台的压力
FG人F拉m人gF拉70kg10N/kg200N900N
,
A错误;
B.第一次提升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W有W总G物hF拉hm2物ghF拉6h100kg10N/kgh83.3%200N6h
,
B正确;
C.第二次的拉力
'F拉366.7N'F拉,分析方法同第一次提升货物时分析拉力的过程,解得
,根据公式
P220W0.6m/s'F拉366.7Nv
,
C正确;
D.根据选项A的解法,同样能够解出第二次小刚对高台的压力为1066.7N,D错误。
19.如图所示,物体A在大小为10N的拉力F作用下,以0.3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细绳的摩擦及重力),若物体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6N,已知动滑轮重为1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N/kg)( )
A.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
B.物体B的质量是1.1 kg
C.物体B上升的速度是0.15 m/s
D.去掉F,物体A仍保持静止则物体B的重力可以增加到17N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拉力的功率
PFv10N0.3m/s=3W
故A正确;
B.因为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状态得
FfF绳
得
F绳=Ff10N-6N=4N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 3,则物体B的重力
GB+G动3F绳34N=12N
GB3F绳-G动12N-1N=11N
物体B的质量
GB11N=1.1kgg10N/kg
mB故B正确;
C.B的上升速度
11vBvA0.3m/s=0.1m/s33
故C错误;
D.去掉F后,仍保持物体A静止,F拉的最大值等于f,物体B的重力可以增加到
根据
1GG动 n
F拉可得
GnF拉G动36N-1N=17N
故D正确。
故选ABD。
20.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在匀速起吊重4.2×103N的物体时,物体5s内上升了10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J,钢丝绳移动的速度为_____m/s;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则拉力F为_____N,拉力F的功率为_____W。
【答案】4.2×104 6 2000 1.2×104
【解析】
【分析】
【详解】
[1]滑轮组在匀速起吊物体的过程中做的有用功为
W有G物h4.2103N10m4.2104J
[2]看图可知绳子股数n=3。钢绳末端移动距离为
snh310m30m
则钢绳移动的速度为
v绳s30m6mst5s
[3]由滑轮组机械效率
W有GhG100物100物100W总FsnF
得
G物4.2103NF2000Nn370
[4]拉力功率
PFs绳W总Fv绳2000N6ms1.2104Wt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